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两岸故宫合办特展 还原栩栩如生的乾隆

2021-05-25 14:13:00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原标题:两岸故宫合办特展 还原栩栩如生的乾隆

北京故宫展品,四层西洋钟。

  北京故宫展品,四层西洋钟。

台北故宫展品,乾隆多宝槅。

  台北故宫展品,乾隆多宝槅。

台北故宫展品,汝窑瓷器。

  台北故宫展品,汝窑瓷器。

  两岸故宫文物聚首“十全乾隆”栩栩如生 

  写“小学作业”的乾隆、因尚古而生“贪念”的乾隆、喜欢借画作“穿越”的乾隆、作为“背包客”的乾隆……继清代帝王雍正、康熙特展之后,昨天,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的“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艺术品位”特展在台北盛大开幕,全新视角解构呈现出一个富有才情、崇尚艺术、真实可感的鲜活乾隆帝。

  □展品丰富

  两岸故宫展出文物200余件

  整个展览展出两岸故宫文物高达200余件,其中台北故宫特别向北京故宫博物院商借45件乾隆帝收藏及当朝珍贵文物。这些隔海相望的文物将在台北获得为期3个月的短暂相聚,展览将持续至2014年1月7日。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两岸故宫的文物同根同源,代表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华。而乾隆朝所收集、整理的艺术精品、文物精品又占绝大部分。这些文物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性和互补性。随着近年来清宫内务府档案数据日渐公开与普及,从两岸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宫文物中可以追溯出乾隆皇帝亲手典藏与鉴赏的经过。

  展览架构分成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品位的养成”,旨在说明祖父、父亲、帝师的教育和能工、巧匠充斥的环境对乾隆皇帝艺术品位的影响。第二单元“收藏、品鉴与制作”,主要展现乾隆皇帝大规模整理清宫典藏,编辑《石渠宝笈》、《西清古鉴》等图录,并点评文物区分品级。第三单元“生活艺术”,则表现乾隆皇帝生活中仰慕文人雅兴、追仿奇趣机巧和企图统合集锦多元的品位。

  □精彩看点

  乾隆喜欢借画玩“穿越”

  身为一国之君,乾隆皇帝的生活几乎等同于政治。但是在他的内心某个角落却充满着对文人世界的憧憬。

  本次展览中有一幅名为“高宗是一是二图轴”的画充满趣味。画面中乾隆皇帝身穿汉人的服饰,正在坐榻上观赏皇家收藏的各种器物。有意思的是,他身后点缀室内环境的山水画屏风中,悬

  挂着一幅与榻上所坐乾隆容颜一模一样的画像。

  北京故宫专家介绍,以这种“画中画”的形式表现皇帝肖像的,在中国历代皇帝中,仅乾隆一人。专家介绍,受到宫中大量典藏文物的启发,乾隆皇帝常命令宫廷画家仿制前人画作,以自己的容貌入画,仿佛亲临其境,体验画中人的感受。在绘画的

  世界里,他化身文士游历山水,化身普贤浸润宗教……

  专家分析,乾隆借这幅画表达的是自己的哲学思想。他认为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如同画中坐榻上的他与屏风里的他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的,“是一是二不即不离”。这也表明了他对儒家、墨家学说的深刻看法和治国理念。

  皇帝生“贪念”改款识

  清内府收藏至乾隆朝已蔚为大观。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不断对各类收藏进行整理,包括书画、图书、器物及文房用具等。他透过考证、鉴别、品第,掌握宫中收藏的情况。他将藏品分出等级,比如书画氛围“神、妙、能、逸”各品,瓷器、玉器则在上面刻上甲乙丙等级别。

  尽管乾隆背后的“专家团”囊括了优秀资深的皇室作坊工匠、造办处官员和大批饱学的词臣,但皇帝搞鉴

  定也有“打眼”的时候,而且因为以古为贵,乾隆帝还产生了“贪念”。

  展览中一件剔红双层牡丹纹圆盘精美绝伦。盘子满雕双层牡丹花纹,花朵饱满,枝叶繁盛,华贵之气跃然。该盘明确刻有“大清乾隆倣古”款识。但专家介绍,仔细辨认,盘子左侧边缘隐约可见“大明永乐年制”款识。

  一个盘子为什么会有两个制造年代?北京故宫古器

  物部主任任万平介绍,尽管刻有清朝的款识,但该盘细腻柔和的漆质、舒展大方的装饰、磨制圆熟的雕工都与乾隆朝风格迥异,是显著的永乐特点。任万平指出,清宫档案记载乾隆皇帝曾多次下令将前朝作品堂而皇之地刻上乾隆款识。这个精美的盒子想必博得了乾隆的青睐,并产生了据为己朝的念头。这种忍不住修改款识的“贪念”背后,流露出乾隆的尚古情结。

  乾隆11岁“作业”展出

  在“品位的养成”展览单元,有一页写满大字的书法习作。从这些工工整整的字中,可以看出写字的人非常认真,但难掩笔触的稚嫩,对颜楷的运笔和结字特点尚不能很好地把握,字的旁边还有老师的朱批。

  单霁翔介绍,这是北京故宫珍藏的乾隆11岁时临摹颜真卿多宝塔页的一篇书法“作业”。当时,书法是他的必修课,每天临摹一页。从中可以看出,乾隆研习书法从颜真卿大楷开始,后习王羲之的小楷,其间偶有尝试行草书。他一生怡情翰墨,每日临池,几乎从未间断。乾隆的书法作品达万件之多,堪称历代帝王之最。“将这件习作与后期成熟作品相比较,便见乾隆皇帝书法功力的练成以及书法审美品位的培养过程。比如本次展出的乾隆后来写在菩提叶子上面的《心经》已是笔法圆润、遒劲飘逸。”单霁翔说。

  皇帝是个“背包客”

  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中,出宫游历多达150余次,超过一半的时间在各地游历。“在路上”的乾隆吸取着艺术养分。本次展览中有一幅《高宗南巡图》(第九卷绢本)展现的正是乾隆即位以后,效仿乃祖康熙六巡江南的盛举。不同的是,尽管路线相仿,但主要目的已经不是康熙时期的访查水患。公务访查之外,是轻骑减从,寻幽访胜,品茶赏景,作画赋诗,考察古迹,享受江南文士的艺术生活。

  单霁翔介绍,《高宗南巡图》第九卷以1050厘米

  的长度成为宫廷绘画中的巨制。据了解,这幅图十二卷共两套,绢本、纸本各一。目前绢本那套已经散佚,分别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法国魁黑市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处。而纸本的那套十二卷尚属完整。本次展出的是绢本第九卷。描写乾隆皇帝41岁时第一次南巡,一行人在浙江绍兴拜谒大禹庙的情形。场面浩大,人物众多,江南风光尽显绢素。据介绍,每次遇到胜景,乾隆就命画师对景写生,回去后在皇家御园模仿建造。

  高科技奢侈品引游人驻足

  昨天的开幕式上,一座极尽奢华繁复的精美英国大钟吸引了很多游人驻足。钟分为四层,第一层为乐箱,四面玻璃框内一圈可以活动的人物,他们身着不同式样的服装,神态各异,俨然一幅社会众生相;二层中间高台转盘上站立一位

  持盾挎刀的指挥官,围绕其身的是五名持刀、举矛、扛旗的士兵;三层是计时部分,四角立鹤,四柱盘龙,正面中央为二针白珐琅钟盘;四层四角立龙,中间为宝瓶,瓶腹部装有白料石镶嵌而成的风轮。钟顶端有一圆球托起飞鹰。启动后,音

  乐声中二层的士兵围绕指挥官旋转,一层的活动人物、四层的风轮及托鹰的圆球也同时转动。

  这座铜镀金转人亭式大钟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除此之外,北京故宫参展的宫廷文物中还有铜镀金转水法人物马驮座钟、铜

  镀金仙鹤驮亭式表。单霁翔介绍,它们体现了乾隆盛世通过发达的东西方贸易,追求繁复奢华的洛可可风格艺术品位。这些大型钟表,在当时也是非常贵重的高科技奢侈品,现今存世稀少,即使其制造国——英国本土也所剩无几。

  □相关展览

  你也可以是乾隆

  为了吸引年轻人对乾隆大展的注意力,台北故宫特别在同期推出了富有科技含量的《乾隆潮——新媒体艺术展》。展览抽离帝王与庶民之间的阶级概念,不谈历史,让参展的文物走平民、通俗化路线。试图告诉人们:人人都可以是乾隆。

  进入展厅首先需要经过一个奇幻的时光廊道。在这条路上,有很多取材自《职贡图》的各国人物形象。每当观众从他们的身边经过,线条刻画的人物形象会马上变成动画形式向观众问好:“你好,乾隆!”有关策展人介绍,这些动画人物把每一个观众都称作乾隆,意思是只要拥有爱好艺术的心灵,人人都可以是乾隆。

  展览中有一个飞行器造型的龙形机器人。喜欢探险的“乾隆”坐在驾驶舱里。机器人身上有十个旋转的手掌,上面是十个可以代表乾隆艺术品位的展品符号。观众用智能手机任意拍摄这些符号,将在自己的手机上看到相关展品详细的资料介绍。“颜色之树”互动游戏以乾隆收藏的洋彩锦上添花开光山水套瓶作为互动装置的基础。人站在树下2米外的距离,正对着瓶子的时候,人与瓶子之间的通道会“吸取”人们衣服的颜色来自动为套瓶设定颜色。比如人穿了红衣服,瓶身便变成红色。这样,乾隆的鉴赏品位就变成了每一个人的穿衣风格及色彩的品位。(张然 王海欣)

[责任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