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大陆专家解读“26条措施”:撇开蔡英文当局 这个思路对了

2019-11-11 08:39:00
来源:深圳卫视
字号

 

  QUESTION

  直新闻:针对“26条措施”,民进党与蔡英文当局一口咬定这是大陆在推行“一国两制”的台湾方案,是在企图介入岛内选举。对此,你做何解读?

  ANSWER

  时事评论员 刘和平:假如换个位置来思考问题,尤其是用屁股决定脑袋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我认为,民进党与蔡英文当局坚决反对“26条措施”,是有他自身的逻辑和道理的。

  因为“26条措施”的出台,有利于台资企业和台湾民众,有利于大陆自身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两岸交流,甚至也有利于国民党与国民党籍的参选人韩国瑜,却唯独不利于蔡英文与民进党。所以站在自身政治立场和政治利益的角度上来说,蔡英文与民进党可谓是斯人独憔悴。

  蔡英文说,大陆在此时出台“26条”,目的是要介入台湾的选举。这恰恰就反映出,蔡英文与民进党只是站在自身政治立场和政治利益的角度来看待“26条”的,同时也说明他们最为担心的,就是“26条措施”对岛内选举的冲击。

  大家知道,蔡英文的民调起死回生反超韩国瑜,这个关键性的时间节点就在今年六月份,因为这个时候香港爆发了“修例风波”,蔡英文趁机打起了所谓的“主权牌”、安全牌与两岸牌,通过炒作所谓的中国大陆威胁论与污名化“一国两制”,调动起了一部分台湾民众的所谓“亡国感”。

  在这种情况下,蔡英文与民进党很自然地就会认为,大陆在这个时候出台“26条”,是要在两岸问题上部署一场反击战,从蔡英文当局手上抢回两岸话题的主导权,让两岸议题从当前国民党与韩国瑜的劣势,重新转变为国民党与韩国瑜的优势。

  而且,大陆出台的这些惠台措施,并不是像蔡英文当局自身所说的那样是没有效果的。要知道,去年2月28号大陆多部委联合出台的“31条惠台措施”,就为当时韩国瑜竞选高雄市市长起到了“神助攻”的作用,韩国瑜趁机就提出了“货出得去,人进得来”的选举口号。

  因此,蔡英文当局担心去年“31条惠台措施”效应会在今年重演,帮助韩国瑜打赢翻身仗。尤其是,这些惠台措施中的相当一大部分,是针对台湾青年而来的,这有助于韩国瑜在选战中补强吸引不到年轻人选票的短板。

  QUESTION

  直新闻:蔡英文当局反对“26条措施”的另外一个理由就是,大陆在出台这些措施之前,完全没有跟台方商量就单方面宣布了,所以台湾当然不能接受。对此,你怎么看?

  ANSWER

  时事评论员 刘和平:我觉得,蔡英文当局的这个判断,也不能说是全错,也还是有一定的准确性的。大陆出台这些政策,就是要将蔡英文当局撇在一边,直接跟台湾企业与台湾民众对话,根本就没有也不会顾及蔡英文当局的感受。

  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

  首先是因为蔡英文当局公然拒绝了“九二共识”,破坏了两岸沟通与交流的政治基础,使得两岸官方与半官方层面也就是海基会与海协会的交流,处于了全面停摆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大陆还怎么可能会跟蔡英文当局商量?

  其次是因为大陆接受了过去两岸ECFA谈判尤其是服务贸易谈判的教训。当时大陆是想通过两岸之间官方与半官层面的平等交流与协商,通过对等开放市场,也就是既让台湾资本与产品登陆,也让大陆资本与产品登岛的方式,来促进两岸的经贸交往。

  但是,由于这种交往需要台湾当局尤其是台立法机构通过与背书,结果就给了民进党上下其手进行反制的机会,绿营通过发动“太阳花学运”的方式,最终使得两岸服贸协议胎死腹中。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陆接受了教训,转而采取单方面对台资企业开放市场、单方面给予台湾同胞优惠待遇的方式,来直接撇开民进党的干扰。

  也就是说,去年的“31条”与今年的“26条”,都预示着在蔡英文与民进党上台之后,大陆已经放弃了原先的两岸对等谈判、市场对等开放的策略,转而采取以我为主以我为主导的策略,直接跳过蔡英文与民进党当局,来单向启动大陆市场对台资企业与台湾老百姓的开放。

  大陆已经不在乎民进党的反应,甚至是不在乎蔡英文当局说这是在统战,因为大陆所有对台措施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两岸的统一。

  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措施是单向的以我为主的,所以蔡英文当局对此只能是恼羞成怒,拿不出太过有效的反制措施,甚至是进一步修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制订所谓的《中共代理人法》,也逆转不了这个势头。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