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的厨房内,正在“炒茶”的阿姨。(中国台湾网记者 刘莹 摄)
中国台湾网3月21日宁德讯(记者刘莹)3月21日上午,东南网联合宁德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举行的“闽东茶·海丝缘—全国网络媒体闽东茶乡行”大型采访活动,在宁德市蕉城区正式启动。开幕式结束后,全国网络媒体闽东茶乡行大型采访团一行走进位于千年古镇霍童的“天山茶舍”体验天山绿茶的传统制茶工艺。
走进天山茶舍,媒体记者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茶香。据天山茶舍的老板介绍,“天山茶舍”不同于茶楼、茶庄的富丽堂皇,装饰风格以古朴、简洁、大方为主,只对古民居进行了还原和简单的修缮,目前拥有4个可供客人饮茶的开放式厢房。他告诉记者们,他开设茶楼的初衷就是希望游客们在游明清古街劳累时能够进来歇歇脚,泡上一壶清茶,在古民居里品味、感受一下乡间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茶舍里,师傅们正在将采摘的鲜叶用双手进行反复揉捻,而在一旁古民居的厨房内,正在“炒茶”的阿姨引起了媒体记者们浓厚的兴趣。炒茶又叫炒青,据介绍,之所以要炒茶是因为这样才能原汁原味得保存住茶叶中的香味。而人工炒制又有别于机器炒茶,通过人工炒的茶叶一般都较完整、鲜亮,口感比较清纯。在茶舍另一旁师傅将炒制好的茶叶放进一个特制的工具中,底部放入炭火进行烘干。既而,一杯好的茶叶就泡制而成了。
“茶叶采摘后,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才能将一杯好的茶叶泡制而成,喝茶容易制茶难。”一位媒体记者通过全程体验,发出如此的感叹。
天山绿茶是福建省的历史名茶,而蕉城区就是天山绿茶的原产地,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重点产茶县。现全区茶园面积13.3万亩,茶叶产量11728吨,茶叶商品总值13.16亿元。2009年“天山绿茶”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12月“天山绿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5年茶农人均收入5700元,实现了茶业增效、农民增收。茶叶经济效益凸现,茶叶已成为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舍里,师傅们正在将采摘的鲜叶用双手进行反复揉捻。(中国台湾网记者 刘莹 摄)
著名茶乡 借“海丝”东风扬帆
宁德俗称闽东,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之乡,茶产业规模大,品种资源丰富,是中国生产茶类最多的地市,茶叶产量占福建的24%、中国的4%,且宁德茶叶出口历史悠久。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茶叶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历史上,闽东茶叶无论在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在万里茶道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宁德市蕉城区的三都澳曾是福建最重要的茶叶输出港口,福建约有50%的茶叶经此销往世界各地,被誉为“海上茶叶之路”的起点。白毫银针在清朝光绪十六年已有外销,工夫红茶自1910年起就畅销欧美,如今更有“福鼎白茶”、“坦洋工夫”、“天山绿茶”等200多种优质茶品牌名扬海内外。
当前,借助着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东风,茶产业已成为闽东最主要的产业之一。宁德茶企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东南亚国家以及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茶叶出口额更是成倍增长。在这一历史机遇下,闽东茶叶将延续起海丝文化的历史情缘,扬帆起航。(完)
[ 责任编辑:刘承思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刘承思
原稿件来源:中国台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