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东山:关帝文化香缘两岸
近日,由东山关帝庙和东山县海峡两岸关帝文化研究交流促进会组成的交流团赴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地参加国际关公文化节的同时,从东山关帝庙分灵9尊关帝金身飞赴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菲律宾、老挝、越南、日本等8个国家,将关帝香火再度传递海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千百年来,关公忠义精神备受民间敬仰。雄踞福建南部沿海的东山岛,自唐代陈政、陈元光开漳引来关公香火,到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庙,从军营的“战神”到民间的“保护神”,从社稷“关圣”到民众“帝祖”,从内地发祥到四海传播,关帝文化繁衍传承不息。东山关帝庙更是成为台湾及海外上千座关帝宫庙公认的香缘祖庙。
作为关帝文化从中原走向台湾及世界的“码头”,东山不断深入挖掘关帝文化在当代的价值,构建关帝文化传承传播体系,全面阐释“忠勇仁义礼智信”的关帝文化精神内涵,深化海内外文化交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续写新时代关帝文化传播新故事。
中原入闽,关帝文化源远流长
东山岛岵嵝山下,历经数百年风雨的东山关帝庙依山临海,气派非凡。
说起关公,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三国演义》里关羽的英勇形象。他的一生,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被后人称赞为忠义的楷模。而关帝文化在东山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的唐朝。
据东山县海峡两岸关帝文化研究交流促进会创会会长刘小龙介绍,东山旧称铜山,是福建第二大海岛,扼据要冲,历代为外敌侵扰争夺之要地。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为防御倭寇侵扰,派江夏侯周德兴来闽布防,建置铜山守御千户所城,同时建造关王祠。关公就此成为护佑铜山将士的军神、武神、战神。
在东山,关帝不仅是战神,还被当地百姓尊为“帝祖”。行走在东山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群众在家中厅堂悬挂关公画像和楹联的现象。
关公为何深受东山百姓尊崇?
时间回溯到清康熙三年(1664年),为瓦解反清复明势力,清廷实行“迁界”政策,兵乃摧城焚屋,铜山居民被迫倾城外迁,哀鸿离散,城廓丘墟。直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廷诏发准予“复界”。
“百姓回来之后一直无法入籍。就像现在我们没有户口一样,生存权利得不到任何保障。”刘小龙说,东山人民对关帝至崇至敬,就是得关帝允准恩助,把关帝奉为自己的祖先,才得以入籍。
据东山关帝庙现存的《公立关永茂碑记》记载:因闻诏邑[时东山岛上除铜山所(即铜陵)以外其他乡社归诏安县辖]有军籍而无宗者,共尊关圣帝君为祖,请置户名曰:关世贤,纳粮输丁,大称其便。五十年编审公议此例,亦表其户名关永茂,众感谓可。
从康熙五十年(1711年)开始,东山百姓终于被清政府批准入登正册,得以减轻赋徭、安居乐业。入籍后的东山百姓无不感恩,奉关帝为祖,自此家家户户香火奉祀。
东山人民把农历五月十三和六月廿四作为关帝特祭日和诞辰纪念日。每到这时,群众不仅进香朝拜,还举行关帝出巡文化踩街活动和搭棚唱戏庆贺。
从中原而来的关帝文化,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相互融合,走到今天,深深留存在东山百姓的心中,关公“忠勇仁义礼智信”精神在东山岛上世代弘扬。
分香入台,两岸文化一脉相承
东山与台湾一水相隔,距澎湖仅98海里。几百年来,独具东山海洋特色的关帝文化,随着帆船抵达台湾乃至世界各地。东山也被学者称为关帝文化从中原走向台湾及世界的“码头”。
“数定三分,伏炎汉,平吴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伏掳,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这副悬挂在东山关帝庙主殿两侧的楹联,是明崇祯八年(1635年)十月,武英殿大学士、吏兵二部尚书黄道周回到东山探亲时给关帝庙题撰的。1990年,台湾宗教咨询委员会李炳南教授等一行来到东山关帝庙,认出这副楹联与台湾祀典武庙等众多关帝宫庙悬挂的对联内容一致后,兴奋地说:“这就是台湾香缘祖庙的见证!”
那么关帝文化如何传入台湾?
自古东山便是大陆沿海的兵戍重镇,明朝曾在此设铜山水寨,为福建沿海五大水寨之一,担负着游戍澎湖、维护台海地区和平安定的职责。“历代在收复台湾、保卫台湾、开发台湾、戍守台湾的过程中,关帝的香火就随着两岸军民的足迹不断地传播到台湾各地。”刘小龙说。
明永历十八年(1664年),郑成功的儿子郑经撤离铜山归台湾,宁靖王朱术桂入台前从东山关帝庙分灵关帝神像一尊,奉于台南靖王府。这也是东山关帝分灵第一次以官方途径进入台湾岛内。康熙七年(1668年),郑经在其王府南面建关帝庙,后改庙名为“祀典武庙”。
清政府统一台湾后推行班兵制度,从闽粤沿海兵营抽调兵力,三年一换轮班戍守台湾,铜山营班兵为戍台班兵的主力之一。东山关帝香火又随着班兵入台屯驻和清代移民入台,在台湾各地开枝散叶。
此外,东山还是大陆与台湾通航通商的重要港口。在商贸往来中,东山关帝庙的香火和精神就随着两岸渔民商户的流播,在海峡之间传递。
据《海峡圣灵》一书所载,台湾最早建祀的澎湖铜陵武圣殿、红毛城关帝庙、台南祀典武庙、台南山西宫、高雄文衡殿、宜兰礁溪协天宫、台中圣寿宫等关帝庙,都是从东山关帝庙分灵分香入台的,以后再不断分灵延播,香火遍及全台。目前,台湾全省共计1000余座关帝庙宇,其中绝大多数共尊东山关帝庙为祖庭,且诸多关帝庙至今都悬挂着东山先贤黄道周所写的楹联。
“关帝文化是中华儿女忠义气节、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的代表性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东山关帝庙香火播植台湾宝岛,遍及海内外,成为海峡两岸乃至海内外同胞共同的精神纽带。”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郑玉玲说。
深化交流,忠义薪火流播四海
关帝文化从大陆传到台湾,并跟随着华人外迁的足迹,流播四海,经代代传承,深深烙印在海内外侨胞心中。每年都有大量台胞、海外侨胞飞舟跨海来到东山关帝庙,朝圣进香。东山关帝庙成为联络两岸同胞、海外侨胞的纽带,先后被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称号。
海峡两岸人同根、神同源,文化一脉相承。上世纪80年代,台湾高雄文衡殿率先组团跨海前来东山寻根谒祖。随之,台湾宗教咨询委员会、台湾寺庙整编委员会等遣员陆续来东山考察,推动了台湾各地关帝庙宇到东山朝圣谒祖的新一波浪潮。
1995年,由23名台胞组成的朝圣团跨越海峡前来东山关帝庙,迎奉关帝金身渡海入台主镇台湾400年来首次举办的“太上黄箓护国祈天七朝清醮”大典,并巡护基隆山海全境,开启了两岸分隔40多年后宗教直航首举。驻驾台湾长达半年,所到之处人潮涌动、万人空巷。随之,东山关帝祖庙组团赴台与当地关帝宫庙会香结缘,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自此,两岸关帝文化双向交流越来越频繁。2016年10月11日,东山关帝神像再次从东山港起驾,经澎湖入台湾岛,历时3个月环台巡安祈福,环巡达21个县市,全程约1500公里,有210多家台湾宫庙参与接驾巡安祈福。
每年关帝圣君诞辰日前后,海内外关帝敬仰者都会跨越千山万水,恭送关帝分灵神像回到东山祖庙谒祖挂香。今年6月18日(农历五月十三)是关帝圣君诞辰之日,以“缘系关帝·融合两岸”为主题的第十六届海峡论坛·第三十三届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在关帝庙前广场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和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的关帝信众代表、嘉宾共4500多人同谒关帝、共祈福祉。其中,来自台湾地区的嘉宾近1000人,为近年来参加台胞人数之最。
自1992年起,东山县在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举办关帝文化旅游节,至今已举办33届,共有800多座台湾关帝宫庙的十几万名信徒前来参加朝圣谒祖等活动。这是大陆举办届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涉台文化节庆活动。目前,关帝文化旅游节已经被国台办指定为对台民俗节庆活动及海峡论坛的子项目,是福建对台交流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两岸关帝文化交流趋向多元化,不仅涉及谒祖寻根、巡游祭典、缔结友好宫庙等,还包括举办研讨会、书画展等。
此外,关帝文化还在不断突破地域、本土的局限,进行跨地区跨国界交流,融入世界文明。早在5年前,东山便与洛阳关林、山西运城、河南周口、湖北荆州和当阳四省六地八处文物史迹,联合启动了“关圣文化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今年6月6日,东山关帝庙、东山县海峡两岸关帝文化研究交流促进会配合马来西亚关公文化推广中心,开启“忠义薪火下南洋”圣火传递活动。来自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家的关帝信众拥护关帝圣火,途经河南洛阳、湖北当阳、荊州古城、湖南长沙、福建泉州来到福建东山岛,再乘船启航,将圣火传递到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历时4个多月,关帝圣火跨越9国3区,数十万关帝敬仰者参与。
“这是首次进行关帝忠义圣火传递,也是关帝文化跨地区跨国界交流的一次有益探索,充分体现了关帝文化在世界华人中的地位和作用。”东山县海峡两岸关帝文化研究交流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陈伟孟说。
“关帝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社会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其‘大一统’‘致人伦’的思想理念和忠义精神,超越历史时空和国家民族,被各族人民所敬仰。关帝不仅是中国的武圣,而且成了世界的关帝。”刘小龙表示,步入新时代,需要从全球视野,全方位、多层面传播和弘扬关帝文化,推动关帝文化事业高位发展。
以文塑旅,关帝文化古韵“焕新”
沐手拈香、鞠躬叩拜……蓝天碧海,秋风送爽,东山关帝庙热闹非凡,香客从四面八方而来,朝圣进香。
在历代发展传承中,东山形成了以“三献礼”祭仪、祝文、关圣帝君出巡、求签问卜及东山关帝灵应录等为主的“东山关帝信俗”,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到农历五月十三关帝诞辰纪念日,重头戏“三献礼”祭仪、祝文等信俗都会惊艳亮相。彼时,东山关帝庙礼供如山、旌鼓擂动,礼炮齐鸣、唱颂祝祷,现场古风浓郁厚重,气氛庄严肃穆。作为东山岛上最为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动,也是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的一个重要活动项目——关帝巡境同步举行。这些信俗是关帝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见证。今年9月,福建省文旅厅公布第一批省级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东山关帝信俗名列其中。
除了信俗,东山关帝庙本身也是一历史瑰宝。该庙建筑面积680平方米,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经过历代多次的修缮,东山关帝庙成了集剪瓷雕、金木雕、青石雕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闽南民间艺术博物馆”,与山西运城关帝庙、河南洛阳关帝庙、湖北当阳关帝庙并称“中国四大关帝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以历史古迹、文化底蕴深厚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热门打卡地。
2012年以来,东山整合东山关帝庙、铜山古城、黄道周故居、风动石景区等名胜古迹,打造关帝文化产业园,不断丰富旅游新场景、消费新业态,成为集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区,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上百万人次。
67岁的欧建平是当地文旅经济发展的受益者。2018年,欧建平看好关帝文化产业园的旅游市场,果断将旧房改造成民宿。如今,园区一年四季都是旅游旺季。欧建平索性住进自家民宿,边做生意,边向游客介绍起铜山古城、东山关帝文化等人文胜迹、特色民俗。
东山关帝剪瓷雕印象、关公创意钥匙扣、萌趣关帝爷……走进“两岸同缘 天下关公”第二届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创大赛作品展现场,琳琅满目的关帝文化文创产品让人目不暇接。为深挖关帝文化内涵,用文化创意展现关帝文化新风采,2019年以来,东山通过文创大赛,融合关帝文化、民俗风情等元素,设计开发了4大类近千款关帝文创产品,不少产品深受游客青睐。
近年来,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东山县深化谷文昌、黄道周、关公“三公”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做强海上运动游、休闲垂钓游、婚纱摄影游、文旅影视游等旅游业态,推动海上看东山、运动迸激情、文化润人心等项目落地建设。
“关帝文化是东山文化旅游的灵魂之一。”东山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方雪萍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遗产,不断挖掘利用关帝文化资源,讲好文物故事,创新文创产品,塑造关帝文化产业园IP,让关帝文化活起来、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