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台湾新北青年麦又仁,一年当中有六个月在大陆跑展会,为父亲麦传亮的“台湾民窑”陶瓷作品找市场。用他的话来讲,“有跑,就是一个机会,不跑?机会都没了。”
麦又仁刚刚结束的一场“跑展会”,是2日刚刚在“妈祖故里”福建省莆田市落幕的第十二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博览会(下称“艺博会”)。尽管在连续多年参展的台湾莺歌陶瓷文化观光发展协会中,麦又仁属于首次来访莆田的“新丁”,但他却有着一年转战大陆20多个城市的战绩。
“我一年间有四五个月在台湾创作生产,剩下的时间都以参展为主,一出来半个月到一个月,有时两个月。”麦又仁对记者说,跑展会是了解大陆市场的捷径,他从中寻找到经销商和代理商。“登陆”3年间,他已布局大陆厦门、天津、长春等十来个城市设经销点。
在会展上,麦又仁逗引客商们试试将茶壶盖上的母蛙对准壶背上的公蛙,由于气孔控制的原因,茶水果然才“听话”地流了出来---尽管售价不菲,这些独出机杼的柴窑作品人气爆棚。
麦又仁说,父亲麦传亮是个“发明家”,才有了这些传统柴窑的“新面孔”,使得传统陶瓷文化免于消弭,也幸得父亲2010年决意西进大陆,支撑起台湾民窑的发展规模,成为台湾文创产业中的翘楚。
“我不愿意用‘小确幸’来迷惑自己不去进取,小确幸害了好多人,明明生活并没有因此产生实质性改变。”麦又仁说,“爸爸锐意进取才有进步,他可以做到的,我为什么不可以?”
“我跑大陆这三年,感受到大陆实力强到无法想象,也非常开放,只要你有创业想法的话,都找得到出路口。”麦又仁告诉记者,他正在密切关注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福建平潭对台优惠政策,打算伺机而动。
来自台湾“祥鑫窑”的毛亮轩同样是“替父出征”,他的微信朋友圈里,一个个展会遍布大陆的大江南北。
毛亮轩的父亲毛昌辉用了30年时间,烧制出瓷器层峦叠嶂的肌理感,有如油画般流光溢彩。“爸爸把台北故宫博物院当成自修室,还专门去法国卢浮宫看名画,也不知道失败多少次,才烧出这样精妙的画面效果。”
“最青睐父亲心血的,都是大陆客商,传统文化的根在大陆,大陆也才有这样的消费力”。毛亮轩说,尽管两位姐姐费心开创“Mao’s乐陶陶”文创品牌,以传承家业,但实际上他家收成八成是来自大陆市场。
毛亮轩坦言,很多大陆文创园区邀请祥鑫窑入驻,但他新婚爱人和家人都在台湾,他一时还难以抉择。
官方一组数据能说明台商们的参展热情来自何方:为期五天的艺博会,参观人数达21.9万人次,实现产品成交金额2.46亿元(人民币下同),签订合同金额6.91亿元。线上工艺产品成交金额也达到5272万元。
台湾名瓷“台华窑”素有莺歌“故宫”之称,在业内有一定指标性。该公司营销经理刘家齐认为,因为大陆市场向好,同时跑展会有场租补贴,降低在大陆抢滩的商业成本,产生跑展会一族。
刘家齐的烦恼在于,大陆电商平台风生水起,文创商品获利好,但因瓷器销售的特殊性,即使是台湾名窑,也难分一杯羹。“我们边走边看,必须积极应对大陆市场变化,更新产品线做新设计。”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