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公”不应求 倾斜弱势(两岸聚焦)

2016年08月11日 08:52:54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公”不应求  倾斜弱势

  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开心地做游戏。

  资料图片

  进入8月,位于台北市忠孝东路5段的私立信义蒙特梭利幼儿园每天都有家长来参观、考察。这家幼儿园月均收费在3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6000元)左右,在台湾私立幼儿园中算是高的。“公立幼儿园收费是低,但热门的公立中签率比大学录取率还低,很难进。”家长们说。为了孩子,有的家长几乎跑遍了台北市所有的公私立幼儿园,精挑细选后才拍板定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国人重视教育全球知名,在台湾也不例外。

  公立园:

  照顾弱势 5岁优先

  和大陆一样,一般台湾家长的首选是公立幼儿园。台湾公立幼儿园5月开始招生,从4月开始,“妈咪拜”等台湾亲子网络平台就有热心的家长上传本年度“公立幼儿园优先招生资讯懒人包”,将全台各地幼儿园的招生时间、详情网址、咨询电话等一揽子提供,提醒家长特别留意,你是有“优先申请的资格”,还是仅仅只有“抽签的资格”。

  何为优先申请资格?打开台北市2016学年公立幼儿园招生网站,优先入园资格一目了然:位于第一顺位的,是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身心障碍、少数民族等家庭的适龄儿童。此外,危机家庭幼儿、家有3胎(含)以上之幼儿、幼儿园现职教职员工子女、家有兄姊就读该园等,也有优先入园资格。

  台湾其他各县市公立幼儿园优先入园条件也大体类似,总体原则是向弱势族群倾斜,对多子女家庭也有照顾,争取同一家庭的兄弟姐妹在同一所幼儿园入学,方便家长接送。台湾学前教育还有一个特点,5岁儿童优先,有缺额再依序招收4岁、3岁儿童,以确保下一学年将要入读小学的5岁童在入学前都有机会受到规范的幼小衔接教育。

  台北市规定,公幼招生第一阶段,先将符合优先入园资格的幼儿依优先顺位录取。之后才办理“一般入园”,也就是民间所说的一般生。一般生可依户籍以申请登记的方式办理入学,如登记缺额,以抽签方式决定录取及备取顺序。

  僧多粥少,中签比例低,是公立园录取的常态。由于2012年扎堆出生的龙宝宝较多,今年台湾公立园一般生的录取比例尤其低。日前,国民党籍民意代表柯志恩就在备询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开炮”,说各县市公立幼儿园陆续完成抽签,家长抢破头,台北市中签率仅两成,新北市状况也好不了多少。每年1到4、5月份,家长就紧张兮兮。柯志恩呼吁政府增设公立幼儿园,台北市议员们也大声疾呼,对此,台北市教育局主秘廖文静表示,学前教育并非义务教育,除非政府政策改变,才能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进入公立幼儿园就读,目前只能保障弱势族群跟需要幼小衔接的5岁儿童优先入学。台北市长柯文哲更是直白地说:公立幼托以照顾弱势优先,“一般民众免照顾”,有私立幼儿园可供选择。公立幼儿园一下增加很多,意味着外面私立的要倒闭一大堆。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公私比:

  价差较大 各有特色

  “近年来,受少子化现象影响,地方政府增设公立幼儿园的意愿趋于保守。台湾公私立幼儿园的比例近年来在3∶7左右浮动。今年6月,政府已经定出了目标,希望未来4年公私幼比例达到4∶6。”多年关注学前教育的台湾国政基金会教育文化组助理研究员卢宸纬博士说。

  据卢宸纬介绍,过去,台湾的幼稚园归教育部门主管,托儿所归社政部门主管,主管机关不一样,法源不一样,管理标准也不一样。2012年,台湾开始实施“幼儿教育及照顾法”,开启了幼托整合改革,幼稚园、托儿所走入历史,统一改制、换照为幼儿园,统一由教育部门主管,采取一致的管理标准,目的是使“同年龄的幼儿应获得相同质量的教保内容”。

  “幼儿教育及照顾法”对幼托整合后的幼儿园硬件设施、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班级人数、接送车辆等都进行了详细规定。幼儿园两岁以上未满3岁幼儿,每班以16人为限,且不得与其他年龄幼儿混龄;3岁以上至入小学前幼儿,每班以30人为限。15人以上的大班,每班须有一位教师一位教保员。教师须修完幼教学程并通过教师资格检定,取得教师资格。幼儿园接送幼儿的“娃娃车”规格、标识、颜色、载运人数必须符合法令规定。主管部门将依法对幼儿园进行评鉴,评鉴通不过者会被处罚甚至关停。

  幼托整合后,原来托儿所系统的教保员因不具幼教师资格,按规定不得独立带5岁大班,引发幼教师和教保员工作权与执教权的争议,双方各自发动多次抗争,并积极游说修法。不过,一般民众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孩子能否进入心仪的幼儿园。

  “以每学期4.5个月计,台北公立幼儿园每学期收费在2.2万元,包括学费和杂费等。私立园各家收费不一,每月一两万元是要的,高的要3万多元。公私立费用差距较大,一般家长当然首选公立园。”卢宸纬说。

  除此之外,台湾公立园多为公立小学附设,户外空间大,园区环境好;教师待遇等同公立小学教师,师资水准整齐、人员流动性小,教学品质稳定。但很多公立园不提供接送车服务、4点就关园,和公立小学一样放寒暑假,很多上班族家庭没法接受这样的时间安排,只能将孩子送进私幼。

  “私立虽然费用高,但接送时间比较弹性,老师有亲和力,与家长沟通及时,教学和活动内容也比较丰富。”6岁女童圈圈两岁时就入读台北市一间私立幼儿园,几年下来所费不菲,但圈圈妈妈认为物有所值。这家幼儿园也是下午4点放学,但每月多加2000元就可以课后留园到6点,有娃娃车接送,每两周参观外出一次。

  至于师资的问题,某私立园教师米亚是这样说的:“确实每年都会有私立园的教师或教保员去报考公立园的职位,一旦考上就相当于捧上‘铁饭碗’,相当稳定,但工作就‘各凭良心’了。私立园虽然是合约制,只要园长管理得好,人际关系反而简单,人员也还是比较稳定的。反正我就觉得在私立园工作比较开心。”

  未来路:

  缩小价差 公私协力

  但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像圈圈妈妈一样可以接受私立幼儿园高昂的费用。每年一到公立幼儿园入学季,未能中签的家长们就怨声四起,纷纷找县市民意代表陈情,民意代表无法可想,只能呼吁政府广设公幼或增班。社会大众也纷纷帮腔,称养娃负担那么重,谁还敢生?然而,也有许多业内人士投书媒体发表不同看法:广设公幼这种看似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全盘考量。目前台湾生育率下降是不争的事实,盲目地广设公幼,增加政府人事成本,拖垮政府财政,最后买单的,还是纳税人自己。

  目前,台湾当局祭出的解决办法之一是通过补助减轻家长负担。据卢宸纬介绍,台湾目前有5岁幼儿免学费教育计划,属于普惠型,没有排富条款。也就是说,只要家有满5岁的大班儿童,就可以申请。就读公立幼儿园免学费;就读私立幼儿园每学期补助学费15000元。家庭年收入所得在70万元以下者,还可申请弱势加额补助补上杂费部分,真正实现全免费入园。申请方式为幼儿园统一造册向政府申请,再分发给家长。除了这一普惠计划,各县市还有地区性的补助,每学期5000元不等。

  解决办法之二:推广、增设非营利幼儿园。所谓非营利幼儿园,是由政府委托公益法人开办的幼儿园。由地方政府无偿或出租提供土地或建筑物,依相关法规招标选出公益法人开办幼儿园。政府精算出非营利幼儿园在一定规格、质量下的固定成本,向家长收取成本价,达成园所的损益两平,以维持营运。以台北市为例,2014年起开始设立非营利幼儿园,费用约每月8000元,只比公立幼儿园多3000元。

  表面上看,非营利幼儿园似乎是一种双效合一的制度,有公幼的政府监督和合理价格,又有私幼的弹性和客户导向。但增设非营利幼儿园之路也并非那么好走。据台北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施雁萍介绍,台北市已有9所非营利幼儿园,今年底会增加到15所。受少子化冲击,学生人数减少,许多中小校园有闲置空间,台北市教育局规划将闲置空间作为非营利幼儿园使用。不过,并非所有闲置空间都可作为幼儿园。幼儿园所需空间必须集中在一楼,包含教室、厨房、厕所、行政办公室等,至少需要六七间的空教室,同时要有独立出入口、户外空间,维持幼儿园独立性。空间机能和安全要求都较高,有些学校校舍耐震系数不够,也无法改建成幼儿园。

  私立幼儿园经营者唐女士认为,这种非营利幼儿园制度设计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能有任何获利,预算编列弹性这么小,园所经营是很困难的,要做任何的教育创新都很困难。真正优质的私立幼儿园,不怕价格高,只要教学做得好,不怕没有学生来。

  众口难调,争议多多。台湾当局的目标是为全民提供优质、普及、平价及近便的学前教育,但,谈何容易?!

[责任编辑:韩静]

相关内容