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   2014国庆专题  >   各方声音  >   正文

专家称取消国庆长假 要"保卫黄金周"吗?

2014年09月26日 15:38:00 来源:新京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十一”黄金周将至,许多人正为出游摩拳擦掌。可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教授却称: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国庆节都只放一天假,我们规定国庆节3天的法定假日明显有些长,未来应该加强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取消“十一”黄金周,将国庆节的法定假日调整为1天。一时间,“大放厥词”等指责铺天盖地,网上还掀起一股“保卫黄金周”的风潮。

  原标题:是否有必要“保卫黄金周”?

  “十一”黄金周将至,许多人正为出游摩拳擦掌。可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教授却称: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国庆节都只放一天假,我们规定国庆节3天的法定假日明显有些长,未来应该加强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取消“十一”黄金周,将国庆节的法定假日调整为1天。一时间,“大放厥词”等指责铺天盖地,网上还掀起一股“保卫黄金周”的风潮。

  取消黄金周遭呛是因“不合时宜”

  国人最需要的是带薪休假对假期的“扩容”,而非在有限的天数内玩各种排列组合。而在带薪休假权的全面落实之前,谈取消黄金周也太奢侈。

  蔡教授的建议,是将国庆假期减为一天,春节假期延长到五天。说白了,这其实就是个年度版“朝三暮四”的游戏,全年假期总量不变,只是把两天假从国庆挪到了春节。这么一挪是不是假期安排就更合理呢?未必。

  如果说国庆“黄金周”副作用不小,那春节假期同样会挤瘫火车站,是不是也有取消的理由?在法定假日总量既定的情况下,国庆假多两天还是春节多两天,很难说哪个更合理,标准只能是因人而异。喜欢春节出游的人,可能觉得假期长点好;习惯春节回老家团聚,国庆出游的人,则会觉得少了一次机会。

  在长假将至的节点说取消长假,不合时宜,也会模糊了问题的关键——那就是带薪休假权的落实。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全国假日办”早就提供教训,国人最需要的是假日“扩容”,而非在有限的天数内玩各种排列组合。蔡教授提供的权威数据显示,当下“我国带薪休假的落实率在50%左右”,换句话说,推动带薪休假权的全面落实,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在此之前,留个“黄金周”,从保障休假权的角度说聊胜于无、很有必要。

  现实中,不论什么类型的企业,国庆小长假普遍都会比带薪休假落实得好。虽然同样有法规撑腰,但因带薪休假往往要员工个人去争取,博弈能力相对较弱;而定期统一放假会形成一种群体声势,增强员工和单位的集体博弈能力,哪怕再苛刻的私企老板,往往也不敢公然和这惯例对抗。

  同样的道理,春节回家团聚的传统习俗太过强大,很多人事实上休假的天数甚至会高于法定假日,因为无论是企业老板还是员工,都已经习惯了春节休假的节奏,老板们一般也不会在春节去“刁难”员工。所以,把两天法定假期留在“黄金周”,显然价值更大,会给员工多一次和企业集体博弈的机会。

  不管当初推行国庆“黄金周”的目的是什么,如今已是既成事实,而且也成了很多人珍贵的假期。至于蜂拥出游等负面影响,是假期整体太少状况下的必然。即便如了蔡教授的愿,把国庆的两天假挪到春节,如果景点再度出现人满为患,难不成再去呼吁取消春节长假?

  说到底,带薪休假兑现前,慎谈取消黄金周。专注假期研究N年的蔡教授,还是出出主意,形成督促企业的舆论压力,从而增强普通打工仔的休假博弈能力。在带薪休假落实率尚不及格的情况下,急于取消国庆“黄金周”,除了刷下教授自己的存在感,意义不大。

  敬一山(媒体人)

  告别黄金周没那么可怕

  本质上,黄金周就是行政干预下的“赶大集”。指望用黄金周化解民众的“假期饥渴”,只能是造成全民血拼,也让休假无质量可言。

  蔡教授“取消黄金周”的主张甫一传出,板砖四处飞来。权利敏感可以理解,问题是,其建议果真就很荒谬?抑或是我们误解了其用意——要看到,他并非想要将既有的假期抢走,而是希望将目前强制性的集中休假模式,转变为“带薪休假跟节假日结合”的分散性休假。

  实质上,对黄金周溯源,不难知道,它本就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特殊政策,是行政干预下的“赶大集”,旨在应时之需地刺激经济。而黄金周对于提振国民旅游意愿,也确实起到了不小作用。但时至如今,其弊端日益凸显。每逢长假,人流汹涌、交通拥堵……黄金周里动辄上演一锅粥的景象。“黄金周”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边际递减,劳动者休假的实际质量也难以保证。在此情境下,在不缩减假日总量的前提下将其分拆,至少能避免集中出游带来的混乱。

  蔡教授提到,国庆节放一天假是许多国家的通例。这不是虚言,实质上,一些国家的假期制度确实值得借鉴。如在美国,有关于“联邦法定节假日”的规定,主要适用于联邦政府雇员群体。在联邦假日之外,政府雇员亦享有与其工作年限相关联、长短不一的“带薪休假日”。企业则以“带薪休假日”制度为主,假期时长与资历和工作时长相关联,但无论休闲、病假还是事假,都包括其中,有双方契约作保证。企业也可以有选择地将某些联邦假日作为“带薪休假日”的一部分,但没有硬性规定。还有些全民性节日,如国庆日、阵亡将士纪念日、感恩节、圣诞节,虽然没有法律强制性规定,但庆祝和纪念已成约定俗成的传统。

  这样相对灵活的安排,使“全民假日”成为伪命题。其利好也非常明显:一是以“带薪休假”方式满足了劳动者真正个性化的“黄金周”式需求,二是不让有限的社会资源承载“全民假日”过度消费之痛。

  尽管国情、社会传统不同,可在假期制度设计上,美国等的经验不乏参考价值。说到底,化解“假期饥渴”,靠的不该是长假,而应在节假日与带薪休假权上求解。在需求充分形成的语境下,发展旅游业,也需要散客出游的平稳促进,而非需求累积下的一时释放。这就需要对接市场规律,用适当“短假”来分散“时令休假”带来的压力,也用带薪休假满足“全家出游”的需求。

  不去理顺堆积在二者上面的权属关系,一味指望长假来“止渴”,也只能是造成全民血拼,导致休假无质量可言。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新京报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