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业者为新形势下两岸产业合作“把脉”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赵博)“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提升中华民族核心技术竞争力,对我们应对挑战非常重要,对台湾提升发展空间也非常有益。”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仇开明29日在此间表示。
当天,以“融合发展、互利共赢”为主题的首届两岸民间圆桌论坛在北京举行。两岸专家及产业界代表就新形势下加强两岸经济产业合作,积极建言献策。
仇开明认为,大陆台商多年事业发展积累起颇为可观的财富存量,决定了他们是最希望两岸经贸关系行稳致远、两岸产业合作深入推进的群体。与此同时,近年来,大陆企业持续推进创新,带动台资企业的加入和提升,形成更为健康、深入和持久的竞合关系,加之大陆经济规模及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催生巨大的两岸产业合作增量空间,均有利于促进两岸产业合作。
“两岸产业合作已经成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刘雪琴说,截至2008年,台湾对大陆制造业投资金额占其投资总额的88.4%,服务业占10.3%。2017年则分别为69.5%及17.4%。2008年,台商投资东南沿海五个省区占对大陆投资总额的89.9%,2017年下降为66.6%;同期,台商对大陆中西部地区投资比重从10.1%升至30%以上。可见两岸产业合作结构趋向优化,地区结构趋向均衡。
她认为,民进党上台后加强对陆资赴台的控制,限制台湾高端产业赴大陆投资,并加大“新南向政策”力度,意在削弱及降低两岸产业合作及市场联系。然而,大陆惠台政策无疑具有更大吸引力。尤其是各地落实“31条惠台措施”细则各具亮点,比如福建支持台企参与中欧班列,昆山开展两币现汇下双向兑换等,相信将助推两岸产业合作迎来新发展。
台湾两岸圆桌论坛协会总召集人尹启铭发表了题为《关键时刻两岸产业融合发展共创未来》的主旨演讲。他说,台商在大陆发展已进入成熟期,77%上市柜公司都在大陆有投资。从一开始将大陆作为外销订单生产基地,到眼下伴随投资环境变化和企业升级转型,大陆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台商的创新及内销基地。
“有人质疑两岸经贸关系已经走向竞争,合作空间消减,这完全是误导。”台湾展腾投资集团执行长韦伯韬说,事实上,两岸经济产业合作正进入“深水区”,恰恰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大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惠台措施,为台企台胞提供同等待遇、创造发展机遇,切合了广大台湾民众的需求,必将促进两岸产业交流从合作走向融合。
首届两岸民间圆桌论坛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台湾两岸圆桌论坛协会共同主办。来自台湾工商、文化、青年等社团负责人,各界民间代表人士和大陆有关机构团体负责人、相关专家学者等150余人参加了论坛,就加强两岸产业、经贸、文化、青年合作等议题展开研讨。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