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   2016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   工匠风采  >   正文

孟剑锋:錾刻人生

2016年04月26日 15:43:00 来源:中国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孟剑锋

  孟剑锋,男,41岁,中共党员,1993年1月走进工美握拉菲,现任北京握拉菲首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总监。作为一个已经在工艺美术行业上奋斗了二十二年的工作者来说,他把对工艺美术事业的热爱全部倾注在他的工作中,刻苦钻研技术,积极探索新的工艺制作方法,大胆改进创新。创作出大量的贵金属工艺摆件作品,得到了同行业的高度认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工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甘于平淡的坚守他传承匠人技艺 孟剑锋同志是一个极其淳朴憨厚的人,做事认真,待人诚恳。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工美人,从没有一点功底的毛头小伙,经过岁月的打磨,他不离不弃的执着和坚守,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创作,最终拥有了工美匠人的技艺。在这充满浮躁的社会,他能够沉下心来,在一个80年代的老厂房里,熔炼、掐丝、整形、錾刻。从细小的首饰、工艺摆件,到两弹一星和航天英雄的奖章,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就这样在他们手里诞生了。

  作品受到众人赞叹的背后,是他22年对艺术的追求和潜心付出。回想当年刚入厂时,师傅曾让他练习基本功,枯燥的动作,他重复了一年。当他有些灰心时,是母亲的话让他坚持了下来。母亲教导他,做事情要坚持,不要半途而废,如果遇到困难就往回退,那就什么都做不好。母亲很支持他的工作,不管多晚回家,也会等着。家的温暖,是鼓舞,更是一种激励。多年来他创作了大量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神武辟邪”、“金枝玉叶”、“龙凤爵杯”等多种贵金属工艺摆件作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将金属的质感融入到作品中,充分表现出工艺美术精湛的制作技艺。“神武辟邪”荣获了第六届中国礼品大赛“华礼奖”优秀奖。不断拓展创新思路,引领高端路线。

  以高端大气为主旨制作的“锦绣良缘-英雄合卺杯”,在原有器物造型上进行新的改进,使整个摆件看上去浑然一体,气势磅礴,为企业走出了一条自主研发的创新之路。潜心追求22年他努力超越自我 从事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不仅要求技术全面,还要有一定的美术专业知识,才能深层次感知其中的寓意和结构上的搭配,使制作出的作品更加完美。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美术知识,阅读大量的工艺美术书籍,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知识。虽然已经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但他对自己还是有些不满意,他觉得要干好工艺美术这行还应该懂绘画。

  说道这里,他十分感谢爱人给予的帮助和支持。他的爱人从小学过绘画,有一定功底,教他一些基础知识。现在有时间就和爱人一起出去写生、练素描。可是,这双做工艺品雕刻、錾刻灵巧的双手,拿起画笔就显得笨拙了。为了尽快提高技巧,他已经拜师在学习绘画,有一天,他一定会拿出一个像样的绘画作品,就像练挫平、做錾刻那样,他就是要超越自己,追求极致。勇于挑战,破解技术难关。纯银铸造在行业内一直是难解的工艺。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在工作之余,他翻阅了大量的关于铸造的书籍,学习关于铸造的知识,并与相关技术人员反复研讨实施方案。凭借以往的生产经验,他尝试改变铸造的焙烧温度、化料温度和倒料时的浇铸速度,经过反复试验、对比和推算,一遍又一遍地收集核对技术数据,终于找出了关键熔点,使纯银铸造成品率比之以往提高了近50个百分点,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此项工艺在2013年中国创新设计文化展暨2013中国(青岛)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银奖。

  在制作金属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孟剑锋总要求自己把技艺发挥到极致。每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作品上,每一个线条,每一组精美的錾刻花纹,都是他用汗水浇灌出来的美。为了探索工艺美术更广泛的领域,孟剑锋时常利用休息时间到国家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从夏、商、周的青铜器,到元、明、清的瓷器,孜孜以求的吸收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知识,然后消化、吸收并运用到他热爱的金属艺术中。因而他的作品包含各个门类的艺术精华,呈现出多次姿多彩的形态特点。有的职工向他请教工艺上的问题时,孟剑锋总能深入浅出的为他们分析问题,得出解决方案,还举一反三、引经据典的讲解出许多相关的知识,职工们也学到了许多工艺美术的技艺和文化,由此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大伙儿都愿意和这个老大哥沟通、交流。孟剑锋在传统的手工金属艺术领域取得的成绩、

  技术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行业内极高的水平,但是他并不止步于此,他把目标移向了高科技新技术,利用高科技新技术为工艺美术制造业。经过长期的不懈的自学,他逐渐掌握了奖章模具的绘图与雕刻,为公司模具制造工艺的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为了弄清雕刻机的各项技术指标,他常常吃住在机器旁边,很多时候钢模都会连续雕刻到深夜才能停止,于是他一步不离的守候在雕刻机旁,捧着学习资料仔细对比着机器的加工进程。就这样孟剑锋不知在车间的雕刻机旁度过了多少的不眠之夜,终于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雕刻机操作技能,经他的手制作的模具数不胜数,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优秀志愿者奖章、512抗震英雄奖章、全国道德模范奖章、中国海军航母辽宁舰舰徽等作品。酷暑三伏,有他在铸造车间拿着火把在几百度高温的火炉烈火旁浇铸的身影,三九严寒,他也会在浇铸石膏的泥水里摸爬滚打。他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最朴实的劳动践行着一个普通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责任和

  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守。精心打造APEC国礼成就他追求极致的目标 多年来,工美握拉菲一直是国家重大国礼的造办地,不只是奖章在这里诞生。就在去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古老的中国錾刻技术,给各国元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在送给他们的国礼中,有一个是金色的果盘里放了一块柔软的丝巾,看到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抓,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抓得起来,原来这块丝巾是用纯银錾刻出来的,而它就出自錾刻工艺师孟剑锋之手。

  说道錾刻工艺,他总是滔滔不绝。使用不同的錾子敲击,就会在金属上留下不同的图纹,因此,要錾刻一个精美的图案,第一步要开好錾子,每开一个錾子都是一次创新。在制作丝巾果盘的初期,他反复琢磨、试验,为了突出果盘的粗糙感和丝巾的光感,亲手制作了近30把錾子。开好錾子仅仅完成了制作国礼的第一步,最难的是,在这个厚度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有无数条细密的经纬线相互交错,在光的折射下才形成了图案,而这需要进行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工艺品制作不像一些行业,有严格的量化指标或明确标准,因此,做得如何除了具备一定的技艺外,凭的就是工匠的感觉、眼力,还有良心。

  果盘的四条腿造型是中国结形状,用手工编就很费劲,因为银有一定硬度。他认为,每一件手工作品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力,应该在盘子上展现出中国人五千年文化技艺的传承。于是他开始用银丝手工编织中国结,不断退火将其变软后做下去,而他的手磨出出了一层又一层大泡。水泡磨破,露出鲜肉,他没有吭一声,长时间反复摩擦,手上长出了厚厚的茧子,他用指甲刀剪去死皮,第二天接着又干。当领导发现时,都心疼地流下眼泪,可他却憨憨地说:没事,还能干活。作为一名工艺美术高级技师,他深知承担起传授技艺和培养后备技能人才的责任。利用业余时间,他亲自编写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培训教材,耐心辅导,手把手教授,在他的指导下,有多名年轻职工成为技术能手,并取得了专业资格证书。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需要有更多敢为人先,勇于中流击水的工美匠人。工艺美术创作,更离不开工匠坚守传承与卓越创新。(雷滢)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李学磊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李学磊

原稿件来源:中国网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