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两岸亟待重整中华文化以抗衡西方价值

2019-09-16 10:02:00
来源:华广网
字号

  有很多大陆朋友好奇,为何在一座“去中”风气浓厚的岛上,却有我这样的台湾人仍坚持统一?答案很简单,就是文化认同。

  在“去中课纲”的争议里,我们可发现“台独”一心想做的就是“亡史”,因为所谓文化,其基础就来自于历史,所谓现代,其基础就来自于古代,而两岸最强固的联系之一,就是文化。

  目前,台湾仍有股力量坚持对抗“去中”的历史霸凌者,如反对“108课纲”的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针对“台独”整个毁弃与疏离中华历史传承的行径进行反霸凌斗争。在思想上解析“台独”偷天换日的手法,并付诸相对应的反击行动,如推动“反对去中国化历史课纲”的连署,推动正面论述中国历史的扎根工程。行动者都是庶民百姓,对抗的都是思想上与现实上的当代权势者。他们在尽一己绵薄之力,抵挡“去中”狂潮与歪风。

  文化的传承,必然要经过“现代性转译”,方能发扬与推动独树一格的民族标志。但这并不是说,只有现代性的文化筛选才有价值,固守传统的空间仍应该保留,以免“转译”的齿轮过快,反而流失对传统文化的记忆。

  对于中国历史与中华文化,钱穆的说法是历久弥新的,两岸皆畅销的史学书籍“国史大纲”,开宗明义即提醒读者阅读该书应具有的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今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虽然钱穆曾被认为对中国的历史观点过于粉饰,但此言在当今“去中”歪风当道的台湾,却殊为可贵。台湾主流种族与文化来自于大陆,断根即如浮萍,无根,则“去中”者亦无基础创造独树一格之新文化。而若对自身过往历史只带着诋毁、贬抑与批判的态度,则会陷入“无我”之状态,民族思想无所归依。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