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全面“三通”十周年:厦门与台湾越走越近
中新社厦门12月26日电 (闫旭)2008年12月15日,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启动。那一天,“盛达2”轮从厦门港直接驶向台湾高雄港,航行时间从33小时缩短到8小时。
厦门由此拉开两岸全面“三通”的序幕,迄今已整整十年。十年来,厦门拥有了厦金航线、厦台客货滚装航线、厦台直航货运航线、厦台空中直航航线,与台湾越走越近。
在两岸全面“三通”十周年到来之际,中新社记者来到厦门五通客运码头,只见候船大厅内许多旅客正在候船,电子屏幕实时滚动更新着出港信息。
“厦金‘小三通’客运航线在两岸的交流交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元翔(厦门)海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金狮说,2001年开启的厦金航线,在当时两岸海上直航中断50多年的情况下,为两岸直接“三通”积累了非常多的宝贵经验。
据吴金狮介绍,自开通以来厦金航线客流量快速增长,从2001年的2.08万人次,增长到2017年的161.43万人次,今年预计达173万人次;船班密度也逐步加大到每天36班,为两岸往来架起了最便捷的海上黄金通道。
每周32趟空中直航航班,也在厦台之间架起便捷的空中通道。
厦门国际航空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昭用一组数据说明了厦台空中直航的发展:2008年,厦台空中航线年运送旅客数约3万人次,到了2018年,这一数字增长到约48万人次。仅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十年来就承运了往来两岸的旅客超过200万人次。
两岸全面“三通”,让“两岸一日生活圈”变成现实。
在厦门创业的台青宋恺熙,每个月都坐飞机在厦台之间往返。她对记者说,她从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出发,约三个小时后就可到达台北家里。
站在两岸融合发展的最前沿,厦门不断先行先试,拓展两岸海空直航,成为两岸人员往来最便捷、台胞出入境人数最多的黄金口岸。
2009年9月开通的厦台客货滚装航线,在厦门和台湾本岛之间实现“夕发朝至”。据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负责人吴志荣介绍,这条航线十年间创造了347万标箱的货运量。近年来,两岸机械设备等大型货物大多走该航线。台湾的货物运送到厦门港,亦可以经中欧班列运送到欧洲。
如今,台湾农民早上采摘的水果,当天下午厦门的市民就能品尝到。在厦门同益码头,累计22.2万吨台湾水果已经“搭乘”厦金“小三通”航线,从这里“登陆”厦门,再销往大陆各地。厦门口岸连续10年成为大陆进口台湾水果最大口岸,比重达到80%以上。
厦门同益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汤艺仁告诉记者,2016年,同益码头首次从澎湖进口台湾龙胆、石斑鱼;2018年8月,大陆蔬菜首次从同益码头出口金门。截至目前,同益码头累计对台进出口货物332.79万吨,为促进两岸贸易往来发挥了作用。
率先启动福建居民赴金马澎旅游试点,设立大陆首家台资旅行社……厦门对台旅游龙头作用更加凸显。官方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大陆居民经厦门口岸赴台游人数为1.6万人次,2010年增至16.5万人次,之后快速升温。
截至2018年7月,厦门累计批准台资项目6531个,累计实际利用台资107.9亿美元,对台进出口5782.2亿元人民币。厦门市现有台资企业3000多家,台企工业产值占厦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3。
越来越多台青把厦门当作“登陆”创业的第一站。台湾青年创客范姜锋2016年底在厦门创办的启达海峡双创基地,现已入驻了54家台企。目前,在厦常住台胞约12万人,其中台胞员工2.3万人,台生2400人,台胞高技能人才超过2000人。
在今年,厦门设立台湾中小学学生奖学金,500余名台生来厦门实习见习;首批15位台青入住市级公共租赁住房,66名台胞担任社区主任助理。
厦门已是两岸经贸合作的密集地和台胞在大陆工作创业、居住生活的温馨家园。(完)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