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台研院举办座谈会 邀台商台生为“31项措施”建言献策
全国台企联荣誉会长、天津凯华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丁鲲华。(中国台湾网 陈文韬 摄)
与会者给予“31项措施”极高评价
座谈会上,无论是在大陆辛苦打拼2、30年的资深台商,还是正在负笈求学的台湾青年,以及涉台领域研究多年的专家学者,都对“31项措施”有极高的评价。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巫永平表示,“31项措施”是当下大陆对台政策的集中体现:即通过融合发展促进两岸统一。他表示,香港回归是“先统一后融合”的过程,而台湾与大陆则可能是“先融合后统一”,“31项措施”是最好地体现两岸关系融合发展的措施。
全国台企联荣誉会长、天津凯华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丁鲲华认为,“31项措施”展现了大陆的高度自信,是一个重大突破,把台企历年来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解决了。他举了工业用地转让、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两岸征信企业合作解决台企“融资难”等多个例子表明,“31项措施”让台商可以长久在大陆扎根。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台资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明副教授表示,“31项措施”为台企台胞到大陆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里面有些内容大陆实际一直都在做,只是过去都是“一事一议”,或者需要具体协调,今后这些措施已经制度化,为他们的发展带来极大利好。
与会者普遍认为,用“对台措施”比“惠台”更能准确地形容“31项措施”。巫永平认为,“31项措施”落实“同等待遇”,是真正实践“两岸一家亲”理念,真正做到了两岸是一家人,不分彼此,不分你我。
福建闽江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王念祖表示,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如果过于强调“惠台”反而冲淡“两岸一家亲”的意义,“31项措施”落实两岸同等待遇,唯有公平竞争,才能显示每个人的价值。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巫永平教授发言。(中国台湾网 陈文韬 摄)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