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媒体甘肃行,记者侧记 | 一个愿望,两份邀约 河西走廊与宝岛台湾“根”同一处
文/李柏涛
“想,想,那肯定想得很!”当记者问道,“想不想到宝岛台湾演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传承人、64岁的杨门元用质朴的西北方言真切地说道。
作为一种民间鼓乐舞蹈,“凉州攻鼓子”已有两千年历史。文化的绵延和传承,刻在中华民族的基因与血脉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传承人杨门元接受两岸媒体采访。(中国台湾网 常凯特 摄)
杨门元并不担心后继无人,“凉州攻鼓子已经走进校园,在政府扶持下,武威职业技术学院有500位大学生在学习这门技艺,这就是传承。”
据资料记载及专家考证,“凉州攻鼓子”是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与大唐李世民出征时表演的《秦王破阵乐》颇有渊源。
传统“凉州攻鼓子”一般由20人组成,两人一对,五对一组,表演时阵法多变,舞步和谐,干净利落,稳健大方。
蔚蓝的天空下,两岸媒体记者观看及拍摄“凉州攻鼓子”表演。(中国台湾网 李柏涛 摄)
7月18日上午,“丝路风采 如意甘肃”海峡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先来到武威雷台汉文化博物馆,一踏入馆区,记者们就被由当地农民组成的“凉州攻鼓子”表演深深吸引。
夏日的河西走廊,日头高高在上,灼射着这片大地。“舞者”们着传统服饰,踏着鼓点,尽情沉浸在表演中,每一个表情、每一个舞步,都透出满满的文化自信。
表演结束后,一位“舞者”在树荫下擦着汗,记者观察到,大大的汗珠早已浸满她的脸颊。她说,团中几十人,都是世代在此生活的“庄稼人”,最大的超过70岁,“大家都是普通人,传承当地文化遗产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记者同样问她,“想不想到台湾演出?”她也毫不犹疑地说“想”,“我还想去日月潭看看,听说那里很美,是台湾岛上的一颗明珠。”
武威辖区3.2万平方公里,面积几乎与宝岛台湾相当,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在这里,杨门元们正在把乡村振兴、文化传承融合在一起,走出一条具有浓重当地特色的文旅结合之路。
图为武威雷台汉文化博物馆内的“马阵”。(中国台湾网 李柏涛 摄)
这条路,定会如两岸融合发展之路般,越走越宽。一路同行,踏在这条路上,杨门元同与他一样的非遗传承者们,终会实现在宝岛台湾“打”一场“凉州攻鼓子”的夙愿。
杨门元也在记者们镜头面前,向全国各地游客,特别是台湾同胞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到武威游一游、看一看。”
图为武威市博物馆。(中国台湾网 李柏涛 摄)
“河西都会,天马故乡。”在武威市博物馆,一幅展现武威恢宏建城史的历史画卷完整地展现在记者们面前。
在这里,有中原汉文化与西域文化的碰撞与交织,绘洒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体现为求同存异、和合共生、兼收并蓄的文化品格。由于历史原因,两岸中国人走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皆从未脱离过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根。
文化的根,是两岸聚同化“异”的钥匙。
“诚挚邀请台湾青年走进河西走廊和武威,了解我们共同的中华文化,欣赏这里多民族融合的民族风情,品尝特色美食。”
这份邀请来自武威市博物馆副馆长杨瑞。她说,希望武威也能在促进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等方面发挥作用。
图为武威市博物馆馆藏。(中国台湾网 李柏涛 摄)
中华民族悠悠5000年历史,祖国的辽阔疆域和深厚文化,由各民族共同缔造。
“相信台湾同胞对此感同身受,虽然宝岛台湾与河西走廊在地域上相隔千里,但我们文化相通、心意相连,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两岸中华民族共同使命,让我们的民族之花绽放在祖国每个角落。”杨瑞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