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昔日百年古厝 如今“闽台会客厅”

2025-01-16 08:24:00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从福州三坊七巷的主街拐进狭长的塔巷,沿着青石板路走几步,就来到了一座写着“王麒故居”的百年古厝。该建筑始建于清初,曾是汀州会馆,后被一位叫王麒的福州人买下,享誉两岸的思想家严复也曾在这里寓居。2013年,这座百年古厝入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光荏苒,如今在这里举办的两岸历史文化交流活动一个接一个,俨然“闽台会客厅”,续写着闽台之间的不了情。

  古为今用,老宅焕生机

  光亮剔透的琉璃与古朴醇厚的大漆结合,一尊漆彩琉光、晶莹剔透的琉璃瓶便应运而生了——这是台湾漆艺大师黄宝贤的作品。眼下,它正在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举办的“桥连两岸·艺术共融”艺术作品展暨两岸漆艺(非遗)作品展中展出,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目光。

  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自成立以来陆续推出闽台寿山石雕艺术展、两岸家书暨连横文化展、“清宫珍档 情系闽台”档案图片展、郑成功主题文化展、两岸博物馆文创品特展、闽台谱牒文化主题展等文化艺术展,既邀请闽台两地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也向民众免费开放,让这座古厝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座古厝是王麒故居。临街六扇大门,入内是三进式院落,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环廊、门扇、窗棂、花厅、鱼池、假山、雪洞等一应俱全,处处透露着福州传统民居的特色。

  王麒何许人也?他一生跨越清朝、民国和解放初期,曾就读于福建船政学堂,也曾担任过北洋政府陆军旅长。严复是王麒的老师,晚年回三坊七巷时,就曾在王麒故居暂住过。严复的孙女辜严倬云女士从台湾回榕探访祖父时,也曾在王麒的故居住过。可以说,这座百年古厝见证了“闽台一家”的历史渊源。

  历史为镜,知往鉴今。为推动闽台历史文化的研究、交流、展示、推广,2020年11月,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在王麒故居揭牌成立。2021年,“建设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写入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如今,这座占地1600平方米的老宅主院是展厅,向公众开放,跨院是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的办公场所。

  今年69岁的黄宝贤是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的常客,多次来这里参与两岸文化艺术界的跨界交流活动。

  “每种材料都有它的局限性,尝试用多元化的材质来完成作品,可以突破单一材料的局限性,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为精进自己的漆艺技术,2018年,黄宝贤从台湾搬到福州定居,并在闽侯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尝试将琉璃、建盏、陶瓷、金属、版画等与大漆进行结合,创作出了许多新锐艺术品。

  除了《琉璃瓶》系列,黄宝贤的《大漆礼盒》《大漆建盏杯》《大漆银杯组》等一批跨界艺术作品,目前也在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参展。此次展览共展出闽台两地31位艺术家的近200件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漆器等多个领域。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以文化艺术为桥,开展交流与合作,可以让两岸民众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陈秋平表示,在这座百年古厝里,每年会举办两三场以闽台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展览,既活化了老建筑,也促进了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拉近了两岸同胞的心灵距离。

  一部史书,凝两岸心血

  “台湾之人,中国人也,而又闽粤之族也。”

  这句话出自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史学家连横百年前所著的《台湾通史》,每次细细品味,都让台湾师范大学退休教授潘朝阳深受触动。

  “台湾人就是中国人,连横先生在百年前就阐明了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人开发、经营、世代繁衍之地。这是一本很有民族大义的书,将它翻译成白话文,可以让更多台湾人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潘朝阳说。

  2024年2月27日,连横《台湾通史》(译注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隆重面世。这是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组织闽台两地20余位专家学者,历时3年完成的白话文译注作品。潘朝阳就是其中的一位。

  2021年,潘朝阳接到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秘书长蔡丽华的电话邀约。蔡丽华告诉潘朝阳,连横先生的《台湾通史》中运用了许多典故以及典雅、晦涩的古文,这给当下的读者尤其是两岸青少年读者带来了阅读困难,希望能联合闽台业界的力量,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台湾通史》首次完整记叙了台湾从隋代至1895年被日本窃据期间1290年的历史,以确凿史实证明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事实上,连横先生的后代也一直有将此著作翻译成白话文的想法。连横先生的曾孙女连惠心亦曾找到潘朝阳,希望能够通过转译曾祖父的《台湾通史》,让台湾孩子更好地了解历史的原貌。

  “民进党上台以来,以各种方式‘去中国化’,甚至将原本写入台湾中学语文课本的《台湾通史序》删除,长此以往,台湾年轻世代将永远不知道真实的台湾历史。”对于此次邀约,潘朝阳义无反顾地答应了,并与好友、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邓孔昭承担起《台湾通史》中最重要篇章的翻译任务。

  由于两岸文字表述上的差异,3年的时间里,闽台专家学者频繁互动,切磋交流、磨合修改,逐一确认了不同之处的用语。最终,《台湾通史》(译注本)以繁简体字两种版本问世,分别与两岸读者见面。

  翻看着浅显易懂的文字,连惠心感叹道:“先人克服万难把台湾历史写下来,就是为了让台湾子孙后代永远记得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根与记忆。”

  通过此类两岸学术交流活动,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截至目前,该研究院已会聚60多位特约研究员。

  一棵榕树,见证闽台缘

  漫游福州三坊七巷,大大小小的古厝不可错过,而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已成为许多市民游客的打卡点。

  历经岁月的沧桑,这座古老的院落始终以它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闽台缘。盘根错节、环抱而上,然后透过两宅屋檐的空隙向上延展,古木参天、冠盖如云——在各院落中,位于第三进偏厅之间的大榕树尤为引人注目。

  “这棵古树不仅留下了岁月的沧桑,还让人感受到一种两岸同根同源的力量。它见证了百年来闽台的历史源流,也必将继续见证闽台之间的亲缘、情缘。”望着这棵参天古树,陈秋平赞叹道。

  在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许多地方都呈现出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在第二进的成功大道,竖立着两块路牌,左边路牌上写着“延平路”“成功路”“思明南路”等标识,而右边路牌写着“成功中路”“思明北路”“演武路”等标识,背后是郑成功的塑像。这里也成为市民游客打卡拍照的景点。

  郑成功是两岸同胞敬仰的民族英雄,台湾民众尊崇他为“开台圣王”。长期以来,郑成功文化和郑成功精神,对于维系两岸民众的情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活化这栋老建筑时,我们特意加入了郑成功这一民族传统元素,并创意性地设计了成功大道,将闽台两地以郑成功命名的道路,以一左一右两块路牌的形式展现出来。”陈秋平告诉记者,相似的地名、相同的信仰,再次展现出闽台两地一脉相承、同源共流的历史渊源。

  历史不能忘记——这是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设立的初衷,也是行动的指南。为此,借助现代科技和媒体力量,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推出了《我家的两岸故事》系列纪录片,以在大陆工作生活的闽籍台胞为主要人物,追忆祖辈过往,记录家风传承,讲述两岸情缘;与两岸相关机构合作办展或举办论坛,如“清宫珍档 情系闽台”档案图片展、“源古流新——两岸博物馆文创品特展”、“两岸智库论坛”等,深化两岸人文交流与合作;在厦门、漳州、泉州、三明等地设立分院,并指导当地开展对台交流工作,如指导德化分院开展“闽台陶瓷文化节”等系列活动,为促进我省全域融合发展献计献策……

  “这座古厝连接着闽台两地的过去与现在,也必将赓续闽台之间的不了情。”陈秋平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在继续做好闽台历史文化研究、人文交流的基础上,运用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数字展馆,携手两岸媒体机构,将两岸故事讲给世界听。

[责任编辑:黄晓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