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心手相连 京台情深——写在台湾会馆重张10周年之际

2020-05-07 09:3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本报记者 柴逸扉

  北京前门外,大江胡同114号,坐落于此的这座建筑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外观看,它与普通的北京四合院无异。但走进去看,里面有骑楼、拱墙、琉璃饰品等台湾特色的建筑元素。这便是远近闻名的台湾会馆。

  台湾会馆始建于清朝末年,一百多年来它见证了台湾同胞爱国爱乡的光荣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桑与风华。2010年5月7日,台湾会馆大修后重张,十年来这里举办大量涉台交流活动,接待众多两岸嘉宾的参观访问,成为新时期情牵两岸的“台胞之家”。

  中华文脉

  台湾会馆的诞生,离不开中华文脉的传承。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科举制度移植到台湾。自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开始,台湾举人陆续到北京参加会试。1890年前后,为方便台湾举人赴京赶考,台湾官员和在京台湾乡绅购建会馆,当时许多进京考试的台湾学子都曾落脚此处。

  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署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迫割让台湾。当时台籍举人汪春源等因进京参加科考居住在台湾会馆,听闻此消息后与在京台籍官员多方奔走,率先上书都察院,反对割台议和,是为“五人上书”。

  台湾被日本占据时期,台湾会馆仍是两岸交流的重要场所。除了来京探亲访友、经商的台胞常居于此,台湾会馆亦成为台湾文化界人士在北京的落脚地。许地山、刘锦堂、洪炎秋、钟理和、林海音等台湾文化名人都有在台湾会馆活动或居住的经历。他们积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关心台湾前途与中华民族命运,希望两岸同胞一道,反抗并摆脱日本侵略统治。

  1949年后,台湾会馆变成民居。1993年,台湾会馆恢复为纪念场所,并得以修缮。

  家国情怀

  “我们都是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同胞,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本来都是一家人,现在还是一家人。”2010年5月7日,前来参加台湾会馆重张仪式的时任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动情地表示,希望重张后的台湾会馆成为联络台湾同胞、展示台湾文化、服务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2009年修整后的台湾会馆把相邻的云间会馆、福德禅林纳入,并充分挖掘利用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由原来的54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近3800平方米。重张后的会馆划分为京台交流展示区、贵宾接待区、多功能会展区和民俗文化体验区4个区域。馆内常设展览《中华魂·京台情》,包括台湾会馆的变迁、在北京的台湾人、京台交流新篇章、美丽的宝岛台湾4个单元,展出照片400余幅,实物、史料约110件。

  “来到台湾会馆后,我发现很多和台湾有关的展品和资料都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比如台湾进士榜里的名人,台湾人过去在家里放聚宝盆的习俗等等。”谈及参观后的感受,在京求学的台生韩之婕惊讶地表示。

  台湾会馆里记录着台湾人的家国情怀。在台湾会馆外的空地上,“五人上书”的雕塑群引人注目:位于正中的汪春源站立持笔、目光刚毅,两边的台籍举人和官员表情严肃,展露“台地军民必能舍死忘生,为国家效命!”的决心。

  交流基地

  “台湾光复,父亲生平遗志达到了,要是有知,一定大笑于九泉。国家能获得胜利强盛,故乡同胞能获得光明和自由,个人粉身碎骨也是值得……”这封台中雾峰林家林正亨写给母亲的信,让不少人读来动容。2018年8月,在北京台湾会馆举办的雾峰林家历史特展,通过翔实的史料和图片,讲述了沧海变迁中这个“百年台湾世家”的不变情怀。

  类似的展览,在台湾会馆举办的不在少数。自2010年重张以来,台湾会馆成为新时期在京开展两岸交流的重要基地。

  在这里,两岸同胞共同铭记历史。在“台胞爱国历史的证言和证物——甲午·乙未120周年图片展”上,主办方通过翔实的资料,讲述自甲午(1894年)、乙未(1895年)以来120年间,发生在两岸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呈现台湾同胞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唤起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在“家国·传情·团圆——两岸家庭老照片珍藏展”的现场,不少观众被1949年后因两岸阻隔而分离、因两岸往来再重逢的家庭故事而动容。

  在这里,两岸同胞共同传承文化。十年来,两岸艺术家篆刻展、两岸书画交流展、两岸电影人交流合作座谈等活动轮番登场,让两岸同胞分享文化传承的心得体会。

  在这里,两岸同胞共同畅叙情谊。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佳节,有关部门均会在台湾会馆举办庆祝活动,邀请在京台湾同胞,共同感受台湾味、两岸情。

  十年来,台湾会馆共举办各类涉台活动500余场,接待两岸各界嘉宾参观交流近十万人次。2017年9月1日,北京市台办授牌台湾会馆“北京市对台交流基地”。2018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北京台湾会馆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小小会馆,意义重大。它是台湾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见证;是两岸悲欢离合的历史见证;也是台湾人民爱国传统的历史见证。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