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三周年重整河山

时间:2011-05-12 08:40   来源:南方日报

  三年前的今天,2008年5月12日,一个铭刻在人类灾难史上的日子。

  历史将永远记住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

  一场8.0级的强烈地震,突然袭击了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摇撼全国,在瞬间夺去了6.9万人的生命。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遭受的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瓦砾遍地、山体崩塌,惨不忍睹。生命殒殁、家园消失,举世同悲。

  我们可以对大自然的残酷无情心生怨怼,但怨天尤人不会让逝者复活。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站在废墟上向全世界庄严宣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三年后的今天,当人们再度来到汶川地震灾区,这个记忆中山河破碎的悲恸之地,已浴火重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漩口中学废墟上立着永远停留在14时28分的大钟,背后是一座沿岷江而建的新城,青葱的河畔,蜿蜒的小道,靓丽的新居,林立的商铺,昔日在大地震中被完全摧毁的映秀镇在一批建筑设计大师和无数援建者手中重生为抗震能力很强的川西新镇。

  同在汶川,曾经饱受高污染、高能耗之苦的工业重镇水磨,如今在远处云雾缭绕的青山映衬下,成了一幅具有浓郁羌族风情的图画。

  黄泥墙、木板门、红灯笼、青砖瓦,37米多高的北川新县城第一高建筑 羌族碉楼脚下,万余名老县城的居民已经安居乐业……

  “人间奇迹”成了解读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最常见用语。

  是什么力量创造了这个奇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改革开放的丰厚积累创造了中国奇迹!

  震后的灾区,百废待兴。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受灾人口最多的特大地震,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科学决策,举全国之力,开展灾后重建工作。震后仅月余,2008年6月18日,国务院颁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统一部署对口支援任务,创新提出”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明确要求19个省市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县市3年。

  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广东-汶川、山东-北川、浙江-青川、深圳-陇南……那么远,又这么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周之内,19个省市的援建大军,以空前强大的阵容在川、陕、甘三省重灾县区上,拉开了一场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灾后重建战役。

  中央财政创造性地把扩内需和灾后重建结合在一起,安排了总计超过3000亿元的地震灾后重建基金。仅在四川,援建省市援建3880个项目,援建资金780亿元;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援助资金130亿元人民币;全国共产党员交纳的“特殊党费”80亿元;社会捐赠资金201亿元。

  祖国大家庭的关爱,成为灾区永久的温暖记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强大优势和巨大威力,在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空前的社会动员中彰显。

  至2010年9月底,灾后恢复重建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到目前,灾后恢复重建已完成项目占规划项目的95%,已完成投资占规划总投资的95%。

  四川速度!中国速度!这样的人间奇迹在于对科学发展观的坚持和贯彻!

  汶川地震灾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多年来一直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震后更是次生灾害频发。重建伊始,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科学重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从选址到规划,从设计到施工,从住房建设、基础设施重建到产业发展,从生态环境的恢复到创伤心灵的修补,更高起点的灾后重建始终贯穿着尊重自然、尊重科学,注重质量、不留隐患,统筹兼顾、有利发展的原则。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

  在废墟上崛起的中国奇迹,还在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自力更生的强大精神力量!

  每一个灾区,都是一个巨大的建设工地。

  重建者们发挥聪明才干,采用“白加黑”、“5+2”、“夜总会”等工作方法,艰苦奋斗,用青春、热血修建新家园,甚至以生命兑现神圣的承诺。

  还有那些可爱的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秉承着众志成城的精神,在1000个日日夜夜里,夯实灾区每一个走向奇迹的脚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重建的力量,来自人民;重建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历史的进步中得到补偿。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编辑:芮益芳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