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港澳台媒看两会:改革至关口,经济、建设“稳”字当头

2019-03-08 13:34: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中新网3月8日电 综合报道,2019全国“两会”开幕以来,港澳台媒体持续关注,并评论称,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健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全体中华青年都应肩负起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并为之奋斗献力。

  经济稳健 厚植根基,质量取代数量

  台湾《工商时报》发表评论称,今年是中共建国70周年,2020年为预定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之年,2021年逢中共建党100周年,2022年则要举行“中共二十大”。换言之,从今年起的4年期间,大陆每年都有高规格的政经重头戏,也每年都要配合端出经济建设发展成果,因而此期间大陆经济必须稳健增长及发展,不能失控、脱序。

  评论指出,本次政府工作报告,颇有“以追求质量取代追求数量”意味,目的在厚植整体经济根基;如强调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大规模减税降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等,皆是经济“稳健”元素。

  “中央把今年中国经济最终设定在6%至6.5%的目标,是自信和有底气的表现”。《澳门日报》亦发表社论称,全因中国经济稳健的增长曲线,始终保持着强大的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台湾《旺报》社评则指出,历年来两会所关注的问题,都成为当年大陆党政工作的重点。而今年两会,也将成为大陆另一波改革开放与成长的关键节点。

  评论提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减税内容要求高、意涵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实质性减税降费举措: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等,减税力度高于预期。

  步伐稳固 稳定社会大局,建设大湾区

  《香港商报》刊文强调,诚如报告所指,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才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澳门日报》多篇文章聚焦粤港澳大湾区,评论称,建设大湾区,是国家在新时代推进形成全面开放格局的新举措,对丰富“一国两制”的实践内涵深具现实和战略意义。

  有委员认为,这是国家大力支持港澳的重大举措。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发展举世瞩目。建立大湾区,就是让港澳深化与内地的合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进港澳同胞福祉,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香港《文汇报》亦表示,香港与国家命运与共,融合日益密切,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香港发展的战略方向,是港人尤其是年轻人未来发展的前途所在。

  就业稳定 培养青年人才

  香港《星岛日报》发表社论指出,2019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就业优先政策,提升到宏观经济层面,再度反映中央为准备打好今年的经济硬仗,以及对“稳就业”的高度重视。

  评论强调,就业稳定可以对经济稳定作出重大贡献。而内地如果能够克服挑战,稳住就业和消费信心,对香港零售市道和整体经济都会带来利好因素,连同“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合作机会,共构香港未来增长亮点。

  香港《文汇报》刊文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重视就业、提升技能,不仅能改善民生,更能缓解中小企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打好人力资源基础,实现以稳就业促经济稳增长。

  香港《大公报》则援引台湾籍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教授张雄的言论表示,青年历来都是时代文明进步的先驱者和逐梦人。在中华历史上每一个重要节点,首先站出来的往往都是青年。所以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全体中华青年都应肩负起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都应该为之奋斗献力。

  《新华澳报》刊文援引澳区全国政协委员何润生的言论称,应大力推进澳门青年、专业人士参与两地的交流,加强港澳年轻人对中华及历史文化的培育,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中华传统、本土历史文化的认识,从而更好摆正个人在国家发展历史的位置,继承优秀的中华文化、时代精神,建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心。

  香港《商报》则援引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新界社团联会理事长陈勇的建议,他希望香港特区政府支持学校及企业研发、人才培训及项目落地,形成良好的上下游互动,用好大湾区的庞大市场机遇,而香港大学亦要发挥优势,吸引国际一流学者和科学家。(完)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