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圈里的台湾同胞们这样过大年(两岸观察)
乙巳蛇年春节假期里,我朋友圈里的台湾同胞们用各种方式过大年。隔着屏幕,我感受到了他们满满的快乐和喜悦。
我的好朋友杨先生是一位室内设计师,他是台湾实践大学空间设计系的高才生。1993年,他跟随老师到北京工作,没想到竟与一位北京姑娘结缘。现在,他们夫妻二人已经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一家人在北京落地生根,事业也发展得风生水起。春节前,杨先生一家回到台湾,用环台旅游的方式过了一个充实快乐的春节。随着他晒出的行程,我看到了台北西门町红楼、西门商业大楼、世贸中心长什么样子,感受到了台中有个性的餐厅酒吧、台南的安平树屋、台南美术馆、台北怡享酒店独树一帜的设计,隔着屏幕我似乎闻到了阿宗面线、幸福堂手抄珍珠、信义商圈和临江街观光夜市各种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的香味……看了这些分享照片和文字,我真想有朝一日能亲自去到台湾看一看,真切地感受台湾的方方面面。我知道,有很多大陆同胞有着和我一样的希冀和梦想。
有人回家,也有人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今年春节,在上海复旦大学读博士的台湾青年小蔡的父母和弟弟来上海过年。小蔡陪着家人逛了上海外滩、嘉定的州桥老街等地方,带家人去南翔吃了小笼包。他说:“很难得可以和家人在上海过年,这真是一个难忘的春节体验,可以让台湾家人感受上海的魅力以及上海的历史沉淀。以前都是父母带着我出去玩,这次是我带着父母旅游,全家的行程都由我来安排,虽然很累,但是很开心。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家人团圆在一起就是最有意义的。”
新年观影是许多人的爱好。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迎来观影热潮。据统计,截至2月5日13时29分,2025年春节档上映新片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00亿元。在大陆从事两岸贸易工作的盛先生今年在湖南省益阳市过年。盛先生在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几部春节档电影后感慨道:“这几部电影真的不错,大陆电影的拍摄水平越来越高了,很值得去看看。”一直在从事两岸文化交流工作的台青罗先生专门撰文剖析了春节档电影成功的原因。他表示,中国传统神话与史诗叙事的深厚文化魅力深入人心,观众不仅享受了顶级的视听盛宴,还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情感共鸣和民族自豪感。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哪吒、封神等题材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观众对此并不陌生,对这些题材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因此比好莱坞电影更容易引起共鸣。
这个春节,我朋友圈里的台湾同胞有从南方到北国哈尔滨感受冰雪魅力的,也有到国外旅游的,还有过节的时候仍然和爱人一起经营着自己的咖啡馆的……丰富多彩的过年方式都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团圆、快乐过大年,期待新的一年万事如意。这是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文化基团,是所有中国人心中最温暖的情愫,也是最特殊和独有的情怀,是对共同的文化热爱和坚守。
(作者:左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