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音乐人杨品骅:两岸音乐可以有更多融合,不可阻挡
“最初,我只对台湾少数民族音乐有着通透的理解,但当我接触到大陆民族音乐的时候,我更加发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相信我们有更多可以进行融合、走向世界的可能性”。12月4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的“两岸青年文化主题沙龙”上,来自台湾的少数民族歌手杨品骅围绕两岸音乐交流与融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周杰伦、SHE等台湾艺人创作的歌曲承载了许多人的成长回忆。而另一方面,很多大陆歌曲在台湾的传播度同样很广,音乐成为了沟通两岸文化互动的一个重要桥梁。此次沙龙就围绕“我们听着一样的歌长大”这一主题展开,来自两岸的6位嘉宾畅谈了各自的体会与思考。
杨品骅认为,在大陆和台湾的民族音乐中有很多相同的东西,也有不一样的技巧和发展,因此融合很重要。
“我记得我是第一个把《老鼠爱大米》这首歌唱到台湾的歌手,在那个年代有很多台商在大陆工作,他们会把在大陆听到的歌带回到台湾播放,这是两岸音乐间的第一次的传播”,杨品骅表示,“目前,岛内接触大陆音乐主要是靠网络及直播等新兴渠道”。
“我们部落有一些长老,他们甚至会追大陆综艺节目,还知道鹿晗是谁,通过这样的过程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音乐,这是由当前时代更迭决定的”。
北京市国联律师事务所律师沈杰指出,随着大陆经济日渐向好,早些年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雍正王朝》等都在台湾播出过,包括最近很火的歌手类节目,台湾也有不少电视台专门购买版权播放,“这就是一种直观的(文化)输出”。
对此,杨品骅指出,“港澳台在音乐上先往前走了几步,但现在大陆有更多的张力和可能性,像刚刚提到的网络等渠道,渠道决定音乐的用途,它可能有长有短,比如短视频平台就需要30秒,这种创作可能是台湾音乐人没有接触过的,也是要向大陆学习的地方”。
他还指出:“大陆的音乐人有很多民族功底、音乐功底,台湾之前更多受到欧美和日本的影响,没有既定的民族音乐印象,这也是我们缺乏的,台湾音乐在大陆还有很多值得深挖的空间,我觉得两边可以互动”。
来自台湾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硕士生李致阳建议,现在新媒体、自媒体都很发达,但是有些大陆APP在台湾没能广泛使用,造成音乐交流也不尽通畅,台湾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推广大陆的APP,或者开发两岸比较容易互通往来的软件,可以让台湾民众更直接地了解大陆媒体及音乐。
对于大陆音乐在台的传播现状,杨品骅说:“不管(民进党)政客在节目中怎么骂怎么抵制,回到家我爸妈依然在看大陆的节目、电视剧,听着大陆的音乐,甚至跟我们抱怨为什么去KTV点不到等等,娱乐的本质还是文化,也是一种推动,这是谁都阻挡不了的”。
在现场,杨品骅还清唱了一段台湾少数民族的特色歌曲《我们都是一家人》,悠扬、空灵的歌声与旋律,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来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