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专家学者:“两岸交流30年”青年交流有三大变化

2017年11月13日 08:29:00来源:华广网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张宝蓉教授在启动仪式中发言。(孟斌 摄)

  华广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孟斌)今天上午,“两岸交流30年”台湾高校社团干部体验营活动在厦门正式拉开序幕。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张宝蓉教授在启动仪式中表示,两岸交流30年来在跌宕起伏中不断发展、前行,其中,青年交流可以说是两岸交流的一个缩影或具体体现,青年群体逐渐成为两岸交流的生力军。

  她说,30年来两岸青年交流领域发生了许多变化,也积累了很多经验,青年群体逐渐成为两岸交流的生力军。这些变化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两岸青年交流的影响从“隐性力量”转为“显性动力”。过去,青年群体只是两岸流动群体中的“小众”,对两岸交流的影响力量有限,算是一股“隐性力量”,而今天的青年群体已经成为两岸流动群体中的“大众”,并成为推动两岸交流发展的显性动力,可以说,当前两岸社会各界对青年群体的关注前所未有。

  第二,两岸青年交流的形式从“粗放式参访”到“参与式体验”。从过去的参访、联谊或展演,到现在的就业、创业、社会实践、公共参与、志愿服务等等。比如这次体验营的整个行程设计就非常用心、细致和到位,有各种深度体验,也有经验分享,还有专家座谈,这种交流非常好。

  第三,台湾青年对两岸交流的心态从“盲从心理”到“交往理性”。 就台湾青年自身而言,从过去的“盲从心理”或“从众心理”,到今天更加注重个体内在动机,更加关注这种交流对自身未来成长可能带来的影响;对两岸关系的看法,逐渐从过去的“刻板”、“偏见”、“以我为主”到现在更加强调“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此次台湾高校社团干部体验营活动以“深化两岸交流,共享发展机遇”为主题,来自台湾世新大学、铭传大学等10所台湾院校的20余位社团骨干将通过实地走访和互动交流,亲身体验和感受两岸交流30年来大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寻求未来发展机会。

[责任编辑:张晓静]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