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垃圾分类、移动支付 暑期沪台学生交流热衷新话题

2019-07-15 08:40:00
来源:中国新闻社
字号

  “纸巾、干垃圾,不管多湿它都是干垃圾;瓜子皮、湿垃圾,不管多干它都是湿垃圾。”——这首《上海滩之垃圾风云》成为近日“情系青春——两岸青年申城行”活动的“团歌”。

  沪上当前展开的垃圾分类引起了来自台湾各高校参访学生的兴趣。一周行程接近尾声,每当遇上扔垃圾的“难题”,团里的两岸年轻人便会展开一番关于垃圾属性的讨论。

  “相较于上海将垃圾分为四类,台湾的垃圾分类没这么细,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第一次来上海的中正大学学生徐子翔介绍,如果更为仔细,垃圾回收还被分为铁铝罐、塑胶、纸类等。

  到过台湾的游客也许看过如下场景,傍晚时分,伴随音乐《致爱丽丝》的响起,垃圾车缓缓经过各小区门口,居民或步行、或骑车而出,将分好类的垃圾袋及纸盒扔进车内。自上世纪90年代全台多地陆续实行“垃圾不落地”政策以来,同生活息息相关的垃圾分类与台湾人相伴了20年。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路睿琦向台生介绍,现在,上海市内许多垃圾桶旁会有专人负责指导垃圾投放,校园宿舍的垃圾处理不达标会被宿管阿姨勒令重新分类。自这一政策施行以来,周遭同学最直接的体会是“不太习惯”。但网络上帮助认清分类标识的视频、歌曲风靡,也让习惯的养成增添了许多乐趣。

  来自台湾中国科技大学的张沛晴回忆,上小学时,老师会在教室门口摆两个篮子,监督学生把用过的纸张和饮料罐扔进其中一个,其余垃圾扔进另一个。对于“00后”的台湾年轻人来说,及时处理垃圾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徐子翔认为,台湾土地面积少,处理垃圾的压力更为迫切。大陆现在由上海开始推动垃圾分类为时不晚。“当然,了解一样东西由哪些部分组成、该投入什么垃圾,这确实需要相当长时间来适应”。

  他也从自身经验给出建议,垃圾不仅在投放时需要分类,用什么样的东西装垃圾同样需要分类。比如可焚烧的垃圾须用纸盒装,如果使用塑料袋同样会造成有害物质流入大气。

  7月14日是交流团分组自由活动时间,行程均由团员自行决定,前提是体验“一日无现金玩转上海”。

  来自台东的邱心于过去在参加两岸交流活动时曾注册了支付宝账号,但从未使用过。当天上午,搭地铁、逛豫园、买纪念品、吃中饭,她一次次通过指纹扫描点开二维码,完成付款。

  “大陆同学告诉我,他们经常连续几个月不用现金。”邱心于一边感叹在上海生活的便利,一边也担心消费体验的便利会让钱“花得更快”。她说,其实台湾很多消费场所也在提倡使用移动支付,但人们的接受程度还有待提高,原因无非是“有现金才觉得安心”的惯性思维。

  来自台湾长荣大学的汪玮琪同样期待能更快迎来“无现金”生活。她说,许多人会担心移动支付带来资讯安全的问题。这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以免个人资料被泄漏,同时积极推动消费场景的便利化。(记者 杨程晨)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