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家常菜、云南菜馆、云南风味料理、火把节,乍看这些内容的广告牌,以为是到了云南。但这里却是台湾南投境内,海拔2000米左右的清境地区。
“我们的博望新村,就是独具特色的‘云南村’。”鲁文印笑着对记者说。
这位身穿彝族服装的中年汉子,带领家人经营着远近闻名的云南菜餐馆——清境鲁妈妈餐馆。他在跟博望新村的同辈人通电话时,讲的是流利的云南话。“我们从小就说云南话,因为父母都是云南人。”他说。
民宿“滇缅的家”负责人、南投县云南同乡会理事长李克之,和鲁文印年纪相仿、一起长大。“我们这些云南人二代,聊天时说云南话是很自然的事。”李克之说。
李克之和鲁文印的父辈,同为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自云南及海外陆续撤到台湾的云南籍国民党老兵。1961年,台当局在南投设立清境农场安置这批老兵及其眷属,他们分别居住在博望新村、定远新村和寿亭新村。博望新村地理位置最高、海拔超过2000米。
“最开始时,博望新村有31户,我和鲁文印是同村人。”李克之说,小时候,谁家饭煮好了,随便进去吃。整个村子里都是讲云南方言,大人、小孩都一样。
50多年过去了,博望新村如今还剩下20几户,有的从原址搬出来在不远处建起了餐馆或民宿。但不变的是情谊,“我们还是经常走门串户,谁家饭做好了,去吃就是了”。鲁文印说。
几乎每天早上8点左右,李克之、鲁文印等几位老友会到鲁妈妈餐馆喝咖啡,在闲聊中开启新的一天。有空时,晚上继续聚。
大年初三晚上,记者在鲁妈妈餐馆遇到了他们的春酒。六七位好友,围着一桌云南菜,在云南方言中谈天说地。桌上的酒,有产自台湾的高粱,也有他们从云南带回来的木瓜酒。
“现在是过年,今晚我们算喝春酒,但这样的‘春酒’,我们春夏秋冬都喝。”鲁文印说完后,几位老友大声笑起来,继续举起小酒杯。
50几年来,博望新村的谋生方式经历了几次重要变化。“以前,父辈主要是种植蔬菜水果,生活比较艰苦。到了我们这一代,有两次产业转型,一是转到种植花卉,另外就是发展休闲观光业。”鲁文印介绍说。
目前,博望新村的云南老兵只剩下两位,但身体不太好,春节期间也住在看护中心。二代们有的开起了民宿、餐馆,有的以种植香水百合为主业,有的兼开民宿和从事种植业。据鲁文印介绍,清境农场的香水百合产量占据台湾总产量的近八成。
虽然他们经营的民宿、餐馆建筑、装饰风格各异,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云南特色。
“我们做的都是云南菜。”鲁文印说,这都是从小就学会的本领,既是优势,也不想放弃这些传统。
近年来,李克之、鲁文印等多次赴大陆交流、观光。“去大陆,最想去的地方还是云南。”李克之笑着说。
鲁文印则表示,去云南,既为探亲,也是去观摩、学习。他说,虽然妈妈已经去世,但会坚持餐馆的云南特色。每次去云南,都会努力去学做云南特色的菜,希望能为鲁妈妈餐馆带来更多的菜品。“我的米粉机也是从云南买回来的。”他说。
在鲁文印等博望新村二代们的努力下,2007年起,清境火把节开始在博望新村举行。现在,这一具有云南特色的节日已成为当地重要的节庆活动。
“举办火把节,我们是希望后辈们能记住自己的祖辈来自哪里,那里有什么特色。希望火把节能持续办下去。”鲁文印说。(记者吴济海)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