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渔村引台湾团队助振兴
中新社福建东山7月19日电 题:闽南渔村引台湾团队助振兴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妻在海峡西,夫在海峡东,日日盼夫不见夫,共望海峡水。”这首曾经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民间流传一时的歌谣,述说了海峡两岸几十年封锁隔绝中多少分离夫妻的凄楚。
据载,1950年5月10日,国民党军队在撤出大陆时,从东山岛掳走4700多名壮丁,其中仅200多户人的铜砵村就被掳去147人,给原本安静的小渔村留下了91个“守活寡”的女人。
铜砵村位于东山岛东北隅的康美镇,由城内、后厝、东巷、后宅四个自然村组成,现全村1000多户将近4000人口。一座寡妇村展览馆矗立村中,以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大量实物、模型、图片,讲述着这里过往的“人间浩劫”“旷世悲情”以及现在的“海峡曙光”。
寡妇村展览馆工作人员黄海泳是铜砵村人,他爷爷当年被抓到台湾后,一直杳无音信。在他看来,“寡妇村”是两岸关系变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既承载着台湾与大陆分离的不幸,又维系着两岸生死相连的亲情。
铜砵村党委驻村第一书记杨毅猛告诉中新社记者,该村对台交流历史悠久,祖地文史古迹众多,特别是明清时期,随着班兵戍守台湾,在台澎多地都留下了铜砵人开发守卫宝岛台湾的身影。
村里,“怀乡亭”“咸水井庭院”承载着两岸渊源的记忆。供奉玉二妈的净山名院,是台湾玉二妈庙的香缘祖庙,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每年都吸引众多台湾信众前来朝拜参访。
“希望以社区营造、产业提升为根本,以对台祖地为特色,借助台湾乡村营造方式塑造一个新铜砵。”杨毅猛表示,铜砵村地理位置不错,靠近东山岛马銮湾景区,将引进台湾“透南风”乡建乡创团队入驻,开展“陪护式”设计服务,培育民宿、近海捕捞养殖等产业,实现乡村振兴。
2021年,铜砵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约56万元(人民币,下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6万元。杨毅猛说,今年以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了33%左右。
铜砵村人多以养殖、讨小海(捕鱼)、经营民宿等为生,增收致富。村中现有200多户渔民,大小渔船90多艘,其中不少是“夫妻船”。每到傍晚时分,渔民们纷纷出海就近捕鱼。
“通常灯光照射每隔一个小时便可收网一次,有时一个晚上捕捞到的小管(鱿鱼的一种)能卖1万多元。”60多岁的渔民黄江祥捕鱼30多年,主要用灯光捕捞小管,“晚上7点出海,第二天早上5点多回来,直接把鱼卖给大排档老板。”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者对海产品的品质要求也更高。”黄江祥已习惯这样晚出早归的生活节奏,“感觉不需花太多体力,既轻松又快乐。”
早年在厦门从事房产中介的林明光,回到铜砵村发展旅游业,投资经营民宿。虽然两年多来民宿业受到疫情冲击不小,但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他信心满满,“我现有60多个房间,期待旅游业加快复苏发展。”
一个闽台乡建乡创合作项目正在这里推进实施,涉及巷弄墙面文化彩绘、民宿标识手绘地图的规划指导,主干道、旧戏台改造,村IP文创的设计规划,筹划闽台民俗交流活动等,促进两岸共融共通,让铜砵村越来越美、越来越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