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Young”】特稿丨书中有祖国广袤山河 书中有民族激荡情怀 书中也有归家的呼唤
【编者按】时光开卷,见天地春秋,见家国民族,见来时路归时途。
10月25日,“真青春·活出彩·书香为伴·梦想启航”活动暨“温暖的BaoBao·两岸·青年书店”揭牌仪式在北京举办。(中国台湾网 发)
中国台湾网北京10月26日讯(记者 常凯特)“那时我们向往,是因离不开那个孤岛,也不敢想,这辈子能跨过海峡,回到祖国大陆看看教科书中的长城、长江、黄河。”
这是蓝博洲先生的内心独白。如今,早已实现儿时夙愿的他,把这份藏在心中的情愫,与两岸青年分享。
10月25日,“真青春·活出彩·书香为伴·梦想启航”活动暨“温暖的BaoBao·两岸·青年书店”揭牌仪式在北京举办。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台盟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江利平出席本次活动并讲话,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百精与其他嘉宾一起为“温暖的BaoBao·两岸·青年书店”揭牌。
书籍薄如纸,却最直击人心。在活动现场,三位台湾青年与三位大陆青年以演说的形式分享自己与“书”的故事。
在一次次地阅读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力量,在一次次地通过书籍与智者对话的过程中,一代代中国青年受到思想感召,自觉赓续文脉,永远留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三位台湾青年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话语间饱含两岸青年同根同源的深情。开卷有益,见字如面,他们向传统要精髓,向前人要智慧,在文字的浩海中求索两岸同胞心灵的共同归属。
在苦读、攻读、悦读中,见两岸同根同源
台湾青年李建勋在现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中国台湾网 发)
台湾青年李建勋说,自己的阅读习惯与根植于血脉的中华文化情结,源自于父辈的言传身教,读《三国演义》、《孙子兵法》等名著,学习象棋等中华文化瑰宝,在一本本书和一步步棋间,李建勋逐渐悟出了人生之道。
“年幼的我,从来不知道这些有何重要,直到现在我才发现,这些几千年来古人留下来的文化,历久不衰是有原因的……原来‘吃得苦中苦’,苦的不是食物而是心境和情绪,‘方为人上人’,不是高人一等而是在同样状况和资源下,可以做出一般人无法企及之事。”
台湾青年沈宏叡在现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中国台湾网 发)
“很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如此爱国?我想,这和书有很大关系。”台湾青年沈宏叡说道,“我记得很清楚,小时候读张纯如写的《南京大屠杀》给我非常大的震撼,每次一想到无数的革命先烈、先辈为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牺牲,我就感到愤慨,可是越难过,越不能逃避,更要去了解、记住这段国家的历史。”
2017年,20岁的沈宏叡第一次来到大陆求学,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方见祖国广袤山河。“阅读让我建立了坚定的国族认同,与从小对于祖国大陆的向往,就是一种台湾同胞想要回家的心情。”
台湾青年张玮珊在现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中国台湾网 发)
在“去中国化”语境下成长起来的台湾青年张玮珊说,自己过去十年多来求索的道路,便是在书中寻找祖国、转变身份认同进而确立人生志向的过程。
“我逐渐地抛下了不假思索的偏见与感性的错误认识,我重新地拾回作为中国人的自己,建立了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书籍中,她读懂了中国也看见了自己。“我开始感到自己似乎有种责任与使命……我想,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将是我们这一代台湾青年应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文字书写、人心铭记,共同的历史不容也不会遗忘
10月25日,对宝岛台湾而言,是个特殊的日子,台湾已经光复78周年了。
“光复节对于我们台湾同胞来说,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一天,因为这一天代表着我们台湾同胞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沈宏叡说道,“当代台湾青年更要去学习了解这段历史,这段历史虽被现在的台湾当局刻意忽略、扭曲,但是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历史事实不会改变。”
“一定要结合日本殖民时代50年的历史,才能突出1945年台湾光复的意义。”张玮珊说道,“两岸统一背后彰显的是历史正义。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中国人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这其中就包括台湾同胞,尤其是从整个中国抗日战争全局来看,要还台湾抗日志士正义和尊严。”
“无论是交流访学,还是观光游览,希望台湾青年多来祖国大陆看一看。从认识了解历史真相,到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活动现场,台青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中国台湾网 发)
深入字里,追寻两岸共同的文化根脉,走出行间,看见两岸携手走向光明的未来。
“乡愁是给不回家的人,是给没有家的人。”蓝博洲说,如今“乡愁”已不再适用于表述台湾同胞,因为台湾有家,也终会回家。
策划:李柏涛、常凯特
采写:常凯特
审校:李柏涛、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