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王仲鹏的田园梦:让有机农法深耕两岸
新华社台北12月23日电(记者张钟凯 刘刚)在南投县土地公崎顶山旁的土地上,两片相邻的茶田形成了一个对比鲜明的画面:一片茶田几乎寸草不生,走进去土地坚实;而另一片茶田则杂草丛生,茂盛的茶花吸引了不少蜜蜂,土地踩上去则是软绵绵的。
不同的茶田风貌背后是农法的差异。一片是“家养”的茶田,采用传统的农作法,施用杀虫剂等化学农药,而另一片则是“放养”的茶田,采用有机农法,施用了天然抗虫和培育材料。
“放养”的茶田属于台湾鹏景集团的农场,茶田“吃”的是硅藻土及甲壳素等自然矿物,这种叫“原矿家”的有机农法不污染环境,也不影响农民健康,既能防虫抗菌,改善土质,也能确保口感和饮食安全。
“杂草是我的作物,茶园是昆虫的家”是茶田附近鹏景集团一家农场的口号。“原矿家”有机农法首席执行官、鹏景集团董事长王仲鹏说:“你给农作物吃什么,它就长出什么。相比化学农药常规农法种出来的食品,有机农法种出来的吃起来更放心。”
台湾有机农业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然而受制于投资成本、较高的折损率和认证资格等原因,目前岛内有机农业种植面占总耕地面积约0.8%,与意大利、瑞典、法国等有机农业大国两位数的有机农耕占比相差甚远。
据王仲鹏介绍,他们的农法让有机的种植过程简单、农作物产量与常规农法相当、种植成本也无增加;更重要的是用此农法生产的蔬果,其营养成分是一般种植法的5到10倍,口感自然清爽,“吃的东西不能光看外表,重要的是营养和味道”。
在台湾推广有机农业的同时,王仲鹏还把他的“原矿家”有机农法推广到大陆,希望能让两岸消费者都能吃上放心的农产品。
2012年,大陆正式实施新版《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规定每件达到新国标的有机产品加贴17位的唯一编码,不可二次包装,产品质量可全程追溯。面对严格的有机认证规则,一方面大陆厂商急于提高有机种植和生产的能级和水平;另一方面,在有机领域启动较早、积累了大量经验的台湾农牧业者、加工厂商也闻风而动,纷纷“登陆”寻觅商机。
如今王仲鹏的“原矿家”已经在两岸取得有机认证标章,大陆的椭圆形有机认证标识加贴在他们的茶罐上,在大陆的南京等城市都有示范区。今年8月底,王仲鹏在甘肃榆中县合资建设大陆首家“原矿家”有机农法原料生产加工基地,将高原夏菜由绿色食品直接升级至有机食品级别,并借此进一步推广台湾的有机农法。
“农业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更多人种才能让更多人吃。”王仲鹏说,“从心种起,让两岸人民都有健康的饮食,是我们不断分享种植方式的目的。”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