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陈映真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两岸同胞深切缅怀

2016年12月02日 09:23:09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陈映真遗体告别引两岸关注 炙热爱国心与世长存

  陈映真遗体告别现场。(中国台湾网 于斯文 摄)

  中国台湾网12月1日北京讯 (记者 尹赛楠)“一九五零年,我一个人蹲在崁顶上一座废弃的砖窑旁边,看着早上九、十点钟的太阳,透过十月的莺镇晴朗的天光,照在崁子下一片橙黄色的稻田……”北京时间12月1日,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大礼堂里没有哀乐低回,而是陈映真朗读自己80年代作品《铃铛花》的声音在空中回荡。陈映真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台湾同胞的杰出代表,著名文学家,台湾爱国统一阵营的杰出领袖和理论家,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创盟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他于2016年11月22日14时39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陈映真先生1937年11月6日出生于台湾苗栗县竹南镇。受时代影响,青少年时就接触进步思想,逐步树立了追求进步、追求统一的人生理想,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做过中学教员、药厂职工。1968年,因从事反抗独裁专制的进步活动,被台湾当局判处十年徒刑。在狱中,与遭受政治迫害的难友们一起,对监狱当局和狱中的“台独”势力坚决斗争。1975年获释后,一面创作大量文学作品,撰写大量思想理论文章,以笔为旗感召人们追求进步,继承并发扬了台湾乡土文学的光荣传统;一面投身爱国统一运动,身体力行带领人们推动统一,成为台湾爱国统一阵营的重要领袖。1996年受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1998年受聘为人民大学客座教授,2006年定居祖国首都北京。

  陈映真先生是海峡两岸最具影响力的台湾著名乡土文学作家。他创作了《我的弟弟康雄》、《将军族》、《唐倩的喜剧》、《忠孝公园》等中、短篇小说以及为数众多的散文等,颂扬台湾同胞光荣的爱国爱乡传统,批判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压迫,反对独裁专制,揭露“台独”的荒谬与危害,唤醒、感召着许多台湾同胞走上追求祖国统一的道路。

  台湾中国统一联盟主席戚嘉林表示,他本人是研究台湾历史的,1990年前后,陈映真先生了解到他在做台湾历史的研究,便通过各种渠道认识了他,并鼓励自己要对台湾历史的真相进行还原,坚决反对歪曲两岸历史的行为,让他非常的感动。在他看来,陈映真先生不仅仅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是那个时代的典范,也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虽然遭受过国民党的迫害,但是陈映真却仍然心系祖国的统一、两岸的和平发展,这种精神值得我们这代人发扬光大。

  陈映真先生是台湾爱国统一运动的重要领袖,他长期坚守宝岛文化阵地,参与《文季》、《夏潮》等爱国进步杂志的编辑,创办《人间》杂志、《人间》出版社,出版《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宣传祖国统一,反对两岸分离,关怀在台湾白色恐怖中受害的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台湾乡土文学论战,旗帜鲜明地同“台独”势力坚决斗争。1988年,参与创建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并出任主席。1990年2月率中国统一联盟访问团来京,受到江泽民同志的亲切接见。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说,陈映真先生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台湾同胞的杰出代表,著名文学家,台湾爱国统一阵营的杰出领袖和理论家。他矢志不渝追求国家统一,创作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颂扬台湾同胞的爱国爱乡传统,揭露“台独”的荒谬与危害,呼吁台湾同胞投身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他的崇高信念和光辉人格将激励两岸同胞继续前进。

  陈映真先生对国家和人民忠贞不渝,对祖国统一大业充满信心,对增进同胞福祉鞠躬尽瘁。他追求真理,信仰坚定,饱经磨难而志向不改,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他扎根群众,心系人民,把全部的智慧投入到为两岸同胞谋幸福、为台湾同胞谋前途之中。他铁骨铮铮,气节凛然,在捍卫国家和民族核心利益的斗争中,展现出了爱国主义者的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他光明磊落,襟怀坦荡,自觉顾大局、重团结、讲风格、做奉献,体现了高尚的情操品格。

  原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徐博东指出,陈映真先生早年间利用自己在文学上的造诣,创造出了许多有正能量的作品,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岛内统派人士,来为祖国的统一、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呐喊”。他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祖国的统一,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的统派朋友,他的逝世是两岸同胞的重大损失,我相信,岛内统派会继续发扬陈映真先生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为祖国统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及反对“台独”的斗争做出更大的贡献。

  陈映真先生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的逝世是台湾爱国统一力量的重大损失,是两岸同胞的重大损失。他的崇高信念、革命斗志、光辉人格永远值得两岸同胞铭记。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将彪炳史册。(完)

[责任编辑:尹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