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曾培炎在2016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全文)

2016年11月06日 21:09:26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中国台湾网11月6日金门讯 2016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6日在金门开幕,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曾培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以下为致辞全文:

  尊敬的萧万长理事长,

  尊敬的江丙坤副理事长,盛华仁副理事长,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在美丽的海上仙洲—金门再次会面。这次两岸企业家峰会在金门、厦门举办,是一个创举,是“两岸一家亲”的真实缩影和典型示范。厦门有一首著名的歌曲《鼓浪屿之波》,歌中唱到,“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海波在日夜唱,唱不尽骨肉情长”,道出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深厚感情。这次我登上了金门岛,也实现了我的一个心愿。这里,我谨代表大陆理事会对峰会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向台湾理事会、两岸企业家以及金门、厦门等有关方面表示衷心感谢!

  一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企业家交流活动频繁,峰会理事会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在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福建古雷石化项目奠基,台积电南京厂成功签约并开工建设,成为两岸产业互利双赢的重要成果和成功范例。各产业推进小组开展经常性交流互访和务实合作,台湾企业家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在峰会协调下得以解决。在此,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

  在座的都是两岸企业界知名人士,都非常关注世界经济,特别是大陆经济发展状况。我想借此机会与各位交流一些看法。

  从全球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经8年,其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仍未看到令人振奋的复苏亮光。世界经济正在步入“低增长陷阱”,经济增速已连续5年低于危机前20年均值,全球贸易增速也连续5年低于同年GDP增速,劳动生产率增速持续低迷。宏观经济政策扑朔迷离,欧元区、日本纷纷实施负利率,美联储在加息问题上游移不定。经济发展失衡再度凸显,新兴经济体GDP增速连续5年出现下滑,东盟去年10个成员国中有7个增速放缓。全球化进程遭遇逆风,WTO多哈回合谈判以及TPP、TTIP面临阻力,一些国家民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美国大选尚未揭晓,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在全球经济减速的背景下,大陆经济也存在下行压力,增速有所下降。过去一个时期,我们主要是从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这在当时传统产能需求尚有空缺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供给结构产生错配,传统产能接近或达到上限规模。这样,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成为结构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因而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政策实现经济持续反弹。一年来,大陆对症施策,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采取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一系列应对举措。

  第一,“三去一降一补”重点推进。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以求改善供给质量和效率,加快催生发展新动能,增强产业竞争力和企业活力。针对产能过剩问题,采取严格环保、能耗标准等门槛准入,通过资本兼并重组,以市场方式出清“僵尸企业”,计划五年内消化钢铁产能1亿~1.5亿吨,化解煤炭产能5亿吨。针对房地产库存问题,依据市场情况,采取差别化办法,因城施策。对过热的一、二线城市,收紧购房政策,提高贷款条件,防止房市泡沫化;对其他三、四线城市,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合理消化库存。针对债务问题,允许地方政府经批准发行债券对存量债务进行置换,今年又实施了市场化银行债转股,实施积极稳妥去杠杆的政策。由于大陆外债比重小,国民储蓄率较高,债券融资主要投入基础设施项目,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在降成本方面,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着手,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取消不合理收费,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引导能源价格水平下降等。半年来减税效果约3000亿元。在补短板方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促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兴起。坚持精准扶贫,发展特色产业,实施新一轮异地扶贫搬迁。完善必要基础设施,支持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既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又增加有效供给,为经济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第二,鼓励地方因地制宜主动调整。过去各地对于GDP增速互相攀比,发展方式粗放,造成产业同构、重复建设。现在淡化了对GDP指标的考核,鼓励各地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自主推进结构调整。先后出台丝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及规划,引导地方经济加快调整进程。东部沿海的一些省份,结构调整动手比较早,已经涌现出新亮点。广东积极推进“腾笼换鸟”战略,带动珠三角经济转型升级;深圳抓住创新驱动先机,信息产业和智能制造发展很快;浙江聚焦互联网经济,打造特色小镇;贵州力推大数据和生态旅游,培育新的特色优势产业。与此同时,东北及内陆一些省份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历史包袱较重,调整过程比较痛苦,步伐略显滞后。

  第三,市场化改革进入快车道。大陆三十多年发展经验表明,改革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大陆坚定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释放了新一轮的改革红利。在金融领域,推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提高了金融杠杆弹性。在财税领域,推进营改增等税制改革,调整增值税分税比例,完善地方税收体系,理顺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在价格改革方面,减少政府定价范围,加快推进能源、医药等重点领域价格市场化,计划到2017年基本放开竞争性领域价格。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大幅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了“证照分离”、“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企业登记制度。在市场准入方面,放宽电力、交通等领域市场准入,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大力推广PPP模式,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

  第四,开启对外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倡议是大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一年多来,与30多个国家签署了政府间合作协议,与20多个国家开展了国际产能合作,一批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产业园区项目顺利落地。大陆与沿线区域的贸易投资发展势头强劲,增速明显超过其他地区。与此同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推动境内外自贸区战略双轨并进。在韩国、澳大利亚之后,与加拿大签署FTA协议,中美BIT、中日韩FTA、RCEP不同程度取得进展。境内自贸试验区三年两扩围,修改外资三法及《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2018年将全面实施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在这些措施的影响下,大陆对外贸易投资长期双顺差的情况正在悄然改变。经常贸易顺差逐步收窄,下降至占GDP比重2%~3%区间内。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保持稳定,而对外投资大幅增长,大陆已经由资本净输入变为净输出。在外资外贸再平衡和汇率改革的双重影响下,外汇储备也告别长期单边增加的情况,人民币汇率走势有涨有跌,基本反映了大陆经济的基本面。

  第五,宏观调控长短结合。在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把短期逆周期政策和长期结构性政策结合起来,注重形成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政策合力。在政策理念上,改变“重物轻人”的思路,把以人为本以及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不再一味追求GDP的增速,而是更加强调全要素生产率、就业、生态等质量效益指标。在政策工具上,在货币政策边际效应递减时,适度加大财政政策力度。改变加杠杆、强刺激的做法,增强调控精准度和灵活性,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在政策措施上,更多依靠市场力量,防止要素错配和价格信号扭曲。尊重股市、汇市、楼市的市场规律,使其回归各自功能定位,而不简单地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总的看,2011年以来大陆经济增速一路下滑的势头有所遏制,今年已经连续三个季度GDP保持6.7%。就业状况持续良好,通胀处于2%左右的温和水平。相较去年的股市、汇市大幅震荡,今年金融市场运行基本平稳。同时,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达到70%,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60%,单位GDP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可以说,经济运行进入阶段趋稳的态势明显,宏观指标相对协调合理,经济内在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高。诚然,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也不宜过于乐观,经济下行压力还将继续存在,结构性的固有矛盾尚未根本解决,民间投资增速乏力、新旧动能转换不能一蹴而就,外部环境依旧低迷、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尚不明朗,这些都增加了形势的复杂性。但是,大陆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结构调整的决心坚定,加之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只要宏观政策得当,经济可以继续保持稳定,进入L型走势的横向区间,不会出现小写的l。未来2~3年,大陆经济将会维持目前发展态势。

  各位来宾,

  2008年以来,两岸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搭建起和平发展与经济互利共赢的桥梁,有效推动了两岸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诸多领域的交流交往与合作,其丰硕成果惠及两岸民众,两岸关系也进入1949年以来最为和平稳定、两岸同胞享受政策红利最多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的实现,《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打通了两岸人员和经贸往来的“任督二脉”,两岸人员往来基本实现正常的双向交流,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不断增加,密切了两岸同胞交流,获得了两岸民众广泛肯定与支持。

  今年5月20日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两岸共同政治基础被单方面破坏,导致两岸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和协商谈判中断,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投下了阴影。当前,两岸各界尤其是产业界对台海局势及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前景无不感到忧心忡忡,期盼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继续开展两岸产业合作。对于两岸各界的关切,大陆方面已多次表明,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不会因为台湾局势的变化而改变,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坚定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继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继续支持两岸产业界以民间方式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共同发展。

  当前,我认为未来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应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抓住机遇。2015年大陆经济增量近6000亿美元,占到全球增量的三分之一强,相当于5年前10%增速所创造的增量。大陆市场不仅没有减量,而且还在继续做大。我们真诚希望台湾企业家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建设、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等方面挖掘新商机,更好分享大陆发展的红利。

  二是尽到责任。企业家是社会精英,应该对市场负责,对社会负责,更应为维护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复兴做出贡献。当前,两岸关系形势趋于复杂严峻,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机制化进程无法推进。这绝不是两岸同胞所乐见的。两岸企业家有责任、有义务行动起来,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时也要更好利用和发挥“峰会”民间交流渠道的作用,为两岸经济合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三是关注青年。青年是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希望,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离不开青年的参与和推动。我们应当更好地帮助青年成长,让“两岸一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在两岸青年中得以传承弘扬。大陆各界积极为台湾青年到大陆实习、就业、创业创造条件和环境。欢迎台湾青年朋友来到大陆,和大陆青年一同追逐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各位企业家朋友,

  今年夏天,在里约奥运会上,大陆女排获得冠军,为全球华人赢得了荣誉。她们靠的是不畏困难、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当前,两岸共同面对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以及两岸政治关系敏感复杂的形势。我们两岸经济界人士也应该发扬这样一股精神,坚定信心,勇于担当,迎难而上,携手共进,为实现两岸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完)

[责任编辑: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