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三周年:香江关爱 依旧炽热

时间:2011-05-10 16:39   来源:人民日报

  坚守

  1000多个日夜的忙碌,只为伤员脸上绽出笑容

  5月7日,周六,香港红十字会德阳康复及假肢中心。下午6时半,终于把几十名病人看完,潘德邻坐到诊室一角,展臂抚琴,一曲古琴曲在安静的医院舒缓地响起。“8日还有5台手术,其中有两台难度较大的筋膜综合征手术。9日上午再看半天门诊,下午回香港。”

  潘医生是震后第一批赶到灾区救援的香港人。在与死神赛跑的日子里,他争分夺秒地忙碌了四天。这四天,也让他意识到,这场大灾难会导致灾区出现大批残疾人。

  2008年7月,他协助建立了德阳康复中心。从此,每两周一次,每次三天,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近3年,未有间断。

  从2008年7月开业至今,德阳康复中心已经服务了1400个病例,做了315台手术,坚守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

  潘医生们的坚守,换来了伤员康复后脸上绽放的笑容。7日复诊的病人中,有一位来自绵竹的伤员张平花。因为地震造成的腰椎骨折非常严重,去年来求医时,她身体几乎弓成90度角,下半身随时有瘫痪的危险。经过潘医生的手术和近一年的恢复,她已经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做家务了。

  3年来,在灾后重建的各个领域,都有来自社会各界的港人忙碌的身影。

  细致

  每一套房经过3次验收,每一毛钱用处都有交待

  弯腰拧开龙头,清澈的水流哗哗淌进洗手盆。麦齐光点点头,身后,这所香港援建学校的施工人员松了一口气——过关了。

  61岁的港人麦齐光,是香港特区发展局四川重建组组长。他认为,竣工仅仅是一个建筑生命的开始,功能的运用才是最重要的。

  东汽小学是麦齐光负责验收的项目。细致的验收过程,让校长李剑对建筑质量十分放心,“他们把灯罩取下来,看里边的灯泡是否合格。”

  香港红十字会援建了大约11000套民房。打地基、起主体、竣工,每一套房子都要经过3次验收。一旦怀疑建筑有问题,红十字会会要求工程师进行破坏性检查——敲开混凝土,看里边钢筋的质量。

  专业的不仅仅是施工,还有项目资金的管理。麦齐光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份《灾后重建工作进展报告》,密密麻麻的数字、图表,分门别类地清晰列明了每一个项目的投资数目、进展情况。“报告每半年更新一次,在网上公示,每一毛钱的用处都有交待。”

  无数的港人,正在重建四川这条路上努力前行,用他们特有的细致,拓出一条宽阔的大道。

  传递

  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培养当地灾后重建人才

  一位复诊的伤员高兴地穿上新假肢,在假肢矫形师们面前走了几步。“可以吗?”来自香港的师傅曾荣汉问身边的本地矫形师张伟。

  “没问题吧。”张伟觉得伤员姿势有些不对,但认为应该是个人习惯问题。

  “再仔细看看。”帮伤员脱下假肢,张伟埋头研究一番,原来是伤员的鞋底太硬。换上假肢中心提供的特用鞋垫后,伤员的走路姿势彻底没问题了。

  曾先生的丰富经验对张伟帮助很大,2年前,张伟来到德阳康复中心做一名普通工作人员,现在已经成长为假肢矫形部副主管。

  除了假肢矫形部门,德阳康复中心医疗、社会康复等部门的副主管也已经由成长起来的本地医生担任。“从今年7月份开始实行双主管制,本地人担任操作主管,负责日常运作,香港主管主要负责培训。”香港红十字会内地康复项目总监陈绍勤说。

  香港援助项目的进展,还悄然之间带来了管理体制上的一些变化。

  陈绍勤说,德阳康复中心提供的一站式6项服务,是整合了原来分属不同部门的功能。这种模式,为将来的残疾人服务体系创新提供了一种选择。(记者 尹世昌)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编辑:芮益芳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