开栏的话:岁月的年轮悄然划过,再过几天,我们即将告别2010,迎来一个令人期盼的崭新时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见证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的辉煌,也历经了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的考验,每一个普通人不仅为自己梦想的实现而激动,更为共和国即将踏上一个新的五年征程而憧憬。
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梦想的国家是充满希望的。从披星戴月的“卖菜人”,到活跃灾区的志愿者;从喜迁新房的低保人群,到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从赢在中国的草根“达人”,到上网吆喝的现代农民……365个日日夜夜里,梦想伴随着每一个人,点缀着伟大祖国一步步走过的岁月。
在此岁末年初之际,新华社记者再次深入北京、广东、山西、河南、四川等地,和基层的普通群众同吃同住同感受,用独特的视角和饱含情感的笔触,绘出了他们梦想成真的喜悦,记录着国家奋勇前行的足迹。
蹲点手记:到汶川,走近坚守在灾区的志愿者
新华社记者赵超 刘奕湛
映秀,又见映秀。
两年半以前,这里满目疮痍;一年半以前,这里板房林立。第三次走进映秀,只有漩口中学地震遗址留存着伤痛的记忆,充满双眼的是一排排崭新的楼房。
“这一片是羌族风格的民居,每一户都设有门市,上面居住,下面经商,以后这里将重点发展乡村旅游,那边还有一片藏式风格的居民区……”
给我们介绍映秀灾后重建情况的小伙子叫胡清华,是汶川县映秀镇灾后重建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各项重建工程的论证、规划、审批等工作。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西部计划志愿者。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共青团中央等部门组织的,每年招募应届高校毕业生到西部省区市的乡镇从事一到两年的志愿服务工作。
25岁的胡清华是四川资阳人,临近毕业的时候,汶川地震发生了。胡清华放弃了一家知名企业的录用,最终选择了做志愿者,目的地是震中映秀。
震后已经两年半了,胡清华仍旧住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板房里,布置简单到只有一床一桌一柜。“这里只是睡觉的地方,其他时间不是在办公室就是在外面跑,没有时间打理,越简单越好。”
就是在这间板房里,胡清华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志愿者生涯。
2008年7月5日,胡清华记忆中格外炎热的一天,他到了映秀——满眼的帐篷,满眼忙碌的人群。“被安排到团委工作后,我马上行动起来,对志愿者进行登记、管理和组织。”胡清华说。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每天从天亮工作到天黑,除了吃饭就是睡觉。“当然,我也有收获,在那么多志愿者中结识了我现在的女朋友。”胡清华有些调皮地说。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服务期限一般是一年。2009年7月3日,支援汶川的3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到期。胡清华记得他在发言中这样说:“在汶川工作的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最珍贵的一笔财富,我们会永远记得汶川。”
几天后,胡清华却食言了,他与其他4名志愿者一起选择留下。胡清华对记者说:“那个时候映秀要开始重建了,上面把我安排到灾后重建指挥部,工作刚刚开始,哪走得了呢?”
胡清华办公的地方同样在板房,地方不大,人却不少,所有工作人员都异常忙碌。“一项工程开工前的程序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预审、开工许可、施工许可,要盖50多个章,你算算映秀有多少工程?我经手的就有50多个。”脸上还有些稚气的胡清华说起工作上的事却头头是道。
“什么样的吸引力让你坚持下来的?”记者好奇地问。
“我不会讲大道理,在这里工作就是感觉很有劲,和一帮热血青年在一起,总是不觉得累。现在与我同住一个宿舍的那位就绝对热血,北京名校毕业,考上国家公务员放弃,考上北京市公务员也放弃,最后一定要考到汶川来,专门要来映秀工作。”
“这样的人恐怕只是特例吧?”记者又问。
“现在在汶川,到哪个镇都能找到名校的热血青年。水磨镇镇长助理,上海美女,清华大学的硕士,毕业后的第一选择也是汶川。”
“你们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义无反顾,如此志同道合?你们真实的想法是什么?”记者追问。
“我觉得80后的中国青年身上有一股冲劲,是充满激情、敢于担当的一代。我想,可能是激情让我们选择了共同的事业。”
今年冬天,映秀的灾后重建已进入尾声,胡清华也进入最为疲惫的一段时间。胡清华说:“每天基本上都是晚上12点以后才能睡觉,每天大部分时间在工地,很多时候就跟工地的工人睡在一起。”
等到明年夏天,胡清华做志愿者就满三年了。那个时候他会做怎样的人生选择呢?“不敢想,留在这里吧,觉得天地有点小,去大城市吧,又对这里恋恋不舍。一切等到明年的那个时候再说吧。”
胡清华告诉记者,家里人和他的女朋友两年多以来一直都非常支持他。“女朋友听我的,我到哪里,她会跟到哪里。”胡清华笑着说。
我们离开映秀的那个夜晚前去跟胡清华告别。板房里,胡清华对着电脑在整理文件,灯光打在他的脸上,只能听见键盘的敲击声,我们似乎能感受到这位热血青年此刻的孤独。
突然,胡清华的手机响了起来。“通知开会,热血青年又要开始行动了,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