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榕台胞“追溯”船政历史 巧手绘画制模型
中新网福州4月21日电 (叶秋云)落日晚霞下,中国近代第一艘千吨级轮船“万年清”号完成巡航任务正返程欲回马尾,船上烟囱炊烟袅袅,远处的马尾罗星塔和陆上建筑清晰可见,近处一艘福船正在两个渔翁的操作下缓缓航行……
20日,在台湾设计师高英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台湾社区的工作室内,记者看到了他创作的这幅1.5米长、90厘米宽的油画作品《万年清》及1:100的“平远”船仿真模型等。高英智表示,希望通过绘画和模型等可观、可感的形式追忆马尾船政百年历史。
台湾“军事迷”西进福州
高英智是一个“军事迷”,喜欢创作军事题材的油画和仿真模型,曾在台湾从事过电影道具制作。来福州前,他就想创作一幅油画,呈现船政建造的第一艘蒸汽动力军舰“万年清”号的英姿,却苦于没有相关历史资料,迟迟没有下笔。
讲起他的“登陆”故事,高英智透露,机缘之下,他在马来西亚槟城的模型展上结识了福州一公司负责人,两人志趣相投、相谈甚欢。对方告诉他到福州可以找到“万年清”号的一些史实和资料,自己刚好有个项目可以“一起玩”。
“我对福州这个地方一无所知,有些犹豫。”后来,高英智决定到福州先来走一走。这一趟福州之旅让他对马尾船政文化和历史更加好奇,于是,2018年,高英智从台湾高雄来到了福州,成为这个公司的一名设计师和模型制作师。
从马尾,中国迈出了建立近代海军的第一步、开办了中国第一所科技专科学校(船政学堂)、设计建造了亚洲第一艘钢甲舰、创制了亚洲国家自主研发的第一座大型蒸汽机,创造出众多举世瞩目的“第一”和“唯一”。
罗星塔、马尾造船厂……他的行迹踏遍了整个马尾区,对船政文化了解愈发深入。“我在船政文化发祥地——马尾挖到‘宝’了!”高英智如是表示。
笔触“追忆”船政历史
资料显示,1868年1月18日,沈葆桢主持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万年清”号的龙骨安放典礼,这艘船耗时一年六个月,于1869年6月10日完工。这是一艘150马力(600实马力)轮船,长76.16米,可载重470吨,航速10节,它的建造标志着中国近代海防工业起步。
来到福州后,在马尾船政文化研究协会会长陈悦的帮助下,高英智根据“万年清”号的图片资料和相关参数,如愿完成了《万年清》主题油画的绘制。
“不同于普通的艺术创作,历史题材的油画创作需要以历史为参照,参数的正确与否十分关键,一幅油画在制作过程中要经过多次的修改和考究。”高英智告诉记者,创作过程中,他除了查找资料和图片外,还会请教船政方面的专家,“尽可能创作出最精细的作品”。
还原历史记忆,保持真实的同时,再去追求色彩运用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这是高英智一贯秉持的理念。他表示,在油画作品《万年清》中,军舰、福船的每个细节都十分考究,绚丽多彩的晚霞和湛蓝的海水则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让整幅作品更加立体、丰满。
近期,高英智从陈悦处得知“万年清”母船“工程图”找到了。据悉,这张船舶型线图和几张照片是福州船政文化爱好者杨帆于本月初收到法国国家海事博物馆的朋友从资料室找到的“万年清”母船船型的资料。
“现在就等陈老师什么时候解读了。”高英智十分开心,他表示,根据这张船舶型线图,他画作的参数将更加精准。“由于历史资料和图片的缺失,关于船政题材的历史题材油画创作一直在不断地完善、修改后渐渐成型的。”
工作室身处闹市,高英智却怡然自得,在40多平方米的公寓里找寻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平远”舰》《甲型一号水上飞机》……目前,他创作的船政题材油画作品已有10余幅,用手中的画笔追溯一段段尘封的历史。
沉迷于仿真模型制作
在工作室内,1:25平远舰仿真模型引人关注。在福州工作期间,高英智不止于油画创作,他还配合公司团队先后完成多艘船政舰船仿真模型制作。
据他介绍,手工打造高度仿真模型不同于绘画,它对于细节的要求更为精准,这就要求设计师在有限的历史参数资料中尽可能呈现最为逼真的视觉效果。“油画是在意象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尽可能追求真实,而手工打造高度仿真模型却是更为具象的实物,不能凭空想象。”
高英智坦言,不论是油画创作,还是仿真模型制作,都得感谢深入研究船政文化的爱好者们,他们不懈怠地查找蛛丝马迹、丰富史实,创作的人才可以专心在手头的工作上,用作品去呈现历史。
来榕后,高英智第一个尝试制作的仿真模型是亭江炮台仿制红夷大炮。除了查找资料和图片外,他还查看了此前在马尾原亭江炮台出土的两门红夷大炮,因为深埋地下锈蚀严重,大炮表面已是锈迹斑斑。“要做适度的还原,然后再去考究所谓的炮架、炮口等。”
仿真模型的制作过程需要用到机械、声音嘈杂,他选择在闽侯的工厂里完成。高英智表示,模型制作时间缓慢,非常磨炼人的性格。但当平时只能从教科书中见到的舰船模型出现在眼前时,这种成就感只有亲自参与才能体会到。
在高英智的手上,亭江炮台仿制红夷大炮、1:1甲型一号水上飞机、半剖面实木平远舰、1:45建威、1:25平远舰等8个仿真模型相继制作而成,部分仿真模型将放在福州市马尾区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馆里。
一部福建船政史,就是半部中国近代史。155年前,福建船政在马尾诞生,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兴海军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培养出严复、萨镇冰、詹天佑、邓世昌等一批近现代名人,创造出众多举世瞩目的“第一”和“唯一”。
高英智认为,船政文化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联结海峡两岸的精神纽带。“我希望通过绘画和仿真模型等可观、可感的形式,让百年印记走出书本‘活起来’,弘扬船政文化、传承船政精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