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驻点笔记丨亲情无疆,终要归航
新华社台北10月18日电(记者陈键兴)台北士林区,临近外双溪,远离闹市的雨声街一片静谧。
86岁的高秉涵将记者引进家门,径直来到地下一层的小书房。各样的“收藏”使空间显得局促,那都是老人的“宝”。
“这围巾,是我走时,娘从身上取下给我戴上的。”1948年秋,天已渐凉,13岁的高秉涵为避战乱,孤身离开山东菏泽老家。他一路颠沛南下,渡海到了台湾。谁曾想,重返故里竟是40年后。
新华社《国家相册》日前推出《归来哟,归来》微纪录片,高秉涵是主人公之一。为完成采访,记者来到老人位于台北的家,听他讲起陈年往事。“那天,娘把我送到城东门,含泪说:‘儿啊,活下去,娘等你回来!’”高秉涵轻抚围巾,眼神哀伤,“这是几十年唯一陪着我的娘的物件,再回去时,她已走了10年。”
“多少高堂明镜悲白发,多少妻子长年守空帏,多少儿女不知父生死,多少异乡客夜夜梦神州。”1949年后,海峡两岸陷入长期隔绝对峙,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亲人生离成死别,无尽的思念之苦郁结为化不开的乡愁。
到访高秉涵家前一天,台北下了很大的雨。记者离开时,看到地上湿漉漉的落叶,回头看看站在家门口的老人,不禁由彻夜的雨想到半世的泪。
泪,是孤寂的苦思,也寄托重聚的期盼。1979年,大陆方面首先倡导开启两岸交流。消息传来,高秉涵和许多有着相同命运的人们看到了回家的希望。他很快通过在海外的友人将信寄往山东,隔年姐姐的回信辗转而来。
高老拿出一沓厚厚的从大陆寄来的家书,小心翼翼翻阅泛黄的信纸,如数家珍。记者在书房一角还见到一座高秉涵请人制作的小雕塑,那是记忆中母亲教他读书写字的情景。一旁摆着一坛骨灰。“这是一位来台大陆老兵,生前托我送他回家。”高老说。
1987年,众多思乡心切的大陆老兵走上台湾街头,掀起返乡探亲运动。10月,台当局宣布开放部分台胞回大陆探亲,两岸隔绝藩篱终于打破。隔年,高秉涵回到了故乡,但相识的一些老人因年事已高或身患疾病已无法踏上返乡路,临终前将“活已做游子,死拒做游魂”的遗愿相托。“我从小被老兵照顾,我必须带他们回家。”1991年开始,他不断跨越海峡,送了近200位老兵的骨灰落叶归根,如今虽已高龄,履行承诺的脚步仍未停下。
微纪录片中的另一位主人公是高雄市左营区祥和里里长刘德文。几年前记者去采访时,正赶上他到眷村送午餐。眷村的老人们见到刘里长,都亲切地打招呼。老人们说话带着浓重的大陆各地乡音,记者有时还得仔细辨识,他却交流无碍,还自豪地介绍起每位老人参加过抗战哪场战役。
因为多年前一位老人临终前的一句话,“里长,能不能帮我把骨灰送回家”,刘德文从此一次次背上沉重的骨灰坛,自费前往大陆各地,将一个个漂泊的魂灵送回生命的原点。
高秉涵和刘德文,一位是20世纪40年代末来台的“外省人”,一位是家族迁台已好几代的“本省人”。他们起初都是接受相熟者托付,而后陌生人慕名而来,他们都义无反顾接下使命。看到《归来哟,归来》,他们回复记者的话竟也是同样的意思:希望疫情尽快过去,还有骨灰等着要送回大陆。
海峡潮声阵阵,历史巨流奔涌,骨肉亲情联结着两岸同胞,割不断、拆不散。高秉涵和刘德文还有一份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亲人离散的悲剧不要重演,后代子孙再不要受动荡飘零的人生苦楚。
一水之隔、咫尺天涯,两岸迄今尚未完全统一是历史遗留给中华民族的创伤。高秉涵与刘德文的故事,彰显的是两岸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与民族认同,体现的是大爱、大义与大势。然而,当下台湾岛内一些势力一些人却抛弃血缘、亲情之念,数典忘祖,切割两岸,限缩交流,制造对立。记者近日在台北搭车出行,出租车司机一路痛斥民进党当局的作为:“我们家从泉州来台好几代了,我爸讲,两岸就是一家人,就应该好好交流,为什么现在要搞成这样?”
两岸中国人的骨肉情、同胞爱任谁也改变不了,它不但能够抚平历史伤痛,更能够成为一种力量,凝聚起把握现在、创造未来的共同意志。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这是历史的大势,亦是同心的盼望。
台湾岛,像一艘船,承载的是两岸亿万同胞共同的命运与追求。岁月写尽悲欢离合,台湾终要归航,民族终要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