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金马奖主席焦雄屏:金马奖颁奖礼过后,陈文茜请我上她的广播节目做访谈,她向我恭喜,说今年金马奖办得极成功,我说,这是个美丽的的误会。这个误会大家都有,上个星期我接到好多内地朋友的贺电,大家都说金马奖办得不错嘛,我也只能谢谢,因为对我而言,金马奖是是个庞大的电影节各种活动的总合,绝不等同于金马奖颁奖典礼,只是一般人只看到那个透过电视转播的衣香鬓影,因此评价也只以颁奖奖典礼的节目好不好看,明星多不多(还有衣服穿得好不好),还有得奖结果是否符合大家的期望而论。
金马奖绝非只有典礼
其实金马奖绝非只有典礼,它分竞赛、放映以及新加的创投合拍市场三大块,前两块已存在多年,第三块创投则是去年新添。
其结构如下:
一、赛类:分华语影片竞赛、国际数位短片竞赛(“数位”内地称为“数字”),还有去年新增加的国际费比西(FiPRESCI)影评人联盟竞赛,以及奈派克(NETPAC)亚洲电影推荐竞赛几个单元。
二、放映类:过去只有国际影片和数位短片放映,去年则增加华语话题电影放映,华语竞赛提名影片放映,以及向杨德昌、胡金铨、李翰祥三位大师致敬的影片回顾展放映。
三、创投国际合拍会议:这是今年的新项目,由若干投稿之企划案中选出十七部风格、内容、市场定位迥异的案子,送给若干投资人、片商、制片人评估。此外会中也举办两场融资与发行的论坛。
竞赛单元迈向“国际化”
由以上表列大家就可以知道去年与以往相比增加的项目与工作颇多,几乎每种类别都有若干改革,而且结果都差强人意。
在竞赛部分,我坚持要开放给世界各地的华语电影竞赛,除了内地港台以外,去年还来了澳洲、美洲、新加坡的电影,而且各有斩获,新加坡电影《我在政府部门的日子》及《八八一》都得到提名,前者得了技术奖,澳洲的《意》为陈冲夺下最佳女主角大奖,来自美国的华裔子弟曾奕田也由《荷里活华人》拿下纪录片大奖。来自俄罗斯的费比西荣誉主席安德列上台将费比西大奖颁给台湾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颁奖台上多了许多外国口音,陈冲、汤唯、郝蕾、李冰冰也在其列,难怪很多人说去年挺“国际化”的。
选映国际电影近200部
创投及合拍部分我也定焦于华语影片。去年各方来的导演及融资人士都颇有代表性,香港来了严浩、赵良骏、彭浩翔、吴思远、张同祖、谢志强、罗卓瑶,内地来了胡雪桦、应亮、于冬、王中磊、李少红,台湾有蔡扬名、蔡岳勋父子、张作骥、何蔚庭、林育贤、郑文堂以及各类投资者,东南亚则有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泰国的人士。会议期间,我看投资者与企划融资者其乐融融地见面,三天内有上百个小组会议,看来大家均有所获。可能因为规模小,我感觉合作及投资反而集中于小而美,比起我曾参加过的国际级庞大投资会,看来更务实及有效率。
去年选映的国际电影近200部(严格说是197部)比起前年的100部多了近一倍,所以规模算是扩大了。其中最受瞩目的是罗马尼亚新浪潮的电影单元,我们也请了去年金棕榈奖的得主克克里斯汀?穆基来台参与观众面会及座谈会。罗马尼亚近年的新浪潮揭露了许多前独裁者政下的社会压抑,在美学上亦有新现实主义的冷静及记录性,具震撼的影响力。穆基是个年轻,活力十足的小伙子,头脑机灵,我对他印象极好。他连续在国际上跑了一个月,离开台湾后又去柏林参加欧洲电影奖,不负众望又夺下最佳影片,但愿今年奥斯卡及金球奖的外语片也是《四月三周又两天》夺魁。
电影节必须整理自己的文化
去年我比较在意的,倒是做不做得成华语电影的文化整理,让金马奖带有历史目光及本土文化责任。去年是杨德昌导演去世的悲剧一年,同时我们也痛失胡金铨及李翰祥两大导演十周年了。我做他们的回顾展,也震惊于台湾许多年轻影迷影痴对他们大名及作品都只有些微印象而已,甚至许多金马奖工作人员都不知道他们是谁,所以媒体的宣传及作品的一再放映都是强化历史的必要了。
使我痛心的是,几家以文化为口号的出版公司都先后以市场薄弱而拒绝出版这些义书。我接掌主席只有不到半年,真正工作也只有三个月,这期间又逢母丧,奔走于广告及各大出版社老板,完全得不到支援,也使得我的义书主编区桂芝几乎夜夜失眠。所幸后来台北市文化局长李永萍及时伸出援手,慨然承担出版费用,才使去年金马奖增添若干文化气息,也使三位大师对台湾的贡献不致埋没。
一个电影节不整理自己的文化,只忙于珠光宝气的颁奖礼,在我眼中几乎是辱没这个光辉的文化符号。我自己过去也基于此对金马奖不断批评,自己下海来做自然就得在这方面下功夫,不能让时装界及电视转播界限制了金马奖的真正多面意义。
李安论坛爆满,逝者门庭冷落
仓促成军的团队在接待上频频出错,来宾们有没有被怠慢到,轿车与出租车的等级使一些明星级的影视人物颇为不满,入围酒会,数位短片颁奖典礼以及庆功酒会秩序紊乱,使我个人对许多贵宾充满抱歉的心情。2008年,此处绝对要加强。
几场充满文化气息的大师论坛,来了侯孝贤、吴念真、张毅、杨惠珊、余为彦、陈博文、张艾嘉、石隽及两位法国电影学者,这些老少聚首的场面,可是观众稀少,媒体毫不重视宣传,使人对媒体只顾炒作八卦口水,对社会贡献无暇顾及之浅薄气绝。对照金马典礼结束,第二天我们主办的李安―――夏慕斯论坛之挤破头盛况,使人不胜唏嘘。胡金铨、李翰祥、杨德昌在影史上之丰功伟绩绝不下于李安,但是人一去风光不再,媒体是否太过势利?
我们所有工读生义工的训练也真是出了不少问题,俄罗斯费比西主席到颁奖典礼时位子被澳洲外宾强行霸坐(这位澳洲外宾也真奇怪,椅背上都贴着大名呢!)而且死不让位,使安德烈气得不愿上台颁奖,也许气昏了上了台也走错方向。颁奖时间拖得太晚,两边高台上观众等不及最佳影片颁奖纷纷赶末班公车去了,这些都是金马奖各种缺失的插曲。我个人尚有诸多检讨,希望2008年一一改正。
[焦雄屏爆料]
《苹果》本应有7项提名
竞赛部分今年遭到的最大风波是中国内地国产片的撤片。我对媒体的关心只能说,金马奖小小的产业单位,负担不了两岸的政治问题,只是遗憾像《图雅的婚礼》、《盲山》、《苹果》这类优秀影片的退出,尤其部分评委事后告诉我,我曾参与的《苹果》本应有七项提名。
我倡议要开放金马奖给世界华语影片参与竞赛,目的便是要增添金马奖的华语影片视野。说来可悲,台湾年轻观众不但对内地电影十分陌生,导致现在连港产片也不看了。知名的影星一直停留在梁朝伟、刘德华等纵横二十年的老将身上,除了汤唯、章子怡、李连杰、巩俐,一般观众根本不认识内地的诸多优秀演员。因此我希望扩张内地片的普及意识,让观众有机会重点了解过去一年优秀影片的面貌。《落叶归根》这种以往在台湾根本不会受到重视的影片,竟然出人意料地获得观众票选的最受欢迎影片,让东北老乡赵本山在台湾观众中留下印象,这也是始料未及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