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南杰:从小健康到大健康——台湾同胞 澳门情缘
人生经历最多的是选择,选择一项技艺、选择一段姻缘、选择一份工作,选择一座城市。《台湾同胞 澳门情缘》中的五位主人公都来自台湾,他们在人生某个重要节点做出果断抉择,来到澳门安家立业、落地生根。若干年过去了,回首当初的选择,他们各自走过怎样的心路历程?
阮南杰接到一则消息,原定给澳门敬老总会的讲座,因为疫情关系往后推了。为了这个讲座,他已经准备了很久,也思考了很久。
“治未病”不仅仅是概念
每年,澳门敬老总会都会邀请澳门知名医生来做讲座,普及保健常识,今年,他们请的是阮南杰医师,课件早早备好。
“这次讲座我会从老人家最容易发生的事情,而且最不会去注意的方面入手,我想了一个主题,谈关于老人肌肉减少症。很多人不太注意这个问题,事实上老人肌肉减少症会造成很多问题,譬如,可能很容易会摔倒,或者不小心碰伤。”
多年医师生涯中,阮南杰在各种场合都极力普及“治未病”的概念,他崇尚以预防为重心的健康生活概念。现存最早的传统中华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治未病”体现的是一种忧患意识,抓早抓小,付诸实际行动。
阮南杰认为,有些疾病虽然无法根治,但却能通过日常生活一些简单的运动得到改善,例如人肌肉减少症,只要通过适当的运动,老年人就能有效推迟病症发生。
“有人计算过,如果能在预防医学上多投入一块钱,就能减少有可能造成的八块钱治疗费,为什么?因为等到疾病发生再去治疗,所花的医疗成本和社会成本相对都比较大。澳门的老龄化非常严重,慢性疾病已成为现代人最大的威胁,‘治未病’这套体系应该涵盖在未来特区政府的大健康产业里。”
阮南杰提及的“预防医学”的概念,即整合健康检查、营养饮食、运动与健康管理,在健康状况出现异常前,且在尚未产生疾病就先加以预防。但社会公众对于这样的理念,大都不够重视。
医美可以融入大健康
来澳门之前,阮南杰是台南市立医院的一个外科医生,后来转为从事医美行业。台湾的医疗美容发展得比较早,水平高且价格合理,吸引许多外来客前去台湾,边观光边享受医美服务,为台湾创造了医疗美容观光产业的庞大商机。
这些年,台湾的医学美容产业发展日趋饱和,许多经验丰富的台湾医师纷纷离开台湾,有的前进大陆或教学或行医,而阮南杰则捷足先登来到了澳门。到澳门之后,阮南杰开了家医美服务诊所,前来巡诊的客人不少,但在她们的理解中,还是把这里当成了美容院。
“我开的是医美诊所,不是美容院,但是我的客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哎,我们去阮医师的美容院……’站在医学的角度,以美容为导向的医美,是一个不太对的方向。”
在台湾,医美被认为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门类,但是在内地以及港澳,很多美容院也都提供医美服务,但水平参差不齐。公众对医疗美容的接受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普及化,政府应该严格监管?还是适度放开?阮南杰说,两者都要兼顾。
“澳门这么小,政府要推广产业多元化,为何不开放观光医疗或者旅游医疗?把医美作为大健康产业的一项内容,或者一个重点,我觉得这也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大健康在招手
2021年9月5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明确提出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其中就包括休闲养生、康复医疗等大健康产业。
阮南杰看到了一个新的商机!
“现在对澳门是一个最好的时机,既然横琴总体方案已明确要发展大健康,我认为休闲养生和康复医疗应该纳入大健康产业的范畴,政府可以再加大力度去做些这方面的工作。”
从台湾到澳门,再从澳门到横琴,深耕医疗多年的阮南杰再次被点燃激情,他希望随这波机会,在休闲养生和康复医疗方面超前布局。 11月份,一个“大健康”概念的新诊所即将在澳门开业,这是阮南杰将理想化为现实迈出的又一步。
“疫情改变了澳门的产业生态,不得不思考开拓新领域。我的观点就是把能做的先做起来,在澳门开观光医疗,这个部分有台湾的成功经验做参考,加上澳门本身也具备这样的客观条件。”
在阮南杰的新诊所里,将重点推广预防医学的项目,他说他会鼓励客人尽早做一些预防的检查,并针对每个客人不同的身体状况,定制的健康管理方案。
“澳门最大的优势,就是在地理上刚好处于两岸之间。背靠内地巨大的市场,加上可以接受台湾在医学上的一些优势,我觉得把三方面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我对未来在澳门发展大健康非常有信心。”
阮南杰没有停止脚步,他的直觉告诉他,当初来澳门的选择是对的,他的下一步投入也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小协会的大使命
在澳门工作居住的台湾人非常多,有时候在生活上,或者说在工作上,甚至思想上、情绪上遇到问题。
2019年在澳台湾同胞联谊会成立,阮南杰任会长,会标是两只紧紧握住的手,这是阮南杰要做的事。在澳台湾同胞联谊会的大门向所有在澳门的台胞敞开,只要是台胞有困难,阮南杰都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一些服
2005年,两岸春节包机协商衍生出一个新名词“澳门模式”,也就是 “行业对行业”、“团体对团体”在澳门商谈的新模式,由政府授权、民间名义、官员主谈、公权力落实。虽然时过境迁,阮南杰依然乐见这样的“澳门模式”,也希望在澳台湾同胞联谊会除了服务在澳台胞以外,也能做一些澳台和内地民间社团的交流,交换意见,增进彼此了解。
“我们希望能沟通澳门跟台湾两边,甚至能跟内地多沟通,我们民间社团愿意来担任这样一个角色,而且我们一直都在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