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40年 “海峡第一村”的见证:战火变烟火
中新社福建晋江1月3日电 题:“海峡第一村”的见证:战火变烟火
中新社记者 孙虹
“炮台变舞台、战火变烟火、冤家变亲家”,围头村党委书记洪水平一连用三个“变”,概括了1979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给该村带来的变化。
围头,位于福建泉州晋江市金井镇,是大陆距离金门最近的地方。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之际,中新社记者再次走进围头,耳闻目睹了这个“海峡第一村”的变迁。
1949年后,围头成了两岸较量的“前线”。特别是在1958年“炮击金门”战役期间,不到3平方公里的这个小渔村就落下了5万多发炮弹,由此得名“海峡炮战第一村”。
“围头和金门的炮战,从大打到小打,从小打到打打停停,再到‘单(日)打双(日)不打’,直到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彻底改变了围头村的命运。”有着“炮战小老虎”之称的洪建财,不满16周岁时就抱着炮弹穿梭在炮火中,亲历了两岸炮战的变化。
洪水平1979年高中毕业。他记得,那时村民们欢欣鼓舞,因为终于可以结束“炮火纷飞”的日子,在海上安稳从事渔业生产。
“慢慢地,围头渔民和金门渔民偶尔在海上相遇,大家说着一样的闽南话,亲切打招呼,并开始以物换物。”洪水平回忆道,从渔产品、农副产品再到一些生活用品,这是两岸贸易最原始的方式。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围头开放对台小额贸易试点,成为最早实现闽台民间往来的口岸之一。村里人告诉记者,那时高峰期每天停靠60多艘台湾渔船。
地缘变商缘,商缘牵姻缘。随着围头与金门贸易往来愈加热络,1992年,洪建财的二女儿洪双飞与来围头经商的金门小伙相爱相守,成为1949年以来第一个嫁到台湾的“围头新娘”。
“过去的战争只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两岸终归是一家人。”忆及往事,洪建财说,即便当时有着种种不便与顾虑,他还是尊重女儿的选择。
自从洪双飞嫁到金门后,越来越多的两岸姻缘成佳话。昔日的“海峡炮战第一村”,变成了“两岸通婚第一村”。截至目前,围头村已有146对两岸夫妻,其中围头嫁去台湾的有137人,从台湾嫁到围头的有9人。
一根红线穿越海峡,让两岸亲上加亲,更成一家人。2010年传统七夕节开始,围头每两年举办一次返亲节活动,在台湾生活的“围头新娘”携夫带子返乡同聚,架起两岸民间交流的一座新桥梁。
2018年8月,福建正式向金门供水。一股股清水,从围头湾畔入海,经海底供水管道输送至金门,让两岸“共饮一江水”的愿景终于变成现实。
“供水管道入海口附近海域被征收后,村民们最重要的海上养殖收入就没了。”洪水平本以为会遇到阻力,没想到,村民们争先签了约,保障了向金门供水海底管道的顺利施工,“村民们说,‘都是一家人,怎么可以在亲人面前漏气?’”。
战火的硝烟已然散尽,距离围头5.6海里的金门近在咫尺。站在围头的海堤上,金门依稀可见。洪水平说,围头就是两岸关系的“晴雨表”。
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举行。洪水平也在朋友圈发出了“两岸四十载、心合一家亲”的感叹。他告诉记者,工作闲暇时,他陆续将这40年的经历与故事写成了文章,就叫《40年海峡情缘》。(完)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