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味道”西行记:工匠精神与融合创新“兼容并包”
中新社西安3月25日电 题:“台湾味道”西行记:工匠精神与融合创新“兼容并包”
中新社记者 张一辰
“开这家店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让西安民众在这里吃到的风味与台湾街头的味道并无二致。”在西安经营一家烧肉饭餐厅的台湾青年吴荣庭表示。
作为一名台湾“95后”,吴荣庭并没有选择按部就班地升学、就业,在台湾读完大学一年级之后,他决定去更广阔的天地闯一闯、看一看。“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校园或者办公室的生活对我而言太枯燥,年轻人应该自主一些,即便失败了,收获的经验也是宝贵的财富。”
蛤仔煎、卤肉饭、珍珠奶茶、三杯鸡……近年来,大陆民众消费结构的日趋多元,也令“台湾味道”在此间的认知度获得提升。同时,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外,不少从事餐饮行业的台商也开始将目光瞄准西部地区。
2014年,吴荣庭来大陆创业,第一站选择了福建,从那时起吴荣庭便与餐饮行业结缘。如今,吴荣庭已在苏州、南昌、西安等城市开设了门店,而今年他的重点任务是开发西北市场。
“两岸的餐饮文化是有差异的,例如,陕西人爱吃面食,而我们店多以米饭为主,口味需要用时间去培养,并经过长期沉淀后才会有一批稳定的回头客。”吴荣庭坦言,曾有人建议他在菜品中加入孜然、辣椒等带有陕西元素的调料,但这与他理解的“工匠精神”相悖,餐厅所坚守的是最大限度地“还原”台式“风味”。
与吴荣庭的坚守不同,作为上世纪90年代“西进”的创业者,台胞巫春烨的“台湾味道”则以融合为“关键词”。
陕西饮食文化经历周秦汉唐发展至今,既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和独特口味,亦汇集和融合了各地的饮食特色。面对“历史记忆传承”与“打造传统饮食”的命题,巫春烨有着自己的思考。
秦酥、虎符饼干、油泼辣子冰酪……这些融合陕西历史、餐饮文化的创意食品均成为巫春烨“智造”的成功案例。
在位于西安大雁塔附近的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巫春烨所经营的门店成为众多年轻人“寻味”的常规选项。
“花椒、糖蒜味儿的冰酪辅以神兽瓦片薄脆,满足味蕾的同时,也满足了好奇心,同时还知晓了一些当地的历史文化,可谓一举多得。”来自四川的游客杨宇航在巫春烨的门店“打卡”后表示。
“我们追求的并不局限于食品,而是想做陕西的文化,希望让更多的人通过我们的产品了解陕西的历史文化与背景。”巫春烨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