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画家巫登益:传承创新体现两岸融合
新华社台北10月22日电(记者陈键兴、徐瑞青)刚开幕的2021台北艺术博览会上,一幅以长江为题材的巨幅水墨画《江山帝景》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作者巫登益向记者介绍时点出作品的一大特点:“在山的表现上,我没有用传统皴法,而是把大陆太湖石跟台湾海岸岩石的形象相结合,也是体现了一种两岸融合。”
70岁的巫登益是台湾著名画家,其作品两岸巡展4月启动,目前持续在台展出。据悉,“北京特展”预计于12月6日在北京台湾会馆开幕,将展出巫登益70幅彩墨精品,之后还将赴青岛、广州、上海、澳门等城市巡展。
将赴大陆展出的巫登益作品中就有《江山帝景》,画作总长20余米,历时3年完成。谈起创作机缘,他对新华社记者说:“多年前,我去长江三峡旅行,饱览气势磅礴的大山大水,内心深受震撼,回来就决定创作巨幅长卷,除这幅,还画了不同风格的《江山万里图》。将来,我还会继续画长江。”
巫登益的另一幅长卷《台湾胜览图》也将“登陆”。画中,淡水夕照、日月潭、阿里山、鹅銮鼻灯塔……宝岛北中南各地代表性景观尽收眼底。
值得期待的还有巫登益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为题材创作的“天问系列”作品,将在“北京特展”上首次亮相。
巫登益的画作题材广泛、包融两岸,技法多元、中西合璧。他从小生长在台湾南投,与自然为伴,受教于山水。“我16岁开始接受中国水墨画启蒙,先学工笔,之后拓展到泼墨、写意、彩墨等。”谈到数十年创作历程,巫登益说,艺术要不断创新,但功底扎实才能大胆突破。研习传统非常重要,要在传承中创新。
巫登益将开启第一次大陆个展,但早在30多年前两岸交流开放之初,他就不断赴大陆各地采风。“每次差不多走一个月,到现在去了几十趟。还要再去,只是现在因为疫情暂停。”他说。
谈及疫情对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影响,巫登益说:“我之前常去大陆交流,参加笔会。两岸艺术家一起研讨水墨艺术的提升空间,彼此交流,共同精进,把美贡献出来,对社会也是一种贡献。”
艺博会上,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前馆长、中华学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高崇云仔细观赏巫登益的画。他表示,两岸必须融合,以文化艺术为先,能更好地教育年轻人,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文化艺术交流能让两岸人民的心灵结合在一起,从而一同振兴中华。推动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是一项神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