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 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推出国际玻璃艺术展
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 (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供图)
中国台湾网5月15日讯 “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作为甫获认定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特别呈献融合国际与东方艺术多元之美的《Why Glass?用LIULI探索生命与情感》国际玻璃艺术展。
展览萃集了全球十五位代表性玻璃艺术家共四十九件作品,从十九世纪的世界玻璃艺术第一人埃米尔·加莱,法国近代脱蜡铸造技法继承者阿马尔里克·瓦尔特与复兴者弗朗索瓦·德孔西蒙,法国当代国宝级玻璃艺术大师安东尼·勒彼里耶,当代玻璃艺术里程碑的美国工作室玻璃运动,一直到亚洲现代玻璃艺术。
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照例实施当日免票参观(限流且需提前预约),5月16日晚间则提前推出博物馆直播导览活动,既因应疫情避免观众在国际博物馆日“扎堆”参观,同时也是创新博物馆传播方式,依托互联网,积极打造永不落幕的博物馆。此外,为了向全国医务工作者致敬,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即日起至年底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
《中国菊》埃米尔·加莱 (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供图)
一百多年前,法国玻璃艺术巨匠埃米尔·加莱以他深沉的生命情感、社会关怀定义了玻璃艺术,他诗意的“我的心灵花瓶”成为艺术史上闪亮的作品,也成为本次展览策展人、琉璃艺术家张毅的向往。张毅说,人类的玻璃历史极长,但是,涉及个人生命感触的创作极少。埃米尔·加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他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让他一生研发的玻璃技法有了灵魂。
张毅不但倾尽全力收藏埃米尔·加莱的作品,更以生命的创作进行回应。此次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同时展出埃米尔·加莱的“我的心灵花瓶”与张毅的“焰火禅心”系列作品,两位充满诗意与民族情感的艺术家将展开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焰火禅心 菊花》张毅 (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供图)
1987年,张毅和杨惠姗,一个是金马奖最佳导演,一个是金马奖最佳女主角,他们从电影事业的巅峰华丽转身,在台湾成立了琉璃工房。那个小小工作室,像是一粒种子,在中国的文化里逐渐萌芽。
作为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创始人,张毅和杨惠姗三十多年来透过国际玻璃艺术大展、在大学成立工作室、建立博物馆,一点一滴的,建立中国琉璃文化、产业和艺术创作的基础。从民族的情感里,从诗意的哲思里,随着生命的历程,不断发展中国玻璃艺术的崭新可能。
《清泉印兰》杨惠姗 (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供图)
诚如策展人张毅所说,“对我们而言,我们只关心玻璃艺术是不是人的艺术?是不是人对于世界的反思?否则,所有的玻璃创作的呈现,只是技巧的沉溺。”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九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