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爱国爱乡”——追忆王津平
中新社台北11月10日电 题:“春风化雨,爱国爱乡”——追忆王津平
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安英昭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歌曲《我的祖国》,10日在台北举办的“春风化雨·爱满人间——王津平老师追思会”上响起。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原主席王津平的亲朋好友及统派人士,在王津平生前喜欢的歌曲声中,缅怀、追思。
王津平1946年出生于台北,今年9月7日病逝。9月1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马晓光在例行发布会上称赞王津平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台湾同胞的杰出代表,台胞爱国统一阵营的杰出领袖和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10日的追思会,从“悲天悯人爱满怀”“春风化雨润无声”“爱乡土义无反顾”“爱中华终身不渝”四个主题,回顾了王津平的一生。
王津平1972年赴美留学,其间投身海外保钓运动。1975年,他回到母校淡江大学任教,并参与编纂爱国进步刊物,投入校园民歌运动、老兵返乡运动等,成为当时台湾爱国青年的重要引路人。
在淡江大学时,王津平关心学生,深受学生爱戴,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王老师”。
追思会上的影片中,曾在淡江大学教书的王文进回忆了王津平的一个故事:一群学生围绕王津平论学,突然淡江大屯山的秋风远远吹来,王津平把夹克脱下来披在身旁学生身上,然后继续挥舞双手谈他热爱的文学。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王津平在台湾第一线投身统一运动和乡土社会运动。他三次担任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并发起反对“台独”的游行,举办两岸文化交流等活动。
追思会播放了王津平生前影片。他在片中提到,一只蜡烛如果没有“芯”就不能燃烧。即使有“芯”,也要点燃才有意义。两岸文化交流盛事,已经在点燃这样的“芯”。
出席追思会的新党主席郁慕明说,王津平有思想、有主张,且能付诸实践。他参与保钓运动,推动老兵返乡等,具有为国家和为民族的大格局。
王津平在两岸关系低潮的局面下,站在“反独促统”运动的第一线,大力促进两岸民间交流。
追思会筹委会主委、劳动党主席吴荣元表示,王津平把个人小我的生命融入民族大我的生命。他的理想不会被人忘记,这样的理想和道路,人们会继续走下去。
统一联盟党主席纪欣说,王津平对两岸关系发展前途、对国家统一充满乐观。在两岸关系艰困的时候,这一信念也始终没有动摇。
王津平之子王正,现为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理事长,积极参与两岸交流活动。他在追思会上表示,父亲爱国、爱民族、爱人民的精神,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也将继续传承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