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台办原副主任陈玲忆“小三通”:回家的路,很甜
两岸冰封大门在1987年开启后,由于台湾单方面的人为阻隔,很长一段时间内,两岸乡亲彼此回家的路,仍需经历一段本不需要的曲线,往香港或日本绕行。直至2001年,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马地区直接往来航线(即两岸“小三通”)正式开通,台湾居民来往大陆的路程大大缩短、便捷性大大提高,两岸交流往来进入新时期。
作为“小三通”开通的见证者之一,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台办原副主任陈玲回忆这段往事时表示,过程虽然很累很苦,但结果很甜很欣慰,“我自己最大的感触是,这段历史可以浓缩为八个字:合则两利、通则双赢”。
只待东风
连江黄岐半岛与马祖在马祖澳互相守望,素有“里山”和“外山”之称,两地乡亲同根同祖,自古以来关系密切。“长久以来同在一片渔场捕捞作业,头不碰脚还碰呢,两地乡亲一直都有渔船靠帮交换渔货、生活用品的传统。”陈玲介绍,晋江围头和厦门大嶝岛等地,与金门也有易货、联姻等传统。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两岸应尽快实现通邮、通航,“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陈玲说,这是大陆第一次提出两岸直接“三通”的主张。但由于台湾当局僵硬的大陆政策,一直无法实现。1992年,福建提出了“两门对开、两马先行”的建议。在这个构想的推动下,两年后,金门、马祖方面提出“金马与大陆‘小三通’说帖”。“两岸‘小三通’最早是由福建有关方面提出来的,是为后来两岸全面直接‘三通’进行的探索。”
陈玲表示,为了推动实现两岸直接往来,福建有关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斥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较完善的海空口岸和陆路交通网络;福州、厦门两地准备台胞落地办证设施,为台胞通关入境提供便利;2000年,在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已颁布的200多部地方性法规中,50多部有涉台内容,9部属专项涉台法规……
“可以说,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门、马祖地区直接往来,当时已经具备了实施条件,只待东风。”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