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奥会到抗疫 台湾青年志愿者与北京同频共振
(抗击新冠肺炎)从冬奥会到抗疫 台湾青年志愿者与北京同频共振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题:从冬奥会到抗疫 台湾青年志愿者与北京同频共振
作者 朱贺
5月以来,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再起,多位在京生活的台胞延续北京冬奥会的志愿精神与服务热情,加入社区和校园防疫一线。
陈文成:力所能及为北京尽一份心
25日傍晚,结束一天居家办公后,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师、台青陈文成穿上蓝色防护服,来到居住的海淀区苏家坨镇同泽园西里社区门口。当日起连续三天,他作为社区防疫志愿者,负责查验居民健康码等工作。
这对陈文成来说并不陌生。2020年2月,他曾投身社区防疫志愿服务,站在凛凛寒风中协助防疫工作。
“这次北京在抗击疫情方面更显从容。”陈文成切身感受到,如今大陆防疫工作已非常标准化。核酸采样区域,社区早就划定好“两米线”标识,可同时开展三路检测,大大节省居民排队时间;无论是引导秩序还是核酸采样工作,都井然有序,效率很高。
如今,陈文成有了新目标——成为一名合格的核酸采样志愿者。获知北京开启该类志愿者招募后,拥有兴奋剂检测采样工作经验的他,第一时间报名并很快收到录用通知。他期待接受专业培训后胜任这项工作。
“志愿服务已融入我的血液。”北京冬奥会期间,陈文成组建台湾青年冬奥城市志愿者服务队为市民提供服务。他说,“只要有需要,我都愿意不计得失、力所能及为北京尽一份心。”
焦晨曦:从配合者到服务者的蜕变
五四青年节,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师、台胞焦晨曦成为该校防疫志愿者,在学生公寓核酸采样区前,负责确认待检人员信息、维持秩序,她用近6小时服务赋予这一节日别样意涵。
检测工作有序进行,相熟学生热情问好,焦晨曦在服务中不觉辛苦。母亲节前夕,有教师志愿者因故无法在第二天到岗,她得知后主动补位。
北京冬奥会期间,焦晨曦曾作为高山滑雪项目竞赛秘书展现所长。相比那段服务经历,此次能为自己的学校、师生服务,她倍感亲切。
焦晨曦用“换位思考”概括这次志愿服务的收获。此前只是作为防疫配合者,她从未想过能成为参与者、服务者。“只有投入其中,才能切实理解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辛苦与不易”。
王逸明:以善意回馈学校
看到校园群发布的防疫志愿者招募信息,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硕士生、台青王逸明“飞速”完成报名。他笑言,“志愿者需要分时段预约,非常火热,基本和抢演唱会门票没有区别!”
该校为师生划定了校内核酸检测出行路线,幸运“抢”得上岗资格后,王逸明23日身穿蓝色志愿者马甲站在西侧路线上,手持印有防疫标语的宣导牌,为同学发放口罩。
王逸明本科就读于台湾辅仁大学,一次两岸交流活动使他下定决心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他上周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希望以志愿服务为求学时光画下句点。
曾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担任城市志愿者,王逸明将那段经历视作“为这座城市努力”,而校内志愿服务则更像善意的回馈,“学校对我们这么好,我也想为学校做些什么。”虽然志愿者不会获得报酬,但这种行为传递了正面的价值观,“圆满了我的人生形态”。
疫情之下,学校在加强防疫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友善服务:在食堂不到10元人民币就能购得一份便当,还获赠免费小龙虾,王逸明倍感暖心。他在视频中告诉岛内家人,“校园里进行系统化管理,一切都很健康、很安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