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两岸融合 厦门“升级”脚步不歇
(改革开放40年·探潮头)引领两岸融合 厦门“升级”脚步不歇
中新社厦门7月25日电 题:引领两岸融合 厦门“升级”脚步不歇
中新社记者 杨伏山 陈悦
“初到厦门之时,机场附近还是铁皮屋,通往厦门岛外同安的道路还是红土路,颠簸不平。”忆起20多年前初到厦门的情景,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吴家莹依然记忆犹新。
让吴家莹毅然留在厦门的,是这里和台湾语言、气候、文化、习俗相同或相近,“同胞血脉亲情让人感到格外亲切”,而且“厦门为台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经济特区 因台而设
厦门成为中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1989年,国务院又决定在厦门的海沧地区设立台商投资区。
“海沧台商投资区是大陆设立最早、面积最大、功能最强的台商投资区,它的使命就是在促进两岸产业与社会融合方面,发挥先行先试、探索创新的作用。”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副主任曹放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称,海沧台商投资区可谓“特中更特”。
40年弹指一挥间,厦门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981年的7.4亿元(人民币,下同),跃升到去年的4300多亿元。而当年只有7万人口、以农渔业为主的闽南小渔村海沧,也“平地起高楼”,成为工业产值稳居千亿元、城乡人口36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快速增长。
曹放感慨道,其实当年孙中山先生著述的《建国方略》中,就曾规划在海沧嵩屿建设“新式商埠”。最终,这一“百年家国梦”通过改革开放40年历程,得以成为现实。
吴家莹告诉记者,他在厦门设立的佳好建材有限公司,已经是融合了一、二、三产业的综合集团,“每一个台商都可以说出自己受益改革开放发展的故事”。
先行先试 探索创新
秉持“先行先试,探索创新”的精神,厦门改革开放之路不断升级。
2015年,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挂牌。短短3年间,厦门累计集成推出343项创新举措,其中49项属于中国首创。
吴家莹回忆道,投资厦门初期,台商新设企业要盖“十几个章”,跑好几个部门;出口一单货物,文件来回“要花上好几天”。如今,新设立企业“三证合一”,最快3天就能办完所有手续,出口货物全程无纸化,“最快半小时”就能完成报关,“投资环境越来越好”。
伴随改革开放之路不断升级的,还有厦门的产业发展。近年来,厦门集成电路产业迅速崛起,成为“中国芯”不容忽视的力量。以海沧为例,从2016年底启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来,短短一年半间已签约落户制造业项目投资额达350亿元。
中共海沧区常务副区长章春杰告诉记者,海沧集成电路发展走差异化布局、错位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设计、封测、特色工艺制造等环节,同步在材料、装备等领域发力。
两岸融合 不断拓展
厦门及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为两岸产业合作和台湾人才“登陆”提供广阔空间。以芯舟科技项目为例,台湾恒劲科技公司与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海沧成立全球总部;同时投资46亿元,建设高端封装载板研发、设计和制造项目,并逐步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
厦门的改革开放之路,也是两岸同胞不断融合的“升级”之路。目前,十余万台胞在厦门工作、生活。吴家莹说,厦门市在子女就学、住房等台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领域不断探索惠及台胞政策,让台胞像“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样”。
来自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在厦门各级学校就读的台胞子女估计超过2000人。吴家莹笑言,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大多数负责人的子女都已在厦门安家落户、结亲兴业,完全融入厦门这座城市。
今年6月初,海沧新聘用35位台湾青年担任社区主任助理,至此已有43位台胞在海沧担任社区主任助理,实现全部43个行政村和居民委员会的全覆盖。这一在大陆首创性的做法,完全扎根社区、融入社区,为两岸社会融合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回首厦门40年改革开放历程,这是一条不断探索、主动升级之路,也是一条台胞的发展兴业之路,两岸民众的不断融合之路。(完)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