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办2019年12月25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12月25日上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中国台湾网12月25日北京讯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今日(25日)上午10时在国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主持本次新闻发布会。以下为发布会全文实录:
朱凤莲: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国台办的新闻发布会。我们特别邀请到外交部领保中心杨舒常务副主任、教育部港澳台办王志伟副主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李金生副司长、文化和旅游部港澳台办满宏卫巡视员、国家体育总局港澳台办吴坚主任,为大家详细介绍《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中涉及到为台湾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13条措施。下面,请大家开始提问。
新华社记者:根据“26条措施”第14条,台湾同胞可在中国驻外使领馆寻求领事保护与协助,请进一步介绍求助的途径。谢谢。
杨舒: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我们始终高度重视维护海外台胞的安全以及合法的权益。去年,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总共处理了领事保护协助案件8.5万余起,办理各类领事证件近1200万份。这里面就有部分是涉及到在海外长期居住或者旅行的台湾同胞。对于涉及台胞的领事保护事项,我们一贯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做成做好。 海外台湾同胞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等紧急情况,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向驻外使领馆寻求领事保护与协助: 第一种方式是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也就是我们经常宣传的12308热线。在海外拨打这条热线的方式是+86-10-12308,或者是拨打+86-10-59913991的备用长号码。 第二种方式是下载“外交部12308”手机客户端(APP),通过“一键求助”功能,实现网络拨打12308热线。 第三种方式是直接拨打我们驻当地使领馆的领事保护与协助应急电话。电话号码公布在驻外使领馆网站上,也可以通过我刚才提到的外交部12308手机APP查询。 第四种方式是通过“领事直通车”微信小程序的对话框,与12308热线的接线员进行文字交流。 在这里,我们也想请海外的台湾同胞关注我们中国领事服务网以及“领事直通车”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外交部发布的海外安全提醒以及重要的领事信息。
福建东南卫视记者:请概要介绍一下在大陆高校就读的台湾学生的情况。
王志伟:教育部热忱欢迎台湾青年来大陆就学,并为此不断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7年教育部出台政策,将台湾学生申读大陆高校的“学测”成绩由“前标级”以上,放宽到“均标级”以上,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就学进一步敞开了大门。2019年1月,教育部调整政策,允许台湾应届高中毕业生语文、数学、英文三门科目当中任意一门“学测”成绩达到“均标级”以上的具备申请大陆高校就读资格。这一政策覆盖了60%以上的台湾应届高中毕业生。此外,为了让台商子女获得更多接受大陆优质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教育部鼓励在大陆获得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的台商子女参加高职院校的分类考试招生。
两年来,台湾学生报考大陆高校的热情持续高涨,目前已有超过12000名的台湾学生在大陆高校就读。在我们和台湾同学交流的时候,他们表示,大陆的高校就像“梦中校园的样子”,学校和老师对他们关怀备至,他们感受到像家人一样的温暖。
下一步,教育部将进一步扩大招收台湾学生的院校范围,优化院校和专业布局,更好地满足台湾学生来大陆上大学的需求,为他们创造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26条措施”中第21条涉及在大陆工作的台胞参加职称评审的相关内容,请具体介绍一下相关情况。谢谢。
李金生:采取这项措施的目的就是为在大陆工作的台湾同胞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共同享受大陆人才发展的机遇。
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这个《意见》明确提出要拓展职称评价人员的范围,在内地就业的港澳台的专业技术人才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
这次出台的“26条措施”又进一步明确,在大陆的高校、科研机构、公立医院、高科技企业这些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台湾同胞,符合条件的都可同等参加大陆相应系列、级别的职称评审,他们在台湾地区参与的项目、取得的成果等,同等视为本人的专业工作业绩,他们在台湾工作的年限也都同等视为职称评审要求的专业工作年限。大家注意到这里有个关键词就是“同等”,这项政策赋予台湾同胞在大陆参加职称评审,和大陆专业技术人才一样同等的待遇,而且更符合在大陆工作的台湾同胞的特点,也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目前这项政策已经落地。比如,福建省已经开展了台湾同胞在闽参加职称评审的试点,目前已经有173名台湾同胞通过评审取得了相应的职称。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落实好台湾同胞在大陆的职称评审政策,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中新社记者:我们注意到“26条措施”中的第19条提到,台湾文创机构、单位或个人可参与大陆文创园区的建设营运、可参加大陆各类文创赛事、文艺展演展示活动,请介绍一下相关具体情况和参与方式。谢谢。
满宏卫:党的十八大以来,大陆将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文化产业也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期,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我们愿意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欢迎台湾同胞参与大陆文创园区的建设和运营。目前,我们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大力推进,为台湾同胞参与创造条件。比如,福建省就在积极探索文创园区的开发模式、收入分配和激励机制等,吸引台湾文创设计人士参与福建省文创园区建设和运营,参与福建省博物馆、福建省图书馆、闽台缘博物馆等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探索对接台湾知名艺术家来闽打造音乐、舞蹈、绘画等产业园区。随着“26条措施”的细化和落实,各地还会出台更多的配套措施,为台湾同胞来大陆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便利。
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我们同样愿意为台湾优质展览、演出项目提供展示平台。据我所知,台湾的文化艺术机构、单位和个人已经通过适当的方式参与到了大陆的文艺展演和展览活动中。比如,由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与台湾戏曲音乐协会合作创排的歌仔戏《侨批》,于今年10月亮相第16届中国戏剧节;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13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台湾一共有77件作品参展,其中有5件作品获奖,而且进京联展。不仅如此,在各类省级的文创赛事、文艺展演展示活动中,有越来越多台湾同胞的文艺作品能够呈现。
大陆文创赛事、文艺展演展示活动的大门对优质项目一直是敞开的。下一步,我们还会对台湾同胞开放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等更多的国家级展示平台,感兴趣的台湾同胞可以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关注有关信息,按照活动公布的具体方式积极参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记者:我们注意到这次“26条措施”当中第25、26条两条涉及到两岸的体育交流,请说明一下这些惠及台湾体育界的措施有哪些相关的考虑和主要特点?谢谢。
吴坚:体育是科学求实的事业,体育人有崇尚实干的作风,两岸体育界有务实合作的传统。此次惠台体育措施也凸显了务实的特点,体现了“重实际”“出实招”“求实效”和“谋实惠”。
一是重实际。当前,我们正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尤其是体育产业逐步进入黄金发展期,同时2022年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一系列重大国际赛事将在大陆举办,这为两岸体育融合发展和共同进步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充分考虑两岸体育发展实际和交流合作现状,特别是考虑到台湾体育界实际需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惠台体育措施,力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二是出实招。着眼于台湾体育界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杭州亚运会以及台湾运动员更好实现个人发展,我们推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切实为台湾运动员、教练员和专业人士来大陆训练、参赛、工作、交流等提供便利和协助。
三是求实效。这些举措力求为台湾体育界提升整体水平和个人发展空间,从而在北京冬奥会和杭州亚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也必将推动两岸体育交流与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四是谋实惠。惠台体育措施的出台,特别是台湾运动员可以内援身份参加大陆职业联赛,申请运动技术等级证书,报考大陆体育院校,在备战大型赛事方面享受主场之利等,将为台湾运动员和台湾同胞来大陆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受到台湾体育界的普遍关注和好评。
海峡卫视记者:“26条措施”中第18条规定,持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湾同胞在购房资格方面与大陆居民享受同等待遇,请予以说明。另外,我们知道上海近日推出了300套以公租房形式的台湾青年公共住宅,请问今后是否会将此形式推广至大陆各地?谢谢。
朱凤莲: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广大台胞关于住房的需求。持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胞,在大陆工作、学习,可以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根据自己自身的实际需要购买商品房,用于自住、自用。同时,大陆部分城市购买住房实施限购,台胞在这些城市购房和大陆居民一样,应符合当地政策规定。
除了购房,实际上台胞在大陆还可以承租公共租赁住房,也就是我们说的公租房。公租房是一种政策保障性住房,主要是为了解决长期在当地居住、工作、生活民众的住房困难问题。上海市这次专门为在沪台湾青年提供300套公租房,是一件好事、实事。据了解,在申请条件上,两岸居民是相同的,就是说非上海户籍的申请者都需要持有居住证并且缴纳社保。
实际上大家可以关注一下,102个地方出台的“31条措施”的具体实施意见当中,有不少是直接涉及到当地就业台胞可以申请公租房措施的,比如北京、广州、厦门等地。据了解,目前北京和厦门已经分别有38名和16名符合条件的台胞申请到当地公租房,广州市拿出了1000套人才公寓供符合条件的台胞申请。为台湾同胞办好事,当然是越多越好,我们都会积极支持和鼓励。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记者:我们注意到“26条措施”中第25条提到“欢迎台湾运动员、教练员、专业人士来大陆考察、训练、参赛、工作和交流”,请结合实例说明一下有哪些具体举措和成果?谢谢。
吴坚:未来几年,大陆将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2年杭州亚运会、2020年三亚亚沙会、2021年汕头亚青会、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等系列国际大型综合性赛事。我们将优先考虑台湾运动员的需求,为他们训练、参赛提供便利条件和积极协助,使其享受主场待遇。
北京冬奥会应该成为两岸同胞共襄盛举、共享荣光的平台。由于台湾地处亚热带,缺乏冬季运动项目训练的条件,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苟仲文先生多次表示,大陆将利用筹办冬奥会的契机,率先将场馆设施和训练资源向台湾运动员开放,在移地训练、服务保障、交流比赛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便利,帮助台湾运动员提升冬季运动水平,力争在北京冬奥会上取得好成绩。
举一个例子,棒球被称为岛内第一运动,深受台湾青少年和民众喜爱,我因为长期从事两岸体育交流,深知棒球对于台湾民众和体育界的意义。今年初,台奥委会和体育界多次向我们提出,希望将棒球列入杭州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客观地说,棒球要列为杭州亚运会的比赛项目面临着很多的障碍,一是从国际惯例来讲不应设,同时也为主办地带来不少难题。但是考虑到台湾同胞和体育界的诉求,中国奥委会多次与杭州亚组委和亚奥理事会沟通协商,积极推动,最终克服了项目设置、场馆建设等困难,于今年9月促成棒球正式列为杭州亚运会比赛项目。这是两岸体育界历经多年交流合作的成果,也体现了大陆体育界积极回应台湾体育界诉求、愿意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体育发展红利的诚意,在岛内获得积极反响。
福建厦门卫视记者:我们看到“26条措施”当中的第15条提出,台湾同胞可以申请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也可以申请符合条件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和财政项目。请具体说明一下情况。谢谢。
朱凤莲:农民问题是我们特别关注的一个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广大农民群众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一种互助性经济组织,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组织形式。经过多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类型日趋多样,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在引领产业发展、维护农民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台湾同胞可以申请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享受同等待遇,为他们在大陆获得更好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这方面,福建省先行一步,2014年把台湾农民创立的漳平永福闽台缘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培育成为大陆首家以台湾农民为主体的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且在今年给予了30万元的专项资金补助。
在福建等地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此次将台湾同胞申请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政策措施向大陆各地进一步推广。台湾同胞在申请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后,在出资方式、经营业务、经验分享等方面都将有更多的选择和便利,促进两岸农民组织管理经验借鉴和资源共享方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台湾网记者:“26条措施”当中的第20条提出,在大陆工作的台湾同胞可申报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和动漫奖,请文化旅游部介绍一下动漫奖及其申报的程序。谢谢。
满宏卫:谢谢你的提问。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动漫奖是为了繁荣动漫作品创作、培养动漫人才、扩大动漫国际影响力、推动动漫产业发展而设立的国家政府奖。该奖项每三年评一次,从2011年设立以来,已经连续评选三届,在动漫界树立了引导创作方向、引领产业发展的风向标。随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在大陆从事动漫行业的台湾同胞越来越多。为进一步推动两岸动漫行业交流合作,激励台湾同胞创新创造,扩大优秀作品的影响力,更好融入大陆动漫行业发展,我们将在大陆工作的台湾同胞纳入申报动漫奖范畴。
第四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动漫奖将于2020年启动作品征集,届时文化和旅游部将印发《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动漫奖评奖办法》的通知,明确评奖标准、评奖程序,同时我们也将指导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做好台湾同胞申报材料的接收、审核和推荐工作。
在大陆工作的台湾同胞可以作为创作者,也可以作为创作团队的成员参与评奖。请关心这件事情的台湾同胞关注相关资讯,按评奖要求,向其在大陆任职的公司、企业或其居住地所在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进行申报。
香港中评社记者:请问教育部在落实台湾师生同等待遇方面有什么举措?落实的情况如何?谢谢。
王志伟:近年来,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不断完善对台湾学生的资助政策。2017年,教育部修订了台湾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中央财政面向在大陆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就读的台湾地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发放奖学金,扩大了奖学金范围,提高了奖励标准。同年,教育部还出台政策,为在大陆高校毕业符合条件并有就业意愿的台湾学生签发就业报到证,发放就业协议书,给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近3年以来,大约有超过7000名的台湾学生获得奖学金,有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希望来大陆追梦、筑梦、圆梦。
教育部今后将进一步完善政策安排,优化政策保障,推进台湾学生在生均经费、研究生助学金、学业奖学金、贫困生补助等方面享受与大陆学生相同标准,做好在大陆高校学习、工作的台湾师生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在大陆高校工作的台湾老师享有相应的职称和待遇政策的细化落实工作。
人民日报海外网记者:在“26条措施”中第21条专门就台湾同胞在大陆参加职业评审做了具体规定,请问除了职业评审,在职业资格方面还有哪些便利化措施可以享受?
李金生:职称和职业资格都是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重要方式,我们除了在职称方面对在大陆工作的台湾同胞给予一定的便利政策以外,在职业资格方面也采取了一些便利化措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台开放大陆职业资格考试。去年2月,根据“31条措施”,大陆对台开放53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符合条件的台湾同胞都可以通过考试取得大陆职业资格证书。二是积极支持福建省直接采认台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为了方便台湾同胞来大陆工作和创业,特别是在福建工作和创业,经商有关部门同意,今年我们在福建省先行试点,直接采认台湾地区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福建省按照结构框架相似、报考条件相当、职业管理要求相近、产业发展急需的原则,研究提出了《两岸专业技术职业资格采认试点目录》,总共包括34项台湾地区的职业资格,其中14项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20项是技能人员的职业资格。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支持福建省做好试点工作,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工作提供更为便利的人才评价服务。
人民政协报记者: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中国传统佳节春节,返乡台胞很关注两岸加班机情况。请问发言人,2020年两岸春节加班机安排进展到什么程度,还需要做出哪些安排?谢谢。
朱凤莲:昨天两岸民航主管部门已经就2020年春节加班机事宜和具体安排进行了确认并且对外公布。双方计划于2019年12月31日之前批复全部加班计划,便利旅客订座安排行程。
此前,应全国台企联、地方台协和广大同胞所请,大陆航空主管部门多次向台航空主管方面建议,应该充分满足广大台胞1月上旬返乡的合理诉求。经过多次沟通,我们取得双方航空公司在1月9日至10日安排增加班机的结果,以便广大台胞顺利返乡。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协调大陆民航主管部门积极予以保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能否进一步介绍一下大陆在为台湾同胞提供领事保护与协助,以及申请办理旅行证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杨舒:我们始终高度重视维护海外台湾同胞的安全以及正当的权益,积极开展领事保护与协助工作,在职责范围之内向海外台湾同胞提供积极帮助。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两个事例。
2012年3月,台湾渔船“NAHAM3”号在非洲索马里海域被索马里海盗劫持,当时船上总共有29名船员,其中包括10名大陆同胞、2名台湾同胞,另外还有17名来自越南、印尼、菲律宾、柬埔寨的船员。在被劫持期间,有1名台湾同胞、1名大陆同胞,还有1名外国船员不幸身亡。经过多方不懈努力,2016年10月份,也就是四年半之后,幸存的26名船员全部获得解救,并在联合国有关机构的协助之下抵达肯尼亚。当时我作为中国政府工作组组长,带工作组专程到肯尼亚接获救同胞。在当地我们给获救同胞做好医疗检查以及心理安抚之后,陪同胞返回了祖国,回到了亲人身边。
第二个事例,2017年1月份,在墨西哥1名旅居当地的台湾同胞遇到枪击事件不幸身亡,家属非常悲痛,向我们驻墨西哥大使馆寻求帮助。使馆非常重视,第一时间向家属表达了慰问,同时约见了当地主管检察官,就案件提出交涉,要求墨西哥方面加大力度,尽快破案。两周之后,犯罪嫌疑人被抓获。这个案件今年2月进入法庭审理阶段,大使馆又约见当地总检察长,就此案再次表达关注,同时还派人到法庭旁听。在近3年时间里,大使馆一直和家属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去慰问、探望,同时倾听家属有关诉求,应询介绍当地法律法规,提供建议。这样的事例我们每年都会处理很多,都会尽心尽力地为海外台湾同胞提供帮助。
刚才提到台胞在海外向驻外使领馆申请旅行证件,台湾同胞来大陆通常情况下应该是持用台湾同胞来往大陆通行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台胞证,但是在海外没有加入外国国籍的台湾同胞来大陆,这时如果没有台胞证,可以向中国驻外使领馆申请旅行证,方便他们返回大陆。
朱凤莲:我还有一件事想和大家分享,12月3日,海协会张志军会长参加全国人大外事委活动出访法国巴黎期间,偶遇一个台湾旅行团。交谈当中,团员葛先生提到,他计划第二天上午离开巴黎,经福州转机回台湾。但是他的台胞证等证件被盗,非常苦恼,担心会影响后续行程,希望得到帮助。张会长当即向他介绍了“26条措施”中第14条的内容,帮助他与我驻法国使馆取得联系。使馆领事部工作人员急事急办,核实有关信息后尽速为葛先生办理了旅行证件,帮助他顺利回到台湾。葛先生非常感激,觉得这个政策真的是特别实在。
事实上,大家可以看到,从办理旅行证件、文书资信认证,到协助处理外国的涉台民事纠纷及经济、刑事案件,到地震、洪水、撤侨等重大紧急事件,大陆有关部门和驻外使领馆始终站在台胞身后,为他们排忧解难。
我们希望在海外旅行居住的台胞朋友们能够记住一句话:两岸同胞一家亲,无论天涯与海角,有事就拨12308。
(闽南语)国外有问题,12308要紧记。
(客家话)出国有事情,尽快打12308。
深圳卫视记者: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为一党之私全面限缩两岸交流,在岛内大搞“绿色恐怖”,将“26条措施”、两岸正常交流等一些活动诬称为大陆介入台湾地区选举,频频公开诋毁攻击大陆,请问对此有何评论?谢谢。
朱凤莲:我们已经多次声明过,我们历来不介入台湾地区选举,更坚决反对任何栽赃抹黑大陆的言行。
我们关注的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和广大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台湾同胞尤其是基层民众现实需求出发,近些年陆续推出了“31条措施”、台湾居民居住证、“26条措施”、台湾居民在大陆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等惠台利民的政策措施,实现福建向金门供水、举办台商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一带一路”建设等座谈会,从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为台胞台企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更多同等待遇,受到广大台胞台企普遍欢迎和肯定。
反观民进党当局,在过去3年多,为了一党一己之私,不断翻新花样,试图分化台湾社会、制造两岸敌意。他们把黑手伸向两岸交流,把矛头对准岛内民众,处处拆桥、断路、挖坑、筑墙,千方百计阻挡台胞台企来大陆交流发展,破坏台胞台企的好事。台胞要申请居住证,来大陆实习、就业,他们威胁说“违法”,要管制处罚;台胞台企分享“31条措施”和“26条措施”给予的同等待遇,他们就混淆视听,诬称为“接受统战”“被渗透”。他们搞政治小动作,破坏“金马奖”这一两岸影视交流的平台。他们恶化两岸旅游合作氛围,到处抓所谓“共谍”,搞得大陆游客人心惶惶,视赴台为“危途”。
在他们制造的“绿色恐怖”下,台湾工商业者感到恐慌,所谓“中共代理人修法”“反渗透法”,让他们不敢放心打拼,无法安心回家;退休官员和退役将领感到恐慌,来大陆交流的限制约束越来越多,动辄遭到重罚;老师和学生们感到恐慌,参加两岸正常的学校交流活动,要受到所谓“平台”的严密监控;旅游业者感到恐慌,不仅饭碗被砸,而且还可能经常遭到检调部门的约谈;媒体界感到恐慌,谁敢批评、监督他们,就可能被扣上“卖台”的帽子。可以说,这一年多来,台湾社会是一片肃杀,“绿色恐怖”笼罩全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只要所持立场和民进党不同,就可能遭到铺天盖地的打压。
事实很清楚,升高两岸对抗、破坏两岸关系,正是民进党当局操弄选举的一贯套路。他们心中完全没有民生福祉,为了选举私利,不惜损害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剥夺台湾同胞选择的机会,钳制台湾同胞发展的空间。这充分暴露出民进党当局心术不正和肮脏本性。这些年,台海形势复杂严峻,台湾同胞过得不好,对未来充满苦闷和忧虑,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8月1日暂停“自由行”后,对台湾观光业者200万家庭的生计造成重大冲击。请问陆客赴台个人游什么时候可以解禁?谢谢。
朱凤莲: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为什么会被暂停,原因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希望两岸旅游合作能够尽快重回到正确健康的轨道,这需要两岸同胞共同来做出努力。
北京日报记者:2019年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结果日前揭晓,“困”字当选,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谢谢。
朱凤莲:由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联合两岸媒体发起组织的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从2008年到现在已经12年了,每年当选的两岸年度汉字都反映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和两岸社情民意的走向。今年来看,两岸关系日趋复杂严峻,民进党当局为了一党一己之私,推进形形色色的“台独”活动,变本加厉地阻挠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领域交流,不断升高两岸敌意,制造两岸对抗,严重破坏两岸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严重损害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所以,“困”字恰当地反映了两岸同胞对两岸关系的深切忧虑,对民进党当局倒行逆施的强烈愤慨。
我们希望两岸同胞能够共同努力,早日排除障碍,推动两岸关系重回正确道路,共创光明前景。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蔡英文在12月18日的首场政见发表会上就两岸关系提出了“四个认知”,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朱凤莲:她提出的所谓“四个认知”在我们看来完全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建议大家要反过来解读:单方面否认“九二共识”,破坏两岸关系的,是民进党当局;钳制两岸经贸合作,损害台胞台企切身利益和台湾经济发展空间的,是民进党当局;挟洋自重,用台湾民众的血汗钱乞求反华势力所谓“保护”的,是民进党当局;煽动两岸对抗、升高两岸敌意、制造“绿色恐怖”、企图全面控制台湾社会的,还是民进党当局。
近期,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势力不断借两岸同胞交往中的一些事情制造事端,以“碰瓷”方式刺激岛内情绪,煽动两岸敌意,捞取选举私利,两岸同胞要高度警惕,不要上当。
总台央视海峡两岸记者:“26条措施”中的第25条和第26条提出,欢迎台湾运动员来大陆参加大陆职业联赛,台湾运动员可以以内援身份参加大陆职业联赛。请具体介绍一下相关情况。谢谢。
吴坚:欢迎台湾运动员来参加大陆的职业联赛,并为其提供同等待遇,是这次体育惠台措施的一个亮点,也确实受到了岛内体育界的关注。在这方面,我们主要从质和量上下功夫,通过两步走来实现。第一步,从质上进行转变,允许台湾运动员以内援而不是外援身份来参加大陆职业联赛。因为要统筹考虑联赛水平和培养本土球员的需要,大陆的篮球、足球等职业联赛对外援在水平上有一定要求,在数量上也有一定限制、如果将台湾运动员按照外援来对待,其竞争力很难与欧美高水平运动员相提并论,也大大降低了台湾运动员被大陆俱乐部选中的机会。所以,允许台湾运动员以内援身份参加大陆职业联赛,将为更多的台湾运动员来大陆发展、提高水平提供机会。
下一步,我们将在此基础上推动有关协会和职业联赛进一步研拟优惠举措,扩大联赛的开放力度,在量上为台湾运动员参加大陆职业联赛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空间。
新华社记者:第二次提问,刚才发言人谈到了民进党当局采取的一些“绿色恐怖”措施,民进党当局目前正在强推“反渗透法”,打算本月底在立法机构通过。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谢谢。
朱凤莲:民进党当局为了一党政治私利,大开民主倒车,完全置台湾民众福祉利益于不顾,强行以所谓“修法”手段来进行政治操弄,影响极其恶劣,危害极其严重。
我们注意到这段时间,台湾各界人士已经纷纷表达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该法一旦通过,凡是与民进党立场不同的政党、团体、人士,敢于批评民进党的媒体,来大陆就学就业的台胞,参加两岸交流合作的人士,都有可能被“莫须有”地扣帽子、打闷棍,遭到随意调查、罚款,甚至是判刑坐牢。
民进党当局强推恶法,倒行逆施,制造“绿色恐怖”,禁限两岸交流交往,升高两岸敌意对抗,损害台湾同胞利益,终将会自食恶果。
香港大公网记者:请问台湾同胞以内援身份到大陆参加职业联赛,遇到像亚冠这种洲际比赛怎么办?如果有台湾的俱乐部想申请参加大陆职业联赛,对俱乐部的规模,包括薪酬管理,以及青少年梯队建设方面的门槛,是不是和大陆俱乐部一样?第二个问题,想请您介绍一下是否已经有台湾冬季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运动团体申请或已在大陆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谢谢。
吴坚:台湾运动员如果被大陆职业俱乐部选中代表俱乐部参赛,在参加亚冠等国际比赛时,听从俱乐部的安排。
关于他们来大陆的训练、比赛,包括生活各方面,来大陆的球员都已经得到很好的安排。
关于冬季运动项目方面,刚才我提到,因为台湾缺乏这方面的条件,实际上两岸在冬季项目上已经开展了很好的交流和合作,台湾的体育团队、运动员经常来大陆进行训练和参赛。
下一步,北京冬奥会是两岸共商盛举的重大契机,我们希望在这方面为台湾运动员参赛创造更多便利。如果一些训练设施和场馆率先开放,让台湾运动员提前来适应,这是一个重大利好,会为他们创造条件,享受主场之利。
中新社记者:二次提问,美国众参两院日前通过了2020年度“国防授权法案”,支持对台军售,扩大与台高级别军官和军事交流等,并要求美国情报部门在台湾地区选后提交大陆“干预或破坏”台湾地区选举行动相关报告。民进党当局对此表示感谢。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谢谢。
朱凤莲: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外交部已就此表明了严正立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你提到的这个法案涉台内容严重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和台海和平稳定,更是公开介入台湾地区选举,我们坚决反对。
民进党当局枉顾台海和平和台湾同胞的福祉,为选举私利,极尽诬蔑攻击大陆之能事,向美国反华势力谄媚贴靠,令人不齿。
台湾《联合报》记者:请问发言人,最近台湾网红波特王与蔡英文合作,引发风波。请问怎么看?这样的争议是否会影响两岸民间交流?
朱凤莲:我们专门做了了解,这纯属企业自身的商业行为。希望大家不要把两岸政治分歧带入两岸民间交流,这样两岸民间交流才能够顺畅进行。
台湾东森新闻记者:“26条措施”中第14条,台湾民众可以在大陆驻外使领馆申请旅行证件。台陆委会曾经提过,即便是申请大陆一次性护照,都可能会被注销台湾户籍,请问有何回应?
朱凤莲:民进党当局一向就只会说这些目无百姓利益的言论,毫不奇怪。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美国众议院日前提出一个提案,希望美在台协会办事处处长需经过参议院任命,等同于无任所大使,请问发言人有何看法?谢谢。
朱凤莲: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只能和台湾地区保持民间、非官方的关系,美方对此是十分清楚的。我们敦促美国国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至于民进党当局,他们惯于献媚贴靠,不值一评。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国台办原副主任王在希上周六在《环球时报》年会上发言时谈及两岸关系和对台工作,并表示,在任何情况下,大陆一定要继续把争取台湾同胞的认同、理解来作为大陆对台工作的重要内容与衡量对台工作的标准。请问发言人,您怎么理解这段谈话?谢谢。
朱凤莲: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尊重关爱、团结和依靠台湾同胞,通过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相互理解,提升两岸同胞的利益福祉,拉近心理距离,促进两岸心灵契合。我们在过去是这么做的,今后会做得更好。
在希先生是以学者身份参加您提到的会议,对于他在会上的发言,希望大家能够完整、全面地解读。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