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台湾创业者在大陆:需要创业公社这样了解年轻人的地方

2017年01月22日 08:30:5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创业者在大陆:需要创业公社这样了解年轻人的地方

  位于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的台湾青年创业驿站。(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中国台湾网1月21日北京讯  (记者 李宁)“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说先挣它一个亿”,王健林的这番话此前风靡各社交软件。那么,要是给你一个亿你会干什么?“以前在台湾,如果给我1亿新台币,我就觉得此生无忧。在这边看到很多创业者都很年轻,还都很拼,现在如果给我1亿新台币甚至1亿人民币,我会很清楚我可能会怎么花,而且觉得它不够,要争取更多”。在北京创业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业公社”)实习不到半年,台湾大学交换生李政轩就有了这样的切身改变。

  创业公社创建于2013年5月,致力于为“北漂”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创业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快速发展,目前已在哈尔滨、天津、烟台、厦门等地布局。整体服务企业数量4800多家,入驻企业超过1300家,孵化企业的存活率达80%。

  初到大陆,有点“懵”

  自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双创浪潮席卷开来。这股风潮不仅在大陆蔓延,也让更多台湾青年人愿意到大陆创业。然而相对于从小生活在大陆的年轻人对大陆各方面可观可感的了解,初来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可谓“两眼一摸黑”。

  “大陆的很多行政指令已经非常简化了,但办一个企业还是非常复杂,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对初次到大陆的台湾青年来说,可能不知道还要办执照、卫生登记许可证、暂住证等问题。”创业公社导师、智投汇创始人兼CEO王宏鹏从最简单的层面解读台湾创业者在大陆面临的困难。

  创业公社导师、台北亚克管理咨询公司执行长乌仕明认为,台湾投资团队来到大陆还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大陆投资人判断一个项目的关键的指标不是很清楚,“对这边的时事、大家熟悉的梗不熟,对消费结构、地方习惯都需要时间去融入。”

  桃桃喜是一款专门为女性提供桃花预报的服务,落地大陆刚满一年,团队从初来时的3人迅速发展至20人。目前在全网有十几万用户,同时经营微信、QQ、头条号、知乎等账户,每天都会结合明星与热门话题写一些谈面相的文章,已经出了不少爆款。出生于1987的创始人简子复就如他给自己取的网名“简少年”一样,是一个翩翩少年,说起刚来大陆时的困境,他觉得好笑又无奈。

  “台湾人来大陆,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接地气,觉得好笑的事情大陆人不觉得好笑,过的节日大陆不过(如中元节)。有些事情筹划了半天发现大陆人一点都不在意。”他说,这就像台湾人不懂宋小宝式的幽默,不能理解东北人的一些梗一样。此外,还有所用服务的不同,“台湾用的是Facebook,大陆用的是微博、微信、QQ,对大陆人来说,不能想象一个人不知道QQ怎么用,但是对台湾人来说就真的不知道,这是一个全新的学习。”这个大男孩说起这些像个无辜的小孩儿。

  简子复认为,台湾的80后、85后与传统的台商很脱节,做着完全不一样的事情。“台湾青年落地大陆后就是要找到新的、理解我们在干嘛、帮助我们创业的伙伴。创业公社带给我们的不管是工位、培训、辅导、曝光的机会等整个都非常棒,这是互联网新创企业非常需要的。”

  创业者需要的,就是创业公社在做的

  作为北京市第一批“众创空间”之一,创业公社就像是升级版的保姆,创客们工作中的产品定位、市场开拓、投融资及生活方面的问题,都可以一站式帮助解决。为了更好地服务台湾青年在大陆创业,公社还专门成立了台湾青年创业驿站。

  “团队刚来人生地不熟,如果要做办公室的租赁、公司的注册登记、财税申请,对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在这方面,公社为他们提供了全面的服务。除此之外,创业公社可以提供场地租赁、住宿,落地之后可以给其进一步的资源对接,告诉企业后续的产品要怎么推动,在大陆更好的落地。”创业公社导师、银河创投总监林宜贤向记者介绍。

  创业公社目前在京运营12万平方米创业基地,初创团队可以在这里以相对优惠的价格租用办公区域。而台湾驿站会为每个入驻的台湾创业团队提供三个月的免费办公场地,在此期间,资源对接等服务也免费提供。此外,公社还设有足够的公共空间供创业者们使用,包括咖啡厅、路演厅、展示厅等,满足创业者的需求。

  “工位是最重要的,在这里办公什么都不便宜,从几个人的时候供给工位,像现在需要12个人的工位,他们也会尽量腾地方给我们,这是很重要的。”说起创业公社对桃桃喜的帮扶,简子复侃侃而谈。他回忆,由于团队刚落地需要调整节奏,创业公社介绍了非常多融资对象,对商业计划书怎么写、怎么融资、怎么对接都给予辅导。在公社的帮助下,桃桃喜目前已顺利融资。

  “对没有来过大陆的人,进入孵化器会比较有安全感。孵化器的宗旨就是要服务创业公司,如果随便租个写字楼,大家对你不会有热烈的协助,还要自己打广告、找渠道、找合作方,是很麻烦的一件事。而在孵化器,路演、跟投资人对接是比较基本的服务。”乌仕明认为,进驻孵化器是融入一个城市相对低成本的方式。

  创业公社执行总裁丁磊向记者介绍,公社目前在努力构建自己的生态圈,已形成了由空间场地加运营服务组成的核心产品圈、由行业领域优秀成长型企业组成的垂直孵化圈、由行业知名领军企业组成的外部资源圈,实现共享经济的协同效应。

  创业公社目前拥有37℃公寓、创客金服、水滴数据、长青商学院等子品牌,打造集创业办公空间、创业公寓、金融服务、创业培训和创业大数据为一体的创业生态圈。丁磊认为,所有的企业都会面临人、财、市场的问题,公社通过培训,解决人的问题,通过创客金服解决融资和资本市场的问题,通过生态圈,解决企业走向市场的问题。

  人生不外乎吃穿住行,生活方面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工作也很难安心。创业公社为创业者提供的37℃公寓(意在给创业者提供一个有温度的地方)目前共有133间宿舍,每间都是精装修,入住率100%。

  “住宿对台湾人和本地人都是刚需,公社从住就解决创业者的问题。”创业公社台湾青年创业驿站负责人郑博宇认为这是很好的一点。他介绍,公寓的每层楼都有公共区域,涵盖咖啡厅、图书馆、电影放映厅、手工艺交流室、健身房、公共厨房,提供这样的活动区,就是让社群自己去集结,沟通交流。

  虽然一落地就找到了房子,但简子复常常到公寓里跟其他创业者交流、聊天、办活动,他认为这里是很好的交流平台。

  针对公寓的抢手程度,丁磊表示,公社今年年底又拓展了2栋楼,预计在明年完成装修改造,大概能够再增加400套公寓,提供给创业者。“台湾创业团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住宿,希望明年在海淀附近找到更合适的改造住宅空间,提供配套资源。”

  台湾青年创业驿站——飘着台湾味儿服务站

  台湾青年创业驿站于2016年10月21日正式启动,目前已入驻26家台湾创业团队。谈到驿站设立的初衷,丁磊表示,“希望更多的团队来的时候找到落脚的地方,先观望观望看自己的商业模式是否符合大陆的市场,能否调整到位。”丁磊指出,驿站的设计、装修都是台湾团队来做,包括负责人本身就是台湾人,又了解大陆的市场、普惠性政策及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的需求,对接起来匹配度很高。

  怀抱着5、6瓶水从远处飞奔而来、快到门口时双脚紧贴地面完美“刹车”,再将水有礼貌地放在室内交谈的人面前,郑博宇忙的像吃饭高峰时期快餐店里的服务员。不到一下午的时间,他接待了一组政府部门的参访团、帮记者安排了一场专访、向两组有意愿落地大陆的台湾创业团队说明帮扶情况、并为其中一个安排了与专业律师面对面的法务咨询。

  郑博宇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因为对古都的喜爱,自2009年始,以参访等方式开始频繁来往大陆。去年12月,他被丁磊一眼相中,提前预约邀其担任台湾青年创业驿站的负责人。

  “忙啥呢?”工作期间,这样具有明显北方人说话特色的语言不经意间从郑博宇口中说出来,让人觉得既惊讶又理所应当。从台湾团队的招募、专区的运营、媒体的营销到团队的工商注册、财税法务代理、筹融资等,郑博宇的每一天都很忙碌。

  1995年出生的李政轩是郑博宇参加活动时相中的“得力助手”,今年8月份赴清华大学进行一学期的交换。学习间隙,他常来公社帮郑博宇分担手头工作。充满活力、积极、有想法的他得到了郑博宇极大的肯定,面对李政轩即将回到岛内,郑博宇向公社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郑博宇认为,微信公众号在大陆发展的非常好,但台湾人不用微信,因此宣传做的再漂亮也没人看,要怎样有效地跟岛内年轻人沟通呢?郑博宇表示,他以前做过一个Facebook粉丝专页,在上面把大陆的政策繁体化、台湾用语化,让台湾人很容易看得懂。然而在大陆上Facebook不太稳定,而李政轩对公社有了一定了解,希望他在岛内可以协助转载、维护这个平台,让更多年轻人或创业者知道创业公社,做到“里应外合”。该想法一经提出便得到各方肯定。

  “我们就需要像创业公社这样有年轻人、了解年轻人的地方,了解我们需要什么来给我们帮助。”对于创业公社的运作,简子复给予十分的肯定。

  大陆高速发展的经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台湾创业者,如今有着不止一个亿梦想的李政轩即将返回岛内,但他为台湾创业者到大陆创业的工作还将持续进行,这就像创业公社协助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的工作,一直在路上。(完)

台湾创业者在大陆:需要创业公社这样了解年轻人的地方

郑博宇。(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台湾创业者在大陆:需要创业公社这样了解年轻人的地方

李政轩。(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台湾创业者在大陆:需要创业公社这样了解年轻人的地方

王宏鹏。(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台湾创业者在大陆:需要创业公社这样了解年轻人的地方

林宜贤。(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台湾创业者在大陆:需要创业公社这样了解年轻人的地方

台湾青年创业驿站内展示着台湾创业团队的产品。(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责任编辑: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