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名台湾文创爱好者的十年心路

2017年11月29日 08:20:00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哈尔滨11月28日电(记者杨思琪)一头卷曲的长发,一口浓郁的港台腔,面对数百件文化创意产品,40岁的郑宏南一一耐心点评。作为黑龙江省首届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评委的他,已经多次来到“冰城”哈尔滨。

  此行让郑宏南感到激动,因为他和一些“有意思”的大陆文创作品相遇了——“把卷轴画印在纸巾上,这个设计感很强,寓意文化源远流长。”“把文物符号印在环保型纸袋上,实现重复利用,突出了功能性和环保概念。”“鱼皮挂件是赫哲族的民族文化,既承载着古老的生活史,又是一种保护和延续。”

  2003年,大学毕业后的郑宏南在台湾成立一家南南美术馆,意思是“台南的阿南”。十年前,他决定从台湾搬到广州,成立了阿南工作室,并成为广州大新美术馆驻馆艺术家。

  谈及为何来大陆发展,郑宏南坦言,相比台湾,大陆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里文化的丰富性、多元性和挑战性给他带来新奇、陌生的体验,激发自己在中华文化的大环境下去思考和创作,创作格局自然得到了拓展。“同时大陆还存在一些压力的刺激,让自己更想有一番作为。”

  “我理解的文创,就是要把艺术融入生活,把文化变得实用,尤其是呈现在一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上,那将有更好的表达形式。”郑宏南说。

  郑宏南喜欢的材质有汉白玉、檀木和银,从选材、设计到制作,有些小艺术品只要一两天,有的则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艺术的源泉。”郑宏南说。

  郑宏南的作品多以“洞”为特色,用汉白玉雕刻而成。他说,这与台湾的海洋地理、自己多年前潜水教练的经历相关,更重要的含义是“滴水穿石”,这个成语拥有勤劳、坚持、恒心的内涵。

  在东北,郑宏南发现越来越多农产品的包装也加入了文创设计,比如农民画、大米宝宝的形象。他认为,这些文创设计不但吸引人,还更好地诠释了农产品的价值,使之获得消费者的喜爱。

  在郑宏南看来,现代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用品的品味、风格与价值,大陆的文创市场正快速发展,甚至进入了一个繁荣时代。“文创来到一个风口,会让更多爱好者找到理想实现的机会。”郑宏南说。

  “把文化植入生活,这是很有意义的东西。”郑宏南希望,越来越多大陆的文化元素能够融入当下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在让民众和文化有更多接触的同时,也让文化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张晓静]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