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改革风来,两岸花开》——树人篇

2018年11月01日 10:30:00来源:你好台湾网

 

  北京师范大学开学,一名新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刷脸”报到。

  北京师范大学为迎接新生入学报到采取了很有时代感的“刷脸”注册。

  年年迎新多相似,岁岁新生又不同。一年年行走在各大高校,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每到新一年的开学季,菁菁校园里,便又多出了许多台湾学子的身影。

  从形单影只到争先恐后,从鱼龙混杂到精英荟萃,台湾学子数十年的大陆求学路,也恰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变迁大发展的大陆教育的鲜活见证。

1977年中国高考恢复时的北京考场

  1977年,大陆恢复高考,走进校园的第一批“天之骄子”,在大学里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如果说,1977年的恢复高考,让更多人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那么八年以后,1985年大陆高校批准正式招收台湾地区学生,这一教育改革开放的最新举措,则让来自海峡对岸的学子,多了一份改变人生的新选择。教改风来,两岸花开,从那时起,有关台湾学子大陆求学、创业、成才的故事,我们听得越来越多。

这是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刚好又过了一个八年,来自台湾云林的庄淞冽,1993年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

  这个更喜欢我们叫他庄仔的台生,说起初来时对北京那种古老与新生交错的新奇感受,仍有一种置身变革时代的兴奋:“可能由于各种好奇心或各种欲望,当时我就买了一辆二八自行车,但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忙着想要去找新鲜的东西来看。骑着自行车从蓟门桥一直到了三里屯的法国文化处,去看法国电影等等。”

  这一年,中国正式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人才为重,教育为本,这一中国发展的百年大计,由此成为更强化的信念。

  毕业后的庄仔一直没有走,他喜欢上了北京,在这里,他开了家“雕刻时光”咖啡店,或许,他就是要为一个时时改变的城市和社会,留下更多刻画清晰的时光记录。

  北京电影学院科班毕业却从没拍过电影的“庄导演”,先后在大陆开了几十家连锁咖啡馆。他崇尚朴实低调的生活态度,致力于文艺氛围、专业咖啡的文化传播。(图片来源于网络)

  抱着对中医文化的一片赤诚,叶宜颖2003年从台北只身来到北京,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求学深造。原本只是想“取经”的她,天天感受着大陆教育科研发展的日新月异,于是似乎越来越想清楚了,这里才是她的“用武之地”。

  “像我做的这个国家自然基金的课题是关于踝关节扭伤的。” 叶宜颖表示,“我们用现代数据或是现代方法去证明这个手法为什么会有用。所以我们很希望能做出一些对人类有贡献的成果。”

  参与医学课题研究的叶宜颖,每天都很忙,要去平心堂中医诊所看诊,要为实习学生做带教老师,虽然尚未毕业,但她的医术已小有名气。

  和叶宜颖差不多同时,陈经超在新世纪之初也来了北京。在北大连读了硕士和博士之后,托中国教育进一步改革开放之福,“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陆高校,择优录用了这位大陆培养出的台籍“学霸”。

图为厦门大学台籍老师陈经超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说起新世纪新时代大陆高校引进人才的不遗余力,陈经超感慨多多:“我们以前进来厦门大学,可能我们有几篇国内发表的文章就可以了。但是你说现在,每一个要来应聘的基本上都是“海归”。你没有“海归”背景,学校在筛选的时候,可能你连面试的机会都不一定有。”

  发展靠人才,人才靠教育。如今的大陆,求贤若渴,广纳英才,已是蔚然风气。人才争相而来,竞争由此激烈。

  对此,陈经超提到:“像我在北大看到的,好多都是台大、政大毕业的同学,那种是属于很优秀的。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申请的人越来越多,大陆的学校也开始要求我要好的生源,所以近几年就井喷了。”

  求职不易,求学也不易,但高速发展的中国,吸引人才的政策,还是让莘莘学子们争相而来。

  台生李景华就表示,去大陆念书是不错的选择。

  在上海财经大学读大一的任俞珍,也早早就体会到了这种竞争力,才上大一她就准备找一家好的企业去实习。

  任俞珍说:“这边人太厉害了,学霸很多,实习压力还蛮大的。”而对于能找到什么样的实习工作,任俞珍希望是500强企业。

  世界500强,一个四十年前我们还不知为何物的称谓,如今在大陆的很多城市早已落地生根。

  厦门大学台籍老师陈经超深受感触的说:“随着我们越发强大,对外的吸引力就越大,所有的人才可能都会往大陆流动。我们使用的人才就是都是世界级的人才。”

  2018年,台湾学子有了选择人生的更多机会。

  2018年,自推出惠台31条政策后,8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并已自9月1日起施行。

  对此,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张立齐表示,自从这个两岸融合的政策提出,到这个同等待遇的政策的落实,我们的生活都感到特别多的变化,会觉得这个每天醒来,都有一件新的事情,都有一些新的挑战。

近年来,到大陆就学的台湾学生数量不断增长。

  四十年改革开放之路,见证着人才最可贵,教育可兴邦。追梦的路上,越来越多的台湾学子,已经清晰认准了他们要奔赴的方向。

  对此,计划报考北大清华的台生任庭昀提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说法:过去台湾有一个顺口溜叫做:“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这样了,应该叫做:“来来来,来北大!去去去,去大陆! ”

  欢迎你们,台湾新同学!

 

[责任编辑:杨永青]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