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聪明头脑”创“品质生活”——台湾业界在鲁谈两岸文创合作
新华社济南6月4日电(记者褚萌萌)一件小巧精美的山东锡器,器身柔白泛光,雕纹凹凸错落,这吸引了台北红馆创办人黄寤兰的注意:“台湾茶文化盛行,我很想把这样的锡制饮具介绍回台湾。”
黄寤兰的红馆坐落在台北华山1914文创园区内,除了进行艺术作品的展览外,还经常举办文化创意类活动。她联合了一些台湾陶艺家,根据二十四节气,每半个月推出一套手作饮具。“通过这样的制作,可以让人们在喝茶时可以享受一种文化品位。”
黄寤兰与其他百余位台湾文化界代表近日在山东参加了“两岸文化和旅游联谊行”,两岸文创产业的发展是此行的重点议题之一。多名台湾业界代表表示,在文创领域,两岸要各取所长,在互鉴互补中共同促进行业升级。
台湾文创设计产业化和规范化起步较早,出现了诚品书店等经久不衰的文创品牌。而近年来,大陆文化产业崛起迅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的6万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257亿元,同比增长8.2%。
而红馆所在的华山1914是台湾地区的首个文创园区,2007以来已发展成为汇集会、展、演、店的知名文艺场所。
“文创有时会被‘窄化’为制作文创商品、讲讲文化的故事。”参访团代表、创办了华山1914的台湾文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荣文说,“其实,文化是生活方式的总集合,做文创产业就是在追求美好的生活。”
在王荣文的理念下,华山园区享誉两岸,不仅是附近市民休闲的首选场所,更是大陆游客到台北的打卡地之一。2018年,华山园区举办会展、演出等活动2000余场,接待参与和消费人次450余万。
近年来,华山园区还成了两岸文创行业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在这里举办的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海峡工艺精品奖台湾巡展、苏州手工艺精品展等诸多活动中,都不乏大陆文创工作者的身影。
王荣文认为,台湾文创行业尽管起步早,但是与大陆相比“不容易形成产业”;另一方面,台湾的文创从业者有“玩在其中”的精神,这一点值得大陆同行借鉴。
“两岸一家亲,但如何真正地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参访团代表、台湾信托创业投资公司文创投资中心副总经理邹柏林说,灵活性强的资本可以作为纽带,而结合文化和资本的文创产业可成为两岸合作发展的融合点。“就这一行业来说,大陆大而强,台湾小而美,两岸要合作才能成功。”
在创办华山园区之前,王荣文从事出版行业已经几十年了。他觉得自己从未转行:“华山园区就是一种‘空间出版’,我一直都在做的事就是‘寻找聪明的脑袋’,并为他提供展示的平台”。
黄寤兰也在大陆寻找更多的“聪明脑袋”。“我很希望能和山东的锡器艺术家合作,邀请他们参与我们的活动,告诉台湾的爱好者大陆的艺术家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