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近50名台生在塞罕坝种下“台湾学生林”
中新社承德6月2日电 (记者 李茜 张帆)来自京津冀三地高校的近50名台湾学生2日在河北塞罕坝共同种下“台湾学生林”。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以下简称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表示,在这片土地上种下“代表希望的树苗”,希望台湾学生在大陆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也通过实地体验了解大陆的过去和未来,增强对大陆的了解。
由全国台联、河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天津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共同主办的2018“两岸一家亲——寻根祭祖·燕赵行”台湾大学生校外体验活动1日在河北塞罕坝启动。
半个多世纪以前,塞罕坝是茫茫的荒原,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坚持植树造林,营造出112万亩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如今,塞罕坝成为守护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2017年12月,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河北塞罕坝林场被授予“地球卫士奖”。
就读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台湾学生张立齐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台湾学生可以了解大陆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和付出的努力,塞罕坝精神也让他们了解到如何用自己的双手拼搏未来,对即将毕业的他有所启发。此外,他认为台湾学生一起交流在不同省份感受到的文化特色以及学习体会,更有利于台湾青年融入大陆,扩大视野。
台湾学生、北京大学两岸文化交流协会主席刘曜宗表示,对于两岸民众而言,共创美好生活环境一直是共同期待。希望把“绿色的希望”放在心里带回去,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环保意识,为两岸的子孙共同创造一个美丽家园。
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台湾学生王裕庆称,我们种下“台湾学生林”把两岸的感情传承,塞罕坝人的精神对台湾青年有很大影响,这也符合两岸青年创业提倡的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今年将毕业的王裕庆表示可能去大陆二、三线城市,脚踏实地体验地方建设。
杨毅周表示,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发展的缩影,展示了中华民族在艰苦中如何创造奇迹。此次植树可以让台湾学生更深入了解大陆发展历程,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希望台湾学生更加热爱这片土地,感受到这里的希望,为两岸的未来共同努力。
河北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专职副会长陈瑛介绍,2012年至2017年,该会与全国台联连续六年举办“寻根祭祖·燕赵行”台湾住京大学生校外体验活动,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台生累计500余人次参加活动。(完)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