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笛:“反渗透法”草案会增加两岸交往成本
民进党“立法机构”11月25日公布党团版的“反渗透法”草案,明定不得接受“渗透”来源指示、委托或资助,进行捐赠政治献金及影响选举罢免、“公投”之行为,违者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并科新台币500万元以下罚金。民进党11月29号挟人数优势、加上时代力量,让“反渗透法”草案二读闯关成功、并由民进党党团召集协商。
上海交通大学台湾研究中心青年学者王晓笛认为,“反渗透法”和前段时间的“中共代理人法”相似,不同的是“反渗透法”针对的是来到台湾的人,而“中共代理人法”是针对台湾内部的人,但他们的底层逻辑都是将大陆当作敌人。正如国民党主席吴敦义的比喻“‘反渗透法’其实是‘中共代理人法’的‘借尸还魂’”。
王晓笛认为,民进党提出的类似法案还有很多,比如“境外势力影响透明法”等,但由于争议过大,在国民党反对下都没有走完“立法程序”,大多“胎死腹中”。在台民意机构很快面临改选的情况之下,趁着最近“王立强共谍案”的“东风”,民进党自然要强推“反渗透法”,这样不仅能进一步固化两岸之间的对抗,还能在选举之时动员选民,可谓一箭双雕。
王晓笛认为,很多人都在说民进党目前在搞“绿色恐怖”,但其实它更主要的目的是针对和防范大陆。最近几年台湾舆论中出现了“防御性民主”的说法,是指在所谓民主遭遇外部威胁时,为了保护民主而采取一些非民主的措施,这其实都是在为民进党搞两岸对抗背书,同时,这些政治目的通常会借助所谓的法律手段来进行美化。
王晓笛认为,目前“反渗透法”进入“二读”后的冷冻期,然后会进入“三读”程序,“三读”只会做一些文本的修订工作,如无意外会大概率通过,正像绿营所说的,这会增加中共对台的成本,或者可以说是增加两岸交往的成本。在台当局没有办法解决民生问题的情况下,社会治理问题只能被政治化,会迫使台湾人民做二选一的选择。当人民用脚投票离开台湾时,这对台湾的伤害才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