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好的二王庙戏楼正立面。 周恂摄
二王庙震后现场图。 周恂摄
樊拓宇在重建后的秦堰楼向国家文物局专家介绍情况。 袁祺
2011年5月6日下午2点,坐在都江堰二王庙景区新落成的秦堰楼内,樊拓宇全身都有一种放松下来的感觉。当天下午,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将来到这里,对秦堰楼的重建工程进行验收。
约他做采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汶川地震三周年到来之际,文物建筑修复也大都进入了验收阶段。要想“抓”住樊拓宇,只有跟着他往工地上跑,见缝插针地谈。
“5月9日,还有最后一个文物修复项目――灵岩寺的验收,之后,大部分文物建筑的修复重建工作基本上就算完工了。”作为都江堰文物局副局长和都江堰灾后文物修复重建工程的甲方代表,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樊拓宇的生活轨迹就一直在办公室和工地之间来回。
23岁进入都江堰文物局工作,迄今已经过去整整三十载。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年,樊拓宇正好满50岁。按照有关规定,县级市二级局机关的副手,一般到48岁上下就该退了;50岁的樊拓宇,正计划着慢慢退居二线,将重要的工作转交给局里培养的年轻人来负责。谁也无法预料的是,一场大地震打破了他的人生规划。看着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和青城山满目疮痍,他知道,自己“退不下来了”。重修房屋不难,如何复活文物建筑真正的“灵魂”,才是让这名文物“老兵”始终牵肠挂肚的事情。
这“最后一班岗”,一站就是3年。
■都江堰全市的35处各级文物保护建筑在地震中全部受到波及,全部需要维修,而且是立刻维修,根本就不可能按照计划来。哪个文物建筑都等不起,哪个文物建筑都必须修。拖得时间长了,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在真正的修复重建过程中,所有受损的文物建筑几乎都是同时开工;而对某一个具体的工程来说,又几乎都是设计、清理、施工“三同步”地进行。
■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文物建筑的灾后修复工作,国家级的由中央出资,省级的由四川省出资,市级的由成都市出资,县级的,则由都江堰市自行出资修复。在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市有十几处县级文物保护建筑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其实大部分都比二王庙、伏龙观的“伤势”来得要轻。然而,3年过去了,“伤筋动骨”的二王庙、伏龙观已经崭露新颜,原本只是“皮外伤”的一些文物建筑,却比地震当时的情况还要不如。
一块旧砖头也是宝
说起都江堰的文物保护建筑的灾后修复和重建工作,樊拓宇如数家珍:伏龙观、二王庙、奎光塔……在2008年的那次大地震中,这些曾经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的历史名胜建筑,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的如二王庙,几乎全部倒塌。
“都江堰全市的35处各级文物保护建筑在地震中全部受到波及,全部需要维修,而且是立刻维修。这么大规模又这么重要的维修工程,不是常态的工作就可以应付的。”樊拓宇说,古迹的维修,与一般建筑的维修工程区别很大。从设计、清理到施工,都需要文物保护人员的全程参与。不然,修复工作就失去了意义,也无法实现保护文物建筑的目标。
2008年7月,樊拓宇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出示过一张当时都江堰市所列的震后文物建筑修复时间表,上面依据受损程度的轻重、文物价值的大小等因素,排列了震后修复工程开工的先后时间、顺序和计划,并分为了一期、二期、三期以及收尾工程。如今,当记者再次问起这张时间表上的计划有没有顺利完成时,樊拓宇笑了:“一做起来,根本就不可能按照计划来咯。哪个文物建筑都等不起,哪个文物建筑都必须修啊。拖得时间长了,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
事实上,在真正的修复重建过程中,都江堰所有受损的文物建筑,几乎同时开工;而对某一个具体的工程来说,又几乎都是设计、清理、施工“三个同步”进行。由于文物建筑的特殊性,对于工程甲方(监督管理方)来说,意味着工作量成级数地增加。许多问题,必须到施工现场才能解决――几乎倒塌成一片废墟的建筑,哪些应该清理走?哪些又该保留下来?
“要保留古建筑的原貌、实现‘修旧如旧’,就必须尽可能地利用还能利用的部分。必要的时候,哪怕是半块砖头,也一定要保留,并且安装在原来的地方。”樊拓宇说。而这些工作,只有依靠文物工作人员现场的勘察和决定来尽量寻求最合理的解决方式。要做到这些,只有不断地往工地上跑。尽最大可能保留文物建筑的历史面貌,成为樊拓宇工作的“最高准则”。2008年下半年,光是清理工作,就占用了他绝大部分的精力。
“伏龙观还算是快的,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清理。二王庙的清理工作,就花了5个多月时间。”在那段余震不断的日子里,樊拓宇和设计、施工、监督方的工作人员一起,每天扑在工地上,为从废墟中发现一小块能够在修复中继续使用的旧材料而欢欣鼓舞。
“就以二王庙的戏楼部分为例,原先戏楼大殿梁柱下面的撑工雕刻十分精美。尽管梁柱和撑工在地震中都塌下来了,但是上面的那些雕花件,还是可以加以利用的。”从施工单位清理出来的各种破损的材料中,樊拓宇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将戏楼的撑工雕花件一件一件地从清理出来的构件上取下,按照历史资料,分别认清楚它们原先的位置,有缺损的则加以修补。在之后的修复工程中,再严格按照原来的位置,把它们安装到新的撑工上去。令樊拓宇感到高兴的是,最终完工的二王庙戏楼的撑工雕花件,除了对损坏部分略作修补之外,几乎完全使用了地震之前的原件,基本保留了建筑的历史面貌。
屋顶的脊饰、山墙的旧砖……所有被地震震塌下来的东西,樊拓宇都会去仔细地看上一看。对于他来说,文物建筑上所有的“原生态”部件都是宝贝,只要还有可能加以利用的,就绝对不会轻易扔掉。清理工作进行了半年多,他也在废墟丛中“寻”了半年多的“宝”。
恢复最原初的面貌
谈起都江堰的文物建筑,樊拓宇显出一种称赞自家孩子般的骄傲:“这就是一个建筑艺术宝库啊。”在他看来,当初的先人们留下的这些遗产,除了存在艺术上的价值之外,更绵延着一种今天人们正在逐渐丧失、却又是无比宝贵的文化和哲学理念。
“从二王庙、伏龙观,到青城山上的道观,乃至都江堰大大小小的寺院、佛塔、园林,它们的选址、布局、因地制宜的修建智慧,和环境融为一体的感觉,都是今天的我们很难做到的。”站在玉垒山麓新建成的秦堰楼上极目眺望,都江堰三大水利工程、安澜桥、二王庙、古驿道、玉垒雄关、岷岭雪山、青城群峰尽收眼底,甚为壮观。青翠掩映之中透出的青砖绿瓦和斗角飞檐,既不夺山之秀色,又不失自身风情。用樊拓宇的话来说,这些优秀的文物建筑,与自然水乳交融,让人觉得“简直就像是从地下直接涌出来的”。
“青城山是道家文化大的发源地之一,都江堰的建筑,也符合道家的文化,讲究‘遇树勿伐、遇石绕开’,追求的是艺术和自然的完美融合,这种趣味,和我们现在不少地方动不动就大兴土木、追求建筑的绝对宏伟和高大相比,是截然不同的。”樊拓宇说,我们无法强求现在的人们都去遵守古人的艺术取向,但至少应当让这些文物以最原初的面貌继续存在下去,让后来的人知道,我们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艺术。
为了这样的坚持,樊拓宇曾经和设计、施工方都发生过不少小摩擦。
民国时期,来到都江堰当地生活的回民修建的清真宝瓶寺(又称懋功寺),是第四批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也在这次地震中受损。重建工程开始后,对于清真寺内原先所用卵石砌墙的做法是否需要保留,樊拓宇与设计和施工方发生了争议。
“当初回民选择用卵石修墙,一是因为这里靠近河滩,卵石可以直接从河里取来,取材方便;二来,这也是一种独特的工艺,并且有其独有的风貌,只有当时才有。之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了。如果一律改成现代工艺来做,那和原来的文物建筑还有什么关系?”樊拓宇坚持要求设计方和施工方按照懋功寺原先的样子进行施工,并且进行了多次沟通,最终说服了他们,保留了清真寺原初的面貌。
二王庙正殿两侧的“蓬莱”和“仙境”两块清代石碑的修复,同样经历了一番波折。
由于在民国时期曾经遭遇过大火焚烧,地震之前,这两块石碑的碑文已经损毁得相当严重。甚至于“仙境”的“境”字,早已不是原文,而是后来人胡乱填补上去的,风格、笔法与前面的三个字都差得很远。为了能让这两块碑文恢复最原始的面貌,都江堰文物局采取了各种方式,包括到“色影无忌”等知名的网上摄影论坛发文,征集地震前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拍摄的相关图片,但收效都不明显。
出乎意料的是,河北省邯郸市文物部门在网上看到这一讯息后,倒给都江堰文物局传来了好消息――原来,这两块石碑的原文,就是从邯郸当地的石刻上拓下来的。清朝时,一名姓贾的道士得到了这两块拓片,十分欣赏,就在二王庙中刻成了这两方石碑。邯郸市文物局给都江堰市寄来了从原刻上直接拓下来的历史拓片。按照这个“原版”的拓片,二王庙的这两块“蓬莱”、“仙境”石碑得到了成功修复。
对照之下,樊拓宇还发现了石碑背面的跋文和“原版”有一些出入。或许是由于当时贾道士拿到的拓片已经有些模糊不清,石碑上将跋文作者的家乡、现为河北烟台的“东莱”,错刻成了山东省西南部的“东平”。樊拓宇说,经过再三的考虑,他们把这些错误也保留了下来,并没有予以更正――因为这些错误之中,体现的正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印迹。
“我们经常把文物比作老者,修复文物建筑,就是要恢复其‘健康老人’的面貌。如果一下子弄得‘返老还童’了,那就不妙咯。”樊拓宇笑着说。
不止是修复地震损伤
一场大地震,让都江堰市的所有文物建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然而,在进行修复时,人们所要面对的,却不仅仅是大地震所造成的伤害。
“很多问题,以前被封存在建筑结构里面,表面上看上去很好。地震一来,全都暴露出来了。”最为典型的一个案例,还是要说到二王庙的戏楼。
或许是由于一些隐蔽在建筑内部的问题无法拆开来看,也或许是因为二王庙所处的陡峭山壁给勘测工作造成了种种障碍,建国以后所勘测出来的三套戏楼的建筑图纸,套套的内容都不一样,而且都存在着相当明显的错误。这就意味着,要想完好地修复戏楼,重建者们必须重新进行现场测绘,并且通过反推和历史资料的对比,来尽可能地找回古建筑在地震前的面貌。
“一直到戏楼修复设计图纸的第七稿都出来了,有人又找到了一张新的戏楼照片,显示的情况和设计方案有所不同,我们马上再进行修改。”樊拓宇自己也记不清,最终出炉的戏楼修复方案,究竟修改了几稿。庆幸的是,最终修复成型的戏楼建筑,让大多数曾经看到过地震前戏楼面貌的人都点头称赞。
较之设计上的反复推敲,施工过程之中所遇到的突发问题就更多了。
二王庙的大殿,在汶川地震当中发生了严重的不均匀沉降。要想对其进行修复,必须先把东南角上沉降最为严重的那一片地基挖起来重新施工。然而,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当施工方挖开第一根柱子时,发现这些从民国时便开始支撑大殿的柱子,下面竟然没有柱基,而是直接树立在三合土上的,难怪会在地震当中沉降得这么厉害。如果不是挖出来看的,地震后的大殿可说是随时有可能全面垮塌。
“我们当时就赶快做方案,总共48根柱子,都重新用条石做柱基、填充三七灰土,总算确保了大殿的安全。”樊拓宇说。
幸运的是,地震之后,所有关心这些文物建筑的人们,都为修复工作尽己所能地提供帮助。其中不少人,让樊拓宇至今记忆犹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一名叫靳卫的老师,平时很喜欢摄影,地震之前正好出版了一本都江堰风光的摄影集。知道我们有需要,他马上把书寄给了我们,还自费把所有的图片扫描做成电子版本发给我们。”热心网友自发的帮助,让樊拓宇和他的同事们都很感动。
门票不该是唯一价值
5月9日,灵岩寺的验收项目完工之后,都江堰古建筑群抢救保护工程,便基本上告一段落。修复完成的这些项目,都已逐步移交给当地风景区管理机构对外开放。
然而,樊拓宇心目中的牵挂,却并未因为这些维修工程的竣工和通过验收而有所减轻。对他来说,过去3年里,最大的遗憾就是由于资金的限制,使得一些早该维修的文物建筑,迟迟未能开工。
“其实地震刚过的时候,我就知道伏龙观、二王庙一定会修好的。我一直最担心的,就是那些同样具有价值、但不是国家级的文物,比如普照寺、般若寺、官家花园这些县级保护单位。”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文物建筑的灾后修复工作,国家级的由中央出资,省级的由四川省出资,市级的由成都市出资,县级的,则由都江堰市自行出资修复。在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市有十几处县级文物保护建筑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其实大部分都比二王庙、伏龙观的“伤势”来得要轻。然而,3年过去了,“伤筋动骨”的二王庙、伏龙观已经崭露新颜,原本只是“皮外伤”的一些文物建筑,却比地震当时的情况还要不如。
让樊拓宇最为挂心的,就是位于都江堰崇义镇上、由明末时期建成的尚书府邸沿传至今的“官家花园”。这座晚明时期的木结构建筑,占地30余亩,总共有121间房和24个天井,由长走廊、拱形门连接着,维持着数百年前的木结构原样和精美的木工雕刻。
“5 12”大地震中,官家花园受到的损伤并不严重。用樊拓宇的话来说,如果当时第一时间就得到修复,早就已经没事了。事实上,地震之后的第一时间,他就曾经向上级政府连打过三个报告,希望尽早对包括官家花园在内的一些损伤并不严重的“县保”文物建筑进行修复。
然而,县级资金的缺乏,使得官家花园至今仍然不得不保留着地震后的原样,“拖”在那里。何时才能得到修复,仍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与官家花园同样命运的,还有蒲阳镇的般若寺等一大批县级文物保护建筑。“如果当时修,可能只要花100万元就够了。现在放在那里,经过了几年的风吹雨打,就算要再修,成本也会比原来高得多。”
在都江堰市的县级文物保护建筑中,普照寺和文庙,是两个“幸运儿”。2008年,樊拓宇去成都办事,在上报资料的时候,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了县级保护建筑缺乏支持的现实,并举出了普照寺和文庙的例子。这两座建筑,就此被幸运地加入了省级资金出资修建的名单,如今也已经进入验收阶段。
“都江堰――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光是门票一年就要卖超过2亿元;整个都江堰市,靠这一块旅游业吃饭的人,就要超过16万人,这些都是好事。可是,我们也不能只关心那些能卖门票的文物建筑啊。”干了30年的文物工作,樊拓宇对自己曾经亲手抚摸过的每一栋文物建筑,都怀有深厚的感情。
他说,我们不应该只把目光投向那些能卖门票、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文物建筑。在文物面前,我们能看见当时的文化,可以想见过去人们的生活,这是一种文明的传承,也是文物最大的价值所在。
复生一处悠久的文化
只要是坐汽车出入都江堰市区,人们的视线总是会被路边山坡一座高大的“马踏飞燕”铜像所吸引――这正是国际旅游局颁发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志。即使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这匹铜奔马依然高昂着脑袋,正如这座城市绵延不绝的生命活力。
从文化到旅游,都江堰曾经让人们看到了两者的完美结合。早在秦代,青城山和都江堰所在地――岷江,就被同列为国家祭祀的18处名山大川之一。建国之后,都江堰又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和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007年,都江堰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2亿元,其中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7.9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
“5 12”大地震,使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辖区内部分古建筑和旅游基础设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令人欣喜的是,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几乎无恙,幽甲天下的青城山所有木结构古建道观也都基本完好。
然而,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秦堰楼跨塌、二王庙山门和青城山新山门严重毁坏、二王庙古建筑群全部损毁,伏龙观、城隍庙、十殿、建福宫、天师洞、上清宫、老君阁、游客中心、都江堰博物馆、陈列馆等多处古建筑严重受损、青城外山、王婆岩、赵公山、灵岩山等景区的建筑物、基础设施和生态植被,也都同样遭到了严重损坏……这种种残酷的现实,不得不让人怀疑:都江堰是否能够重新展现出当初那迷人的风情?
事实证明,一个能够跨越千年的文化脉络,绝不会轻易地断绝。经历了3年的恢复重建工作,都江堰景区内的伏龙观已于2009年底恢复开放;二王庙古建筑群等恢复重建工作也在2010年内全面完工,今年5月,即将重新对游客开放。这一切的成就背后,有着全国人民的关怀、帮助,更有着都江堰人顽强不屈的奋斗。
从震痛中重新站起来的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展现出了它更加美丽和坚强的姿态。2010年,都江堰全年接待游客114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9亿元,分别较2009年增长20%、21%,实现了恢复和超过地震之前水平的目标。
这是一个旅游城市的重建,也是一处悠久文化的复生。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