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元素闪亮台北书展
琳琅满目的书本,五花八门的场馆设计,明亮的灯光,舒适的座椅,大大小小的沙龙……这一切显得知性而温馨,让在场者浸润于书籍的海洋。
2月6日至11日,2018年的台北书展在台举行。本次书展以“读力时代”为主题,汇集了60个国家和地区、684家出版社的图书音像制品,意在聚焦全民阅读,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览,为台湾民众营造读书的氛围。
尽管今年受到寒流以及花莲地震影响,人气较去年下滑,但仍吸引53万人次进场逛书展。同时,本次书展版权洽谈达到1130场,场内阅读分享活动较去年大幅成长27%,6天期间共有1180场活动接力举行。
展馆众多 大陆书籍受欢迎
“每一年的台北书展,我们都会选择优质的大陆书籍来参展,特别是获奖的图书,这一次也不例外。”在本次书展的简体馆中,华品文创出版公司总编辑陈秋玲告诉记者,简体馆自2013年在台北书展上设立,至今已是第6年,所展示的简体书一直都很受欢迎。此次共有5200余种、1万册大陆优质图书亮相书展,馆区共分为大陆年度获奖新书推荐区、中华书局推荐区、三联书店推荐区等10个部分,参加展销的大陆出版社近百家。
记者在一旁观察发现,尽管兴趣不同,但前来翻阅、购买书籍的台湾民众不在少数:有人对历史文化内容较感兴趣,有人喜欢翻看现代汉语词典、歇后语词典等工具书,也有人蹲在地上阅读书法字帖。“文学、金融、贸易、科技,包括中医养生、网络小说等等,不管什么类别都需要涵盖到,不然会有读者来反应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陈秋玲笑着说道。
华品文创出版公司总经理王承惠介绍说,台湾出版市场相对较小,大陆出版市场则在规模、出版量、盈利状况、资本等方面有优势,很多台湾业者希望通过书展了解大陆最新书籍及高品质书籍。近年来,不断有台湾的大专院校、图书馆从大陆引进文史书籍。
形式丰富 科技带来新体验
虽是书展,但是活动现场的展示和体验绝不限于纸本的书,更不是只有文字的书。
在参观过程中,记者发现各种类型的插画、漫画、手绘本均摆放在了展摊的显眼位置,围满了参观者。多彩的色调、精巧而有趣的构图,让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视觉上的享受。
当然,科技元素的加入,给阅读带来了更新的体验。比如在“中研院”展区,观众可以用感应设备点开屏幕上的台湾地图,图上可以呈现不同时代、同一地点的风貌——有清代的,日据时期的,也有当下的;每看一处,观众都能了解那里的历史变迁,仿佛在古今之间“穿越”,这样的阅读形式比纸本来得更直观。而像《龙泉侠大战谜雾人》的布袋戏浮空投影短剧、《北城百画帖》和《异人茶迹》的增强现实(AR)展示,分别通过动画特效和现实场景重现的方式把平面的图画变成3D的立体场景,让读者更身临其境地感受书中的故事现场。
此外,DVD、电子书、桌上游戏、互动卡片等泛图书类制品也多种多样,吸引着各路人群驻足围观。
注重分享 名家珍本引关注
读书可以获得知识、丰富情感,但也有不少人被书的内容打动后也想听听作者的内心感受。为此,本次台北书展安排了5大论坛,各论坛及不同场馆也有各自的沙龙活动,邀请各类书籍的作者、漫画家向现场观众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与故事,比如绘本画家几米的《向世界说故事》、作家林黛嫚《台北我的家:故事召集令》等。这些分享沙龙滚动式地举行,吸引着各路读者落座倾听,并向作者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交流互动甚为热烈。
除此之外,出版类课程分享、图书版权交流等活动也同期举行,以方便图书出版专业人士的交流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春风似友珍本古籍拍卖会”也在本次台北书展上举行,鲁迅、胡适、张爱玲、周梦蝶、余光中、三岛由纪夫等名家的限定本、签名本、毛边本、初版本、线装本等197件珍本古籍接受拍卖。众多古籍爱好者慕名而来,寻找心中的珍品。(记者 柴逸扉)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